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形势向好接单谨慎——汇率变化下出口纺企承受能力调查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1日    作者:齐贵权

  2010年6月,我国再次启动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至2011年10月末,与汇改初期相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上升了30%,远高于欧元兑美元10%的升幅。为了解经历了汇率改革和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涉外企业在二次汇改中表现如何,是否能经得起考验?我们选取某省130家样本企业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汇改重启背景下,大部分企业规避风险能力增强,生存空间逐步拓宽;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经营影响有限,但不同行业、规模企业所受影响仍存在较大差异;未来人民币升值对企业承受力的考验依然存在。

  规避风险能力增强,生存空间逐步拓宽

  (一)出口形势向好,但部分企业接单谨慎

  在重启汇改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企业自身的渐变,大部分企业出口形势良好,出口能力不断增强,能较好地适应汇率波动并博得自己生存的空间。130户样本企业中,出口额比去年增加的企业占49%,出口订单比去年增加的企业占46%。尽管如此,仍有部分企业反映接单相对谨慎,汇改重启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频率加快,这直接导致企业不敢轻易与国外客户签单。另外,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导致部分企业和采购商观望情绪严重,采取缩短订单或推迟订单应对,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因担心汇率和退税等政策调整而接单谨慎。

  (二)销售形势总体良好,但利润空间缩小

  调查显示,130户样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57%,利润同比增长4.49%,而汇兑收益同比下降21.73%,其中有15家企业反映汇率变化对企业盈利影响很大。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经营影响有限,但不同行业、规模企业所受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一)企业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已将汇率波动视为常态,承受能力增强

  在汇改重启背景下,企业对人民币汇率变动趋于理性,而且升值预期较强。调查显示,希望“汇率在合理水平上保持稳定”的企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希望“汇率保持双向波动”的企业比例则呈上升趋势。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增强。有76.15%的企业预期未来6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上升,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16.15个百分点。预期人民币升值幅度为1~3%的企业最多,占37.69%,较2008年6月末提高了21.69个百分点。

  (二)不同行业、规模、出口依存度的企业承受力表现各不同

  一是按贸易类型划分,不同企业对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存在差异。人民币升值,企业进口成本和运输费相应减少,进口企业可因此获得较好的汇兑收益,加之很多进出口兼营的企业,以出口收益直接用于进口来规避汇兑损失,所以汇率波动影响通过进口和出口相互抵消,自然这类企业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较强,可承受能力为5~10%甚至更多。而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普遍感觉此次汇改重启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如某家以出口地板为主的木材加工企业,由于汇率波动带来的压力,二次汇改后改变了以往生产方式,由一般加工改为来料加工(80%以来料加工为主),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低的特点,赚取加工费,以维持企业的生存。在调查企业中,无力承受汇率波动的占比为7.69%;承受波动幅度为1%以下的占18.46%。

  二是企业规模不同所受汇率变动影响不同。调查显示,大中型企业资源和市场配置及公司内的资金运作使其能够较好地规避汇率风险,对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较强。在调查的48户大中型企业中,可承受汇率波动幅度5%以上的有13户、可承受汇率波动幅度3~5%有8户、可承受汇率波动幅度为1~3%的有20户。而小型企业则生存状态良莠不齐,人民币升值对其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被调查的82户小型企业,46.93%的企业可承受最高的汇率波动幅度在3%以下,6.15%的企业表示无力承受汇率进一步波动。某食品加工行业的小型企业,在人民币升值的冲击下,面临停产,到今年6月末该企业亏损达46万元。

  三是出口依存度不同的企业所受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出口依存度和产品成本国产率高的行业可能由于人民币升值而承受更多损失,而出口依存度较低、更多依赖进口原材料的行业将更能受益于人民币升值。本次调查中,化学原料制品、金属制品以及电子设备等行业由于多以加工贸易为主,更多依赖进口原材料,因此对当前汇率升值幅度的承受力较强,而锯材及家具业、纺织、服装、家电、农业等行业由于出口依存度和产品成本国产率都较高,因此对当前人民币升值幅度的承受力较差。

  (三)汇率对企业的影响小于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价格的变化

  众所周知,人民币升值对涉外企业的出口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如出口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等,但同时也会促进其产品研发,提高产业等级,转变经营机制,利于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跟紧国际市场的需求已是多数企业寻求发展的目标。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企业已经逐步改变了对过去汇率稳定的依赖。企业在接受调查时说:“企业出口和利润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此行业的景气程度。”问卷调查显示:影响企业出口变动最主要的因素是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占比为64.62%;受汇率因素、企业成本变化和企业产品价格变化影响的分别占11.54%、7.69%和15.38%。某化纤股份企业今年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50%,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54%。化纤行业的发展,得益于2011年国际经济逐步回升,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使企业产品销量稳步增长,同时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使出口产品价格也上涨,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四)企业避险方式多元化,汇率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减弱

  随着汇改进程的加深,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根据自身需求也在向多元化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以往,企业采用外币结算时,收付汇都需支付汇兑费用;同时,为锁定汇率风险还需进行套期保值、支付外汇衍生品交易,而采用人民币结算则可以节约这笔费用。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很多企业积极地顺应市场需求,尝试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使企业能够有效地规避国际主要储备货币波动的风险。截至10月末,调查地累计实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114.2亿元。此外,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创立自主品牌、海外建立生产基地等长远发展策略来有效应对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出口变局。某镍业股份公司利用人民币升值契机,在加拿大战略性地开发了海外生产基地。截至2011年6月20日该公司境外项目投资总额约合人民币43.81亿元,实际投资额约合人民币20.39亿元。其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有效地规避了汇率风险,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规避了环保风险和劳工风险。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承受力的考验仍然存在

  (一)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避险工具上仍有缺失

  一方面金融机构强调自身风险防范,推出较长期限(1年期以上)远期结售汇工具的积极性不足,难以完全满足企业的避险需求;另一方面受内部风险控制要求和管理体制的制约,上级金融机构下发有关汇率避险业务管理规定及风险控制要求时,环节较多、时间较长,导致基层行提供汇率避险服务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金融避险工具的缺失,导致部分企业在使用避险工具及应对措施上明显不足。加之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观念较为淡薄,对汇率避险工具了解不够,限制了其对避险产品的运用。调查显示,仍有42.31%的企业选择“未采用避险工具”。这些企业9成以上是小型企业。此外,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较少且比较集中,有69.23%企业选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58.46%的企业选择“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33.85%的企业选择“通过谈判,维护出口产品价格”。

  (二)企业扩大进口规模受到银行授信紧缩的制约

  2011年以来,商业银行对企业信贷规模严格控制,各行纷纷取消了对出口企业的利率优惠政策,并转而上浮一定比例,市场开始感受到资金紧张的压力。被调查的企业中,25%的企业被告知后续贷款利率将上浮30%,企业资金链出现紧张迹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延误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当前原材料、劳动力、物流、财务等多项成本上涨,综合作用于制造类企业,导致企业利润摊薄,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运营情况整体呈现出销售下滑、成本趋升、毛利下降、融资需求和缺口加大等特点,此外,中小企业固定资产不多,很难从正常质押借贷渠道获得银行的贷款。即便是能贷款,今年较高的借贷成本也让这些中小企业望而却步,甚至有不少企业打算收缩规模。特别是对于靠银行资金周转开展业务的外贸型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用于拓展进口业务。

  (三)企业出口竞争力对价格有较高的依存度,企业议价能力有待提高

  据调查,有很多地区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口和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主要竞争力来源于价格优势。如:某企业出口额占全部销售额比重的45%,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0.5个百分点,在企业不压缩产品出厂价格的条件下,出口贸易额将降至原有比重的80%左右。为保证国外客户订单的稳定,该企业主动下调产品出厂价格0.4个百分点,使企业出口额回升至90%的水平。在人民币升值、汇率预期相对准确的情况下,企业议价能力显得尤为关键。但调查显示,企业议价能力普遍有待于提高。全部调查的企业中,71.54%的企业议价能力较弱,通过谈判,维护出口产品价格的企业仅占33.85%。谈判取得成效,并占据交易主动权的多数为国际市场需求走高的大型企业。而小企业则对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不产生实质影响。加之普遍存在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国内同类企业多、单个企业不占竞争优势的情况,企业销售议价能力弱,不具备提高价格、调整币别、控制收汇时间的能力。同时这类企业还普遍缺乏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以及谈判经验。

  (四)汇率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削减了企业利润空间

  国内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水平从2009年年底以来持续上涨,一季度其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已突破了两位数,而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却远远小于国际资源能源价格的上涨幅度。目前调查地出口企业所用原材料大多来自国内,大部分出口企业规模小,没有自主品牌,因此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国外进口商提出的价格,生产成本的上升也很难通过提高出口价格进行转嫁;而对原材料进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所减少的原材料成本不能完全消减掉其出口成本的压力。由此,企业实际利润有所降低。同时,以出口型为主的中小企业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以及通过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出口利润率非常低。调查企业中,近半数出口产品利润率下降了10~20%。

 

汇率变化下涉外企业承受能力调查
2011年11月21日07:58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齐贵权 刘燕  字号:    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转发到和讯微博|转发到新浪微博|转发到搜狐微博|转发到腾讯微博|转发到QQ空间|转发到人人网|转发到豆瓣网|转发到手机  2010年6月,我国再次启动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至2011年10月末,与汇改初期相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上升了30%,远高于欧元兑美元10%的升幅。为了解经历了汇率改革和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涉外企业在二次汇改中表现如何,是否能经得起考验?我们选取某省130家样本企业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汇改重启背景下,大部分企业规避风险能力增强,生存空间逐步拓宽;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经营影响有限,但不同行业、规模企业所受影响仍存在较大差异;未来人民币升值对企业承受力的考验依然存在。

推荐阅读
欧洲央行出手救市 意大利债务危机暂缓

英国央行或推QE3
欧洲央行与最后贷款人 巴罗佐呼吁整合欧元区 欧洲央行出资EFSF之提议或重提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三连阴” 标准普尔提高巴西主权信用评级 意大利新政府赢得参议院信任投票   规避风险能力增强,生存空间逐步拓宽

  (一)出口形势向好,但部分企业接单谨慎

  在重启汇改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企业自身的渐变,大部分企业出口形势良好,出口能力不断增强,能较好地适应汇率波动并博得自己生存的空间。130户样本企业中,出口额比去年增加的企业占49%,出口订单比去年增加的企业占46%。尽管如此,仍有部分企业反映接单相对谨慎,汇改重启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频率加快,这直接导致企业不敢轻易与国外客户签单。另外,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导致部分企业和采购商观望情绪严重,采取缩短订单或推迟订单应对,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因担心汇率和退税等政策调整而接单谨慎。

  (二)销售形势总体良好,但利润空间缩小

  调查显示,130户样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57%,利润同比增长4.49%,而汇兑收益同比下降21.73%,其中有15家企业反映汇率变化对企业盈利影响很大。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经营影响有限,但不同行业、规模企业所受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一)企业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已将汇率波动视为常态,承受能力增强

  在汇改重启背景下,企业对人民币汇率变动趋于理性,而且升值预期较强。调查显示,希望“汇率在合理水平上保持稳定”的企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希望“汇率保持双向波动”的企业比例则呈上升趋势。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增强。有76.15%的企业预期未来6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上升,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16.15个百分点。预期人民币升值幅度为1~3%的企业最多,占37.69%,较2008年6月末提高了21.69个百分点。

  (二)不同行业、规模、出口依存度的企业承受力表现各不同

  一是按贸易类型划分,不同企业对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存在差异。人民币升值,企业进口成本和运输费相应减少,进口企业可因此获得较好的汇兑收益,加之很多进出口兼营的企业,以出口收益直接用于进口来规避汇兑损失,所以汇率波动影响通过进口和出口相互抵消,自然这类企业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较强,可承受能力为5~10%甚至更多。而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普遍感觉此次汇改重启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如某家以出口地板为主的木材加工企业,由于汇率波动带来的压力,二次汇改后改变了以往生产方式,由一般加工改为来料加工(80%以来料加工为主),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低的特点,赚取加工费,以维持企业的生存。在调查企业中,无力承受汇率波动的占比为7.69%;承受波动幅度为1%以下的占18.46%。

  二是企业规模不同所受汇率变动影响不同。调查显示,大中型企业资源和市场配置及公司内的资金运作使其能够较好地规避汇率风险,对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较强。在调查的48户大中型企业中,可承受汇率波动幅度5%以上的有13户、可承受汇率波动幅度3~5%有8户、可承受汇率波动幅度为1~3%的有20户。而小型企业则生存状态良莠不齐,人民币升值对其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被调查的82户小型企业,46.93%的企业可承受最高的汇率波动幅度在3%以下,6.15%的企业表示无力承受汇率进一步波动。某食品加工行业的小型企业,在人民币升值的冲击下,面临停产,到今年6月末该企业亏损达46万元。

  三是出口依存度不同的企业所受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出口依存度和产品成本国产率高的行业可能由于人民币升值而承受更多损失,而出口依存度较低、更多依赖进口原材料的行业将更能受益于人民币升值。本次调查中,化学原料制品、金属制品以及电子设备等行业由于多以加工贸易为主,更多依赖进口原材料,因此对当前汇率升值幅度的承受力较强,而锯材及家具业、纺织、服装、家电、农业等行业由于出口依存度和产品成本国产率都较高,因此对当前人民币升值幅度的承受力较差。

  (三)汇率对企业的影响小于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价格的变化

  众所周知,人民币升值对涉外企业的出口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如出口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等,但同时也会促进其产品研发,提高产业等级,转变经营机制,利于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跟紧国际市场的需求已是多数企业寻求发展的目标。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企业已经逐步改变了对过去汇率稳定的依赖。企业在接受调查时说:“企业出口和利润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此行业的景气程度。”问卷调查显示:影响企业出口变动最主要的因素是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占比为64.62%;受汇率因素、企业成本变化和企业产品价格变化影响的分别占11.54%、7.69%和15.38%。某化纤股份企业今年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50%,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54%。化纤行业的发展,得益于2011年国际经济逐步回升,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使企业产品销量稳步增长,同时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使出口产品价格也上涨,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四)企业避险方式多元化,汇率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减弱

  随着汇改进程的加深,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根据自身需求也在向多元化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以往,企业采用外币结算时,收付汇都需支付汇兑费用;同时,为锁定汇率风险还需进行套期保值、支付外汇衍生品交易,而采用人民币结算则可以节约这笔费用。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很多企业积极地顺应市场需求,尝试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使企业能够有效地规避国际主要储备货币波动的风险。截至10月末,调查地累计实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114.2亿元。此外,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创立自主品牌、海外建立生产基地等长远发展策略来有效应对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出口变局。某镍业股份公司利用人民币升值契机,在加拿大战略性地开发了海外生产基地。截至2011年6月20日该公司境外项目投资总额约合人民币43.81亿元,实际投资额约合人民币20.39亿元。其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有效地规避了汇率风险,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规避了环保风险和劳工风险。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承受力的考验仍然存在

  (一)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避险工具上仍有缺失

  一方面金融机构强调自身风险防范,推出较长期限(1年期以上)远期结售汇工具的积极性不足,难以完全满足企业的避险需求;另一方面受内部风险控制要求和管理体制的制约,上级金融机构下发有关汇率避险业务管理规定及风险控制要求时,环节较多、时间较长,导致基层行提供汇率避险服务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金融避险工具的缺失,导致部分企业在使用避险工具及应对措施上明显不足。加之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观念较为淡薄,对汇率避险工具了解不够,限制了其对避险产品的运用。调查显示,仍有42.31%的企业选择“未采用避险工具”。这些企业9成以上是小型企业。此外,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较少且比较集中,有69.23%企业选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58.46%的企业选择“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33.85%的企业选择“通过谈判,维护出口产品价格”。

  (二)企业扩大进口规模受到银行授信紧缩的制约

  2011年以来,商业银行对企业信贷规模严格控制,各行纷纷取消了对出口企业的利率优惠政策,并转而上浮一定比例,市场开始感受到资金紧张的压力。被调查的企业中,25%的企业被告知后续贷款利率将上浮30%,企业资金链出现紧张迹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延误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当前原材料、劳动力、物流、财务等多项成本上涨,综合作用于制造类企业,导致企业利润摊薄,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运营情况整体呈现出销售下滑、成本趋升、毛利下降、融资需求和缺口加大等特点,此外,中小企业固定资产不多,很难从正常质押借贷渠道获得银行的贷款。即便是能贷款,今年较高的借贷成本也让这些中小企业望而却步,甚至有不少企业打算收缩规模。特别是对于靠银行资金周转开展业务的外贸型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用于拓展进口业务。

  (三)企业出口竞争力对价格有较高的依存度,企业议价能力有待提高

  据调查,有很多地区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口和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主要竞争力来源于价格优势。如:某企业出口额占全部销售额比重的45%,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0.5个百分点,在企业不压缩产品出厂价格的条件下,出口贸易额将降至原有比重的80%左右。为保证国外客户订单的稳定,该企业主动下调产品出厂价格0.4个百分点,使企业出口额回升至90%的水平。在人民币升值、汇率预期相对准确的情况下,企业议价能力显得尤为关键。但调查显示,企业议价能力普遍有待于提高。全部调查的企业中,71.54%的企业议价能力较弱,通过谈判,维护出口产品价格的企业仅占33.85%。谈判取得成效,并占据交易主动权的多数为国际市场需求走高的大型企业。而小企业则对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不产生实质影响。加之普遍存在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国内同类企业多、单个企业不占竞争优势的情况,企业销售议价能力弱,不具备提高价格、调整币别、控制收汇时间的能力。同时这类企业还普遍缺乏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以及谈判经验。

  (四)汇率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削减了企业利润空间

  国内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水平从2009年年底以来持续上涨,一季度其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已突破了两位数,而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却远远小于国际资源能源价格的上涨幅度。目前调查地出口企业所用原材料大多来自国内,大部分出口企业规模小,没有自主品牌,因此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国外进口商提出的价格,生产成本的上升也很难通过提高出口价格进行转嫁;而对原材料进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所减少的原材料成本不能完全消减掉其出口成本的压力。由此,企业实际利润有所降低。同时,以出口型为主的中小企业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以及通过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出口利润率非常低。调查企业中,近半数出口产品利润率下降了10~20%。

稿件来源:金融时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全球最大纺织品集散地“中国轻纺城”门可罗雀 出口成交量锐减两三成[2012-07-08] 
·生存空间渐萎缩——服装业:订单零碎化下转型升级[2012-05-16] 
·生存空间渐萎缩——服装加工业:订单零碎化下转型升级[2012-05-10] 
·新兴市场抢单艰难——转型中的纺服业:内销市场能否成救命稻草[2012-04-06] 
·品牌之梦的起跑线——服装标准化:关键核心技术还不多[2012-03-27] 
·资金周转陷困局——融资难:压倒服企的最后一根稻草?[2012-03-27] 
相关出处  
·欧债危机——人民币契机?[2011-11-17] 
·人民币将威胁美元地位?[2011-11-17] 
·Lex专栏:奢侈品不惧寒流[2011-11-15] 
·安邦:中国应该如何看待TPP?[2011-11-14] 
·奥巴马推动新亚太贸易协定TPP[2011-11-14] 
·农发行新疆分行2010年度棉花贷款本息基本实现双结零[2011-11-14]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