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连续“跌停”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恐慌。应该讲,人民币急速下跌的原因众多,既有美元短期需求的冲击,也有人民币汇率的套利因素;既有跨境资本回撤,也有内部经济增速的预期改变。然而,人们似乎还没有认识到,人民币连续“跌停”更可能预示着,欧洲的信贷紧缩正在向全球蔓延。
早在9月下旬开始,随着欧美债务危机动荡升级,对世界经济二次衰退担忧的升温,以及美元流动性骤然收紧导致金融系统信贷出现困境,全球资产价格走势出现逆转,避险需求迅速攀升。
受此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凸显流动性短缺和大面积美元“钱荒”,特别是三季度以来,主权债务大幅的减记已对欧洲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产生重大影响,使欧洲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去杠杆化压力。投资者纷纷削减包括新兴市场资产在内的高风险头寸,跨境资本从新兴经济体回撤的迹象愈发明显。
国际资金撤离新兴市场及其引发的货币贬值表明,全球流动性正在从前几年的充裕甚至泛滥,转为走向枯竭,欧洲情况则更加糟糕。这也标志着债务危机已经演变为信贷危机和流动性危机,并进入了危机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