从近几个月粘胶短纤价格走势来看,国庆节是粘胶短纤的转折点,节前受上游原料的提振稳步上扬,粘胶短纤突破20000元,然而节后受需求拖累,粘胶短纤价格跌破19000元;节前厂家盈亏面好转,部分停产企业陆续开工,节后厂家盈亏再次出现危机,部分厂家继续停产。笔者认为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粘胶短纤被众多利空包围而无力走强,下面笔者对各利空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亏损再现,粘短厂家再度停产
从粘胶短纤市场上来看,目前受终端需求的拖累,目前粘短市场价格混乱,市场商谈价格多在19000—19200元左右,部分低者已在18800元左右。随着粘胶价格的下跌,粘胶厂家亏损再现,按照目前11000元/吨的棉浆计算,制成的粘胶短纤的原料成本达到12540元/吨。9月份粘胶厂家多反应将加工费提升到8500元/吨左右,那么1.5D粘胶短纤的生产成本就达到21040元/吨,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粘胶厂家亏损在2000元左右。
据报告显示,吉林化纤、澳洋科技、山东海龙等上市公司出台的三季度业绩报告中多预计继续亏损,亏损幅度较二季度并无收敛之势,其中,吉林化纤三季度预亏1.25亿元至1.65万元,海龙三季度预亏1.6亿元至2.2亿元,澳洋1-3季度预亏3.8-4亿元。粘胶短纤厂家的亏损严重,部分厂家的粘胶短纤装置又进入了停产阶段,如唐山三友粘胶短纤装置自17日起全线停产大修,预计将持续一周左右;新乡白鹭粘胶短纤装置车速降低20%,且计划后期老线检修。
上游原料明稳暗降
国庆节前,受成本导向的带动,粘胶短纤跟随短绒价格走强;然而节后,需求导向取代成本导向,短绒价格受粘胶拖累,价格有走软倾向,目前短绒市场价格多在4800—5200元之间徘徊。棉浆市场行情在前期僵持后开始下跌,虽棉浆行业会议将本月指导价定在12000元的高标准,但是粘胶价格持续下跌,市场销售低迷,而且粘胶厂家原料库存居多,对上游棉浆的需求逐渐趋弱,使得棉浆价格明稳暗降,市场部分成交低者已经降到了11300元附近。
下游产品市场疲软不堪
从下游市场来看,国庆节后,受上游原料棉花和粘胶短纤价格下滑的带动,人棉纱行情持续疲软,市场成交氛围多显偏弱,据悉,盛泽人棉纱机织30S报价在23400元/吨,40S报在24400元/吨,福建产针织人棉纱30S报价在22500-22800元/吨,厂家走货难度较大。据多数纱厂反映,目前人棉纱多数以亏本经营,以19000元的粘胶短纤价格来算,加上5000元的加工费,那么成本在24000元左右,这与市场上价格相差600—1000元左右。因此纱厂亏损,资金周转不灵会拖累纱线价格再度走低。人棉纱价格的下滑,人棉坯布行情也不能独善其身,目前市场上人棉坯布市场销量明显减退,价格呈现下滑走势。
棉价上下两难
棉花与粘胶短纤同属棉纺织品的上游原料,两者具有替代作用,而近期棉花价格持续下跌,对粘胶短纤来说有一定的拖累作用。随着棉花现货价格的下跌,纺企经营状况未见好转,加上新花质量一般,下游纺企的采购量不大,市场成交较少。据悉,山东某大型纺企,连续数日下调4级皮棉收购价200元/吨和300元/吨后,18日再降200元,目前427级皮棉至18400远/吨,329级稳定在19800元/吨。虽然近期棉花价格下跌,但是据业内有关人士分析,棉花价格的下得空间并不大。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国储将棉价价格提到了19800元,这表明国家对棉花产业的态度,也是对棉农权益的保护,因此在国储大力拖市的背景下,棉花行情不会大幅回落。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短期内由于下游形势不好,棉花看不到上涨的苗头,使得棉花处于上下两难的尴尬境地,对粘胶短纤也无利好支撑。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粘胶短纤来说不管是其自身还是上下游或是相关产品均处于水生火热中,市场几乎被利空占据,短期内粘胶短纤价格的下跌或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