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2009/2010年度桑蚕干茧质量分析

发表时间:2012年01月25日    作者:中纤局毛麻茧化纤质量监督处

  编者:由于季节性原因,桑蚕干茧的质量分析通常要较为滞后,近日,中国纤维检验局毛麻茧化纤质量监督处发布了《2009/2010年度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此报告中所有质量检验数据均来源于2009/2010年度桑蚕干茧公证检验的检验结果。

  编者:《2009/2010年度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所有质量检验数据均来源于什么?

  毛麻茧化纤质量监督处(以下简称毛处):2009/2010年度(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桑蚕干茧公证检验的检验结果。桑蚕干茧质量指标检验检测数据均为中国纤维检验局批准具备桑蚕干茧公证检验资格的实验室依据GB/T 9111-2006《桑蚕干茧试验方法》、按照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严格进行试验后取得。相关统计数据合计和平均值的统计方法为:重量、批数、包数为各项数据的算术值之和;质量指标为其重量加权平均值。

  2009年桑蚕茧产量数据源自农业部和商务部公布数据;干茧和生丝产品价格数据源自商务部公布数据;蚕茧和丝绸产品出口数据源自海关统计数据。

  桑蚕干茧交易平均价格根据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信息系统“中国茧丝价格指数”测算。2009/2010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年度桑蚕干茧平均价格为6.06万元/吨(同比提高1.28万元/吨,升幅为26.8%)。

  编者:如何看待该年度桑蚕茧生产出现的大幅下滑?

  毛处:2009年我国生产桑蚕鲜茧产量57.5万吨,同比下降15.8%;蚕茧收购量49.3万吨(折合干茧19.7万吨),同比下降13.60%。除河北、广西和四川三个省份的蚕茧产量分别增加200吨、2000吨和1423.80吨外,其他省份产量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云南五个省份减产均在1万吨以上,特别是江苏省减产超过2.2万吨,5个省份共减产7.91万吨,减产量占全国总减产量的73.2%,5个省份产量同比平均下降25.92%。

  造成桑蚕茧产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茧丝市场长期低迷,植桑养蚕收益下降,蚕农生产积极性不高;二是桑园弃管、刨桑现象严重,2009年桑园面积1197.38万亩,同比下降8.52%;三是出现蚕农退订蚕种现象,2009年蚕种发种量为1445.90万张,同比下降17.41%;四是部分蚕区在桑树发芽期遭受霜冻灾害和农药中毒现象,造成蚕茧产量减产;五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规模养蚕受到限制;六是植桑养蚕与种粮、菜、瓜、果相比经济效益偏低且风险较大,蚕农生产积极性下降。

  编者:“东桑西移”工程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毛处:2006年至2009年,商务部组织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我国中西部地区相对于我国东部传统蚕茧产区在经济发展、社会基础、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更具备发展茧丝产业的基础,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我国蚕茧主产区已逐步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战略转移。2009年广西、四川、云南、安徽和重庆等14个“东桑西移”工程实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桑蚕鲜茧产量为37.4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5.17%,同比提高4.73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的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东部传统蚕茧产区产量逐年减少的不利局面,对稳定茧丝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东桑西移”地区在我国茧丝行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编者:桑蚕茧的总体生产形势如何,总体质量如何?

  毛处:此年度我国桑蚕茧生产受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桑园面积、发种量和蚕茧产量大幅下滑,但桑蚕茧质量普遍较好,桑蚕干茧大部分质量指标有所提升,茧丝价格持续走高,蚕农和鲜茧收烘企业收益有所增加,茧丝绸行业原料基础基本稳定。全国桑蚕鲜茧收购量为49.33万吨,折合干茧约19.73吨,2009/2010年度检验桑蚕干茧共计5422批,1808641包,净重36360.2吨(批数、包数、重量值为算数值之和,下同),公证检验量占干茧总量的18.3%(同比提高4.4%),受检桑蚕干茧经济价值逾22.2亿元。

  编者:是否可以说主产区域综合质量普遍较好,主要质量指标较往年有所提升?
  毛处:的确如此。我国大部分蚕茧产区质量普遍较好,较往年质量有所提升。2009/2010年度经桑蚕干茧公证检验的桑蚕干茧的平均质量标志为4A3360Ⅲ,综合质量高于全国平均值的省份为山东省(4A3972Ⅱ);接近全国平均值的省份为江苏、浙江、广西、四川、云南和陕西省(自治区);低于全国平均值省份为江西、重庆和广东省(直辖市),综合质量最低的为广东省(4A2436Ⅳ)。

  编者:主要质量指标的平均状况怎样?
  毛处:主要质量指标的平均状况如下:

  1.毛茧出丝率。全国平均值为33.04%,同比提高0.20个百分点,指标值主要集中在31%至39%之间,占公证检验总重量的62.5%。山东省以38.57%位于全国第一位,高于全国平均值5.53个百分点;江苏、浙江、广西、四川、云南和陕西省(自治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江西、重庆和广东省(直辖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广东省为23.85%,低于全国平均值9.19个百分点。

  2.解舒丝长。全国平均值为608.5米,同比提高22.4米,指标值主要集中在400米至750米之间,占公证检验总重量的85.6%。山东省以725.3米位于全国第一位,高于全国平均值116.8米;江苏、浙江、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和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江西和广东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广东省为364.0米,低于全国平均值244.5米。

  3.解舒率。全国平均值为61.31%,同比提高3.19个百分点,指标值主要集中在50%至70%之间,占公证检验总重量的81.5%。浙江省以64.91%位于全国第一位,高于全国平均值3.6个百分点;江苏、浙江、江西、山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和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广东省为53.95%,低于全国平均值7.36个百分点。

  4.上车茧率。全国平均值为84.98%,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指标值主要集中在80%至90%之间,占公证检验总重量的70.3%。山东省以91.79%位于全国第一位,高于全国平均值6.81个百分点;江苏、江西、山东、广西、四川、云南和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浙江、重庆和广东省(直辖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重庆市为77.26%,低于全国平均值7.72个百分点。

  5.清洁/洁净。全国平均值为4A28,同比降低0.11级,指标值主要集中在4A至5A之间,占公证检验总重量的91.8%。浙江省以4A45位于全国第一位,高于全国平均值0.17级;广西为4A46也高于全国平均值,但由于广西地区公证检验环节为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交易规则中对清洁、洁净指标制定最低交易等级,因此公证检验的桑蚕干茧均为质量较好的蚕茧,故公证检验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其总体质量状况。江苏、江西、山东、广东、广西、云南省(自治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重庆和四川省(直辖市)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重庆市为3A91,低于全国平均值0.37级。

  6. 万米吊糙。全国平均值为5.2次,同比增加0.2次,指标值主要集中在3.0至6.0次之间,占公证检验总重量的81.9%。江苏省以4.1次位于全国第一位,优于全国平均值1.1次;江苏、江西、山东、广西、重庆、云南和陕西省(自治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四川和广东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广东省为7.2次,低于全国平均值2.0次。2009/2010年度桑蚕干茧公证检验主要指标数据和指标分布区域数据详见表9和图4至图9。

  编者:不同产地蚕茧质量是否存在什么差异?
  毛处:是存在差异,中东部和西部新兴产区质量较好。经公证检验的桑蚕干茧综合质量高于及持平于全国平均综合质量(4A3360Ⅲ)的省份主要有中东部传统产区的山东省(4A3972Ⅱ)、江苏(4A3259Ⅱ)、浙江(4A3061Ⅲ),西部新兴产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4A3350Ⅱ)以及云南(4A3358Ⅱ)和陕西省(4A3657Ⅱ);重庆(3A2956Ⅲ)、四川(3A3053Ⅲ)、江西(4A2845Ⅲ)和广东省(4A2436Ⅳ)低于全国平均质量。

  在公证检验检验量超过500吨的蚕茧主产地区内,山东省日照市(4A3977Ⅱ)、泰安市(4A3974Ⅱ)、临沂市莒南县(4A3968Ⅱ)和滨州市惠民县(4A3769Ⅲ),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4A3665Ⅲ),江苏省南通市(4A3564Ⅱ),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4A3350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4A3560Ⅲ)和绵阳市(4A3362Ⅲ),陕西省安康市(春茧5A3557Ⅱ)的综合质量名列全国前茅。

  编者:不同茧期蚕茧质量是否也有较明显差异?
  毛处:不同茧期蚕茧质量差异较为明显,春茧和晚秋茧质量优势明显。从桑蚕干茧公证检验结果总体看来,各期蚕茧质量基本水平与往年相同,即春茧质量最好,早秋茧和晚秋茧次之,夏茧和中秋茧质量相对较差,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为蚕茧生产期内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
  1. 春茧。春茧质量在全年各茧期中质量为最好,综合质量为4A3564Ⅱ。其中: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和万米吊糙以及粒茧原量、茧层率和茧丝长等指标为全年各茧期平均值中最优,指标值分别为34.81%、649.0米和4.6次以及0.7415克/粒、48.45%和1051.8米。由于春茧产量可占到全年产量的40%左右,所以春茧质量的优劣对当年茧丝绸行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春茧期公证检验的桑蚕干茧经济价值为7.78亿元,占全国公证检验价值总量35.0%。
  2. 夏茧。夏茧的生产期间气候条件普遍高温多湿,茧质相对较差,综合质量质量为4A3459Ⅲ。其中:清洁/洁净、解舒率、万米吊糙等指标为全年各茧期平均值中最差,指标值分别为4A02、59.39%和6.4次。夏茧期公证检验的桑蚕干茧经济价值为2.23亿元,占全国公证检验价值总量10.0%。
  3. 早秋茧。早秋茧质量相对较好,综合质量为4A3358Ⅲ。其中:解舒率指标为全年各茧期平均值中最优,指标值为65.84%。早秋茧期公证检验的桑蚕干茧早秋茧经济价值为0.29亿元,占全国公证检验价值总量1.3%。
  4. 晚秋茧。晚秋茧质量较好,综合质量为4A3363Ⅲ。其中:清洁/洁净指标为全年各茧期平均值中最优,指标值为4A48。晚秋茧期公证检验的桑蚕干茧晚秋茧经济价值为6.03亿元,占全国公证检验价值总量27.2%。
  5、秋茧(秋季混杂茧)。秋茧质量较差,综合质量为4A3152Ⅲ。其中:毛茧出丝率指标为全年各茧期平均值中最低,指标值为30.78%。秋茧期公证检验的桑蚕干茧秋茧经济价值为5.87亿元,占全国公证检验价值总量26.4%。

  编者:不同蚕品种质量是否各有优劣?

  毛处:不同蚕品种质量各有优劣,个别品种极具比较优势。

  1. 江苏和浙江省使用的蚕品种主要为873×874、箐松×皓月和秋风×白玉,其中江苏使用的蚕品种主要为箐松×皓月和秋风×白玉,检验量占该地区检验总量的66.69%和12.96%,浙江使用的蚕品种主要为秋风×白玉和873×874,检验量占该地区的50.43%和25.32%。江苏、浙江两省综合质量最好的品种为箐松×皓月,全年平均质量为4A3361Ⅱ。
  2. 广西壮族自治区使用的蚕品种主要为芙蓉×湘晖(两广2号)和桂蚕1号,检验量分别占该地区检验总量的60.89和20.53%,综合质量最好的为芙蓉×湘晖(两广2号) ,全年平均质量为分别为4A3351Ⅱ。
  3. 四川省和重庆市使用的蚕品种主要为871×872和洞庭×碧波。两个品种在四川省检验量占该地区检验总量的42.54%和36.66%;两个品种在重庆市检验量占该地区检验总量的10.85%和60.35%。四川省和重庆市综合质量最好的品种为873×874,全年平均质量为4A3464Ⅲ。
  4.山东省使用的蚕品种主要为箐松×皓月、鲁七×9202和9405×9406,分别占该地区检验总量的49.33%、19.66%和13.87%,综合质量最好的品种为箐松×皓月,全年平均质量为4A3973Ⅱ。
  5.云南省使用的蚕品种主要为873×874和箐松×皓月,检验量占该地区检验总量的51.23%和33.92%,综合质量好的品种为873×874,全年平均质量为4A3560Ⅲ。
  经公证检验的桑蚕干茧品种中,箐松×皓月占公证检验总量的32.6%;873×874次之,占公证检验总量的11.5%。箐松×皓月、873×874、秋风×白玉、芙蓉×湘晖(两广2号)、洞庭×碧波、鲁七×9202、871×872、9405×9406和薪杭×白云等9个品种占到公证检验总量的88.9%。

  编者: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毛处:一是交易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程度高,与产品质量的关联性较差。桑蚕茧交易未能很好体现优质优价的主要原是茧丝市场行情持续上涨,缫丝企业对原料茧需求旺盛。二是丝类产品出口呈下降趋势且主销市场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对蚕茧原料质量要求也随之下降。三是国内市场蚕丝产品的需求稳步增长,但部分质量标准规定较为笼统且强制性较差,对促进蚕茧质量提升的效果不明显。以蚕丝被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蚕丝被生产经营企业有近千家,蚕丝被年产量已达到700万条以上,年消耗蚕丝1.5万吨以上,相当于鲜茧量超过12万吨,约占全国蚕茧产量的20%以上。但是蚕丝被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规定较为笼统,填充的蚕丝没有分等分级的技术要求,而且该标准没有强制性,“鱼目混珠”和“低质低价”现象大量存在,致使内需的增长并未对蚕茧原料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四是茧丝成本倒挂造成蚕茧原料需求质量和生丝产品质量下降,进而影响茧丝绸产业良性健康发展。按2009/2010年度桑蚕干茧公证检验的毛折全国平均值3.11计算, 吨丝茧本由15.32万元/吨上涨到23.59万元/吨,每吨生丝加上4万元能源和人工等其他成本费用,普遍存在1~2万元的倒挂价差,很多缫丝企业由此陷入惨淡经营、进退维谷的地步,进而导致对蚕茧原料的质量要求放宽,进而影响生丝产品的质量。

  编者:作为质量监督部门,对进一步提高桑蚕茧质量有何对策与建议?
  毛处:一是充分发挥我国发展蚕桑产业的资源优势,巩固提升茧丝绸产业国际地位和水平。茧丝绸行业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丝绸产品在国际消费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的市场位置。因此,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劳动就业、扩大出口创汇和丰富人民生活,应继续大力发展茧丝绸产业,提高丝绸产品的国际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巩固和提升茧丝绸行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是进一步夯实蚕桑产业发展基础,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加大科技推广普及力度,健全技术服务和检验服务体系,加强桑蚕茧丝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根据国家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丝绸部分)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按照品种优选、适度种植、技术配套、集中连片的原则,将桑园基地化建设作为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抓好蚕桑产业标准化工作,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高效示范桑园,大力培育蚕桑名牌产品,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坚持把科技兴蚕作为蚕桑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大力推广大棚养蚕、小蚕共育、省力化蚕台、方格簇蚕具、蚕病综合防治等措施,全面改进和推广养蚕新技术,提高蚕茧质量和蚕桑生产效益; 充分利用的蚕桑科技资源,积极发展蚕桑技术服务组织、专业协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进一步密切龙头企业与蚕农的利益关系,提高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整体效益。充分发挥检验机构的技术优势,通过实施公证检验及“组合售茧、公检计价”工作,坚持和完善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交易原则,加快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茧丝价格形成机制,促进提高蚕茧质量的提高。结合蚕茧产区的自然气候、栽桑形式、养蚕特点等,从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角度,把桑、蚕、茧、丝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作为蚕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增加产业效益。

  三是加快茧丝绸产业生产性物流和信息化建设,使茧丝绸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将生产性物流业作为茧丝绸经济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桑蚕茧产区应根据区域规划、交通发展、产业布局、商品流向、市场需求、资源环境等因素,做好生产性物流节点布局,建立起适应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现代生产性物流体系,增强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加快茧丝绸产品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多层次物流载体建设。加快推进行业物流及城乡物流体系建设,推动物流服务专业化和社会化。同时要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物流服务信息网络,逐步实现行业之间信息共享。通过引导物流行业创新组织方式和改进作业流程,规范物流市场环境,为地方经济和产业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茧丝特色产业,进一步促进茧丝绸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要充分发挥地区生态和气候类型特点、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坚持产量、质量、效益并举,强化优质原料茧基地建设,培育扶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推进茧丝绸一体化发展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通过集中力量培育优势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努力发展壮大茧丝绸特色区域经济和产业循环经济。

稿件来源:《中国纤检》杂志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陕西宁陕县开展蚕桑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推广培训[2023-02-18] 
·忻城推动桑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延伸[2022-04-28]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召开2022年总结和考评工作会[2023-01-10] 
·湖南新田桑蚕产业打造致富“新丝路”[2023-01-12] 
·投入小见效快效益高 铁岭开原养柞蚕养出经济生态“双丰收”[2022-11-01] 
·贵州册亨着力推动桑蚕产业做大做强[2022-08-16] 
相关出处  
·新疆为何没有全国棉花交易中心 ?[2012-01-24] 
·让品牌轻装上阵——服装产品质量频出:代工惹的祸?[2012-01-24] 
·都是“暖冬”惹的祸——围巾行业:以品质取胜才能突出重围[2012-01-24] 
·原料!原料!——资源危机袭来 纺织业“阵痛”中嬗变[2011-12-29] 
·一枝独秀潜力巨大——纺织器材业:走出困境的质量短板[2011-12-21] 
·向“品牌消费”转移——休闲装:7000亿市场份额怎么玩?[2011-12-21]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