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中国纺机业的2011市场需求

发表时间:2011年12月26日

  棉纺设备:市场趋稳

  数据

  据统计,今年1~9月棉纺细纱机销售14000多台,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细纱长车超过2400台,同比增长140%;集聚纺210多万锭,同比增长44%。自动络筒机销售1800多台,同比长38.46%。350钳次以上的精梳机销售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清梳联销售330多条生产线,同比增长约10%。1~9月,棉纺织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9.33亿元,同比增长41.3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86个点。新开工项目同比仅增长0.28%。棉纺市场整体销售平稳。

  分析

  今年1~9月,纺纱设备进口额占16.74%,约占国内纺机市场的4.86%,比上半年市场占比回升0.29个点。这说明棉纺纱设备相对自主化水平已经比较成熟,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潜力,目前国际高端先进的棉纺纱设备在国内还有一定市场。

  上半年由于棉花、棉纱市场的价格高位振荡和纺织出口市场的两位数增长,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对自动络筒机、(集聚纺纱)长车、清梳联和精梳机等棉纺设备的需求继续保持强劲。今年棉纺机械市场需求突出生产效率高、减少用工两大设备改造机能,以适应纺织企业产品的结构调整。棉纺织市场从3月中旬开始出现复杂情况,4、5月原料棉花、出厂棉纱和坯布售价出现快速下滑,6月原料跌势趋缓。前三季度行业经济运行困难较多,解决纺织企业目前用工短缺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装备自动化程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使用大卷装,减少万锭用工和吨纱用工。

  化纤设备:销售旺盛

  数据

  据统计,今年1~9月份,涤纶各种长丝纺丝机销售完成7300多纺位,同比增长21.66%;锦纶长丝纺丝机约销售720纺位。销售的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近22条,形成生产能力近68万吨,可喜的是年产5万吨涤纶短纤成套生产线已实现产业化销售。粘胶短纤的销售情况也比较好,1~9月份销售设备已形成51万吨的产能,其中产年4~5万吨的成套设备销售了约10条线。

  1~9月份国产加弹机的销售总量同比增长了33.33%。其中:高速加弹机完成了800多台,小加弹销售约1200台。

  分析

  今年1~9月化纤行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9.546亿元,同比增长46.3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7.01点。新开工项目同比回落2.84%,化纤设备市场总体需求呈下行趋势。化纤机械1~9月进口5.47亿美元,占去国内纺机市场的3.86%份额,比上半年回升0.22点。国内锦纶/丙纶/涤纶长丝设备市场销售很好,短纤设备市场需求比较稳定。2011年化纤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为34.97万吨,重点是淘汰效率低、工艺落后,间歇式小聚酯,常规涤纶装置,湿法氨纶生产工艺,限制使用2万吨/年以下的粘胶生产线,并加大整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的力度。

  化纤机械继去年产销旺盛的情况,今年仍出现销售旺势,特别是长丝设备生产企业,几个主要设备厂交货计划均已排到2013年,有的甚至计划到2014年。

  染整设备:仍有市场空间

  数据

  1~9月,棉、毛、丝染整精加工实际完成投资172.82亿元,同比增长7.3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6.31个点。新开工项目220个,同比下降33.73%。投资拉动作用稳定,染整设备市场受新开工项目增速回落和环保治污淘汰落后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销售青睐于自动化程度高、能效高、节能环保低碳的新型先进设备。

  1~9月,印染及后整理设备进口5.09亿美元,占到国内纺机市场容量的3.59%,进口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36点。出口同比增长5.67%达2.44亿美元,出口增速慢于进口。

  由于染整机械门类众多,产品品种广泛。市场销售也各不相同。据统计,今年1~9月圆网印花机销售280多台,同比略有增长。平网印花机销售同比基本持平。

  分析

  我国染整设备已经能够满足企业对低浴比、低能耗生产的要求。到2011年底,三年累计要求淘汰75亿米高耗能、高水耗、低技术水平产能,如热熔染色机、热风布鋏拉幅机、短环烘燥定型机、落后的平网印花机等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任务比较艰巨,同时也为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提供了市场空间。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指标反映在能耗、用水量和COD含量等方面。

  未来印染行业必然要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实现低能耗、低水耗,减少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实施低资源消耗、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甚至消灭对环境的污染。选用新型环保纤维,采用适应低碳经济要求的化学助剂和纺织染整生产工艺,更新设备,要选择自动化程度高、能效高的新型设备,努力实现节能环保低碳。

  针织设备:发展潜力较大

  数据

  据ITMF2010年统计数据,全球圆型针织机械累计达22万多台,平型针织机械累计达17.5万台。我国分别占到65%和50%市场份额。2010年我国圆型针织机械增速达50.35%,平型针织机械增速达2.54倍。国内累计拥有量分别达14.35万台和8.79万台。

  1~9月,针织机械出口4.8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5%;进口9.57亿美元,同比增长17.88%,仍位居纺织机械全行业外贸进、出口的首位。进口占到国内纺机市场容量的6.75%,属于占比最高的行业。前三季度针织机械出口增速快于进口增速,说明针织行业结构优化和产品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国产针织设备保持有良好的发展势头,虽然在高性能针织机械的国产化产品与国际先进设备还存有差距,但发展潜力较大。

  分析

  今年上半年针织行业市场行情相当不错,但没有2010年那样火爆。从7月底开始各主机厂订量骤减,特别是中小型电脑横机厂几乎没有订单,但一些知名企业销售变化不大。卡尔·迈耶公司经编机上半年销售就超过800台。常德纺机2011前6个月累计销售经编机400多台,截至目前订单已经排至2012年年底。1~9月份圆纬机销售15200多台,同比减少23.5%,单机销售价格在两端的主机厂还是销量较大。无缝内衣机销售3000多台,同比减少11.11%,竞争激烈引发机台价格走低;去年火爆的电脑横机,今年1~9月份销售68000多台,同比减少5.5%;经编机销售2900多台,同比增长38.09%。

  在针织机械领域,今年经编机市场比较活跃。经编机具有高速、精密、机构复杂等特点,现代经编机正朝着生产高速化、控制智能化、功能多样化、操作简便化、设计电脑化的方向发展。

  丝绸绢纺设备:销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数据

  我国生丝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丝绸供应国。1~9月蚕丝产量达7.89万吨,同比增长17.13%。茧丝原料价格高位,成本压力加大。目前外销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厂丝需求没有明显改观,价格上涨乏力。

  1-9月丝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8%,其中缫丝投资增长48.35%,企业投资主要是技术更新改造项目,新开工项目同比下降1.23%,其中缫丝新开工项目下降7.69%。投资增幅提高对丝绢机械的投资拉动比较明显。今年1~9月自动缫丝机销售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分析

  今年茧丝绸织造企业运行比较艰难,部分企业减少真丝绸生产而改织或增加化纤绸生产,虽然丝织品总产量同比在增长,但其中桑蚕丝及交织品产量大幅下滑。茧丝绸生产本身具有生产工艺流程长,占用资金多,又加上茧丝价格处于高位震荡,丝绸织造企业倍感压力沉重。部分企业转型改为织造化纤,继续调优设备、调优品种、提高品质,争创特色和品牌,避免产品同质化,整个茧丝绸制造产业链将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茧丝绸行业到2015年将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及装备,加快淘汰落后技术设备,实现数字化智能缫丝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增真丝绸织造设备中无梭织机比重将达到90%以上。

  产业用设备:下半年订单有所回落

  数据

  1~9月,非织造布产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98亿元,同比增长19.45%;新开工项目267个,同比增长3.49%;无纺布产量增长13.26%达133.21万吨;政策激励效果仍在释放,非织造布行业投资增长和内需应用领域的拓展,对市场的拉动作用很强,已成为纺织工业经济增长的亮点产业。1-9月非织造布机械出口0.55亿美元,进口0.4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1.07%和36.27%。净出口751.54万美元,出口增速是进口增速的2.51倍。继续加大非织造布机械的技术创新,潜在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拓展。1~9月份,单模头与多模头丙纶纺熔生产线销售约45条线;涤纶纺粘生产线约销售约10条线;水刺生产线约销售12条线。飞龙公司截至到7月份针刺、水刺设备销售收入 6000多万元;恒天重工水刺、针刺设备上半年的生效合同超过4000万元。

  分析

  2011年非织造布及装备市场总体看来不错,随着国家资金紧缩措施落实,银行对设备投资贷款更趋谨慎。土工布等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走低,从7月开始下半年的订单开始出现减少,一些客户因为资金问题延迟提货或搁置订单。但从全年的生产销售预期看,总体经营情况与去年基本持平。非织造企业的销售额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有些企业略有下降。针对市场特点,企业加大了高端设备的开发力度,高档针刺机和木浆复合水刺生产线在市场上形成很好的销售,用于各种纤维的气流成网生产线也开始步入市场。

  国产设备在材质的确切选用、自动化控制的精度、各部件的可靠性设计、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以及许多细节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在生产速度、使用性能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差距。迎合市场需求的轻量化、多功能化、高性能的非织造布机械产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织造设备:出口出现增长

  数据

  据ITMF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球织造机械数量已达70多万台,其中无梭织机达626725台,有梭织机7.7万多台。我国无梭织机占到世界总量的68.88%。2010年我国无梭织机新增近9万台,同比增长2.5倍。其中剑杆织机回落31.62%,喷气织机增长1.12倍,喷水织机增长6.17倍。国内已拥有126万台织机,2000年以后新增关键无梭织机占比达46.63%,其中喷气涡流纺7.8万头。

  2011年1~9月,织造准备机械和织机出口分别为0.16和1.0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4.10%和34.90%,与上半年相比,织造准备机械出口增速回落21.98点,而织机出口增速11.23点。织造准备机械和织机进口分别为0.90和0.5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5.96%和27.19%,与上半年相比,进口增速均大幅回落。

  分析

  织造机械生产企业竞争的加剧必定带来行业的裂变,特点是细化(品牌、品类、消费群),技术、销售等资源将会聚焦于优势产品,企业应发挥专业优势,形成强者恒强。目前国产宽幅织机、强力打纬织机等的生产量还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针对国产无梭织机,特别是喷气织机,国家在关税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同时鼓励进口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和技术,填补国内高端织造设备的急缺,促进国产设备的再创新。

  毛纺设备:老机改造步伐加快

  数据

  据ITMF统计数据,截至到2010年底,全球长纤维(含毛)设备达201万锭以上,我国占比达44.54%。2010年我国毛纺设备同比增长了近3倍,新增2.67万锭。毛纺半精纺由于规模小、纺纱加工复杂,装备水平还远落后于棉纺,所以利用棉纺工艺路线进行加工已成必然趋势。

  1~9月毛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76.53亿元,同比增长15.86%,新开工项目205个,同比下降5.53%。投资拉动着毛纺机械的市场需求。

  分析

  由于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变薄等因素影响,毛纺企业购进先进新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主要增添更换的是性价比较高的国产机型。我国毛纺企业一般是集纺、织、染于一体,形成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因每年的羊毛原料数量有限,产能利用率不高,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太关注毛纺设备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提升,造成国产毛纺设备较少,先进设备大多靠进口的格局。目前受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等因素的影响,R250型毛精纺机、H212毛织机等落后设备还在使用。

  企业受资金的制约,仅靠市场调节来更新设备,其先进程度远远不够,而且进程会很慢。虽然毛纺行业产业链比较完善,生产量大,但是国产化率较低,特别反映在先进的洗毛、后整理设备方面,而进口设备价格又非常高,企业负担不起。

  今年毛纺老机改造步伐仍在不断加快,系列高效起毛机、磨毛机、剪毛机等设备,针对纺织面料的变化,持续技术改进,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并延伸至烫光、烫剪、刷毛等后整理产品,成线开发。

  麻纺设备:投资增加

  数据

  1-9月,麻纺织行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34亿元,同比增长58.45%,新开工项目88个,同比增长23.94%,增速比上半年分别均有扩大。说明麻纺行业投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分析

  目前国内亚麻纺约70余万锭。麻纺机械主要以亚麻机械为主,已保持了几年的增长势头,但亚麻后整理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苎麻纺织工艺技术及装备整体水平也相对落后,其产品以高特麻纱、粗厚坯布等传统产品为主,附加值低。黄麻前纺设备已近30年没有更新。开发高端麻纺纱线,需雄厚的实力和大量的投入,麻纺机械市场潜力很大。

  亚麻规模在国际上最大,我国亚麻产品主要销售到欧美地区。今年由于欧美经济的衰退,亚麻市场出现较大滑坡,亚麻机械的生产和销售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利用苎麻和棉纺设备进行干法纺纱,不仅提高了纺纱效率,改善纺纱的劳动环境,还使成纱细度提高,柔软度增加,拓宽了亚麻产品的应用领域。当前,麻纺纺纱系统逐渐向棉纺靠近,纺纱加工装备水平不断提升。麻纺行业产能相对过剩,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

  纺织器材专件:市场波动不大

  数据

  1~9月,纺织器材辅助装置及附件进口7.23亿美元,同比增长36.23%,比上半年回落15.54点。出口4.30亿美元,同比增长33.46%,比上半年回落8.29点。

  一些器材企业也感受到了这种增长的变化。常德纺机今年累计销售摇架330多万套,上销330多万只,弹簧和气加压摇架产品都呈现出良好的产销形势。

  分析

  今年市场的波动对纺器企业没有造成过多的影响,大多数企业都保持着产销两旺的态势。在市场销售不畅时,纺器企业就开拓市场,加大品种的更换频率。今年由于棉花价格的大幅波动,使许多纺企从原纺纯棉纱改为纺化纤纱,相应一些器材就需要及时更换,这就带动了纺织器材的销售。

  纺器行业未来的发展,首先是要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进一步提高设备的精度和效率将至关重要,纺织器材的开发和生产必须满足这一要求。其次是我国每年仍有相当部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国产纺器在材料精度、产品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与进口器材还存在差距,应尽快赶上。第三是推进和完善纺织器材产品的标准制定,或引进借鉴国际标准。

稿件来源:纺织中国在线/中国纺织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新昌纺机:因“新”而昌[2024-06-28] 
·销量仍处于增长态势——一季度纺织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简况[2024-06-25] 
·全球首条在线回潮智能筒纱包装线全面达产[2024-04-15] 
·市场迎来机遇期 织机企业向下深耕细分领域[2024-03-19] 
·纺机上市公司:创新不打折扣![2024-03-04] 
·订单开门红!2024:市场回暖,纺机企业紧迫感更强了[2024-02-26] 
相关出处  
·从高速向高效转变——2011:经编产业集群优势凸显[2011-12-23] 
·1-10月服装内销市场男装零售分析[2011-12-23] 
·葛可明:纺织业利润空间渐小需要进行产品组合和创新[2011-12-23] 
·程远:2012年服装内销市场的主要风险在于终端消费转冷[2011-12-23] 
·吴骁宇:推进家纺企业销售增长的三驾马车将持续发力[2011-12-23] 
·陆文龙:家纺企业多元化发展应注意三方面的渠道建设[2011-12-23]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