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痛下决心的组织架构调整。
2月3日,李宁有限公司宣布主动进行组织结构优化和人员调整。
在这之前的1月份,李宁公司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部门总经理相继离职。人力和IT是这次精简调整的其中两个主要涉及部门。
两个月之内,李宁公司的人力资源、信息技术、战略发展、国际市场等部门总经理相继离开。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显示,CMO陈继钧也已经离职。陈是李宁公司的第三任首席市场官。从去年的人事震荡至今,李宁公司的高管层已至少离职5人。
发生在短短两个月之内,有的部门负责人换了,有的干脆没有负责人了,比如国际市场部现无总经理归市场总监管辖。李宁公关部接受采访时表示,具体精简的人数现在还未确定,但是比例不会太高。
业绩预估
1月份,李宁公司发布了2011年业绩预估,受到订单增长乏力和回收部分经销商库存影响,集团收入预计较2010年下降6%到7%,纯利率将由2010年的11.7%下降约7个百分点至8个百分点,至约3.7%至4.7%。有分析指出,按此纯利率推测,李宁2011年的纯利可能会大跌逾50%。李宁2010年纯利11.08亿元。
除盈利预警之外,李宁还不得不面临环境压力。一方面是,国内体育品牌集体出现的大库存现象。有经销商反映,某品牌的2012年新季度订货会后,清理库存将成为2012年的重点工作,该品牌的渠道存货比例在2011年第四季度持续上升。
李宁公司2011年上半年存货金额为9.92亿元,而2010年底的存货金额为8.06亿元,存货金额增加约2亿元。
另一方面,国际品牌下沉和打亲民价格的脚步一丁点都没放松。在耐克和阿迪达斯的门店内,300~400元的标价已经能看到不少,而国内品牌在提价之后很容易丧失竞争力。
今年1月,李宁公司接受了美国私募基金TPG及GIC(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共计7.5亿元的战略投资。TPG在零售业经验丰富。
不过,李宁公关部方面表示,此次组织架构调整与TPG及GIC的进入没有关系。李宁公关部表示,此次组织结构调整是李宁公司现有管理层主动推动,现有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层主动求变的战略及聚焦核心业务、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运营效率的举措给予肯定并大力支持。同时,TPG未来会提名新的董事加入董事会。
根据2010年年报披露,2010年,有4215名员工的李宁公司福利开支为7.1025亿元,即人均16.85万元。这项“福利开支”包括了工资薪酬、退休福利计划、给员工期权等长期激励等在内的整体费用。而根据计划,2012年,李宁公司将会把人力费用占集团销售额的比重在2011年的基础上降低约0.5个百分点。但李宁公关部门表示2011年的数据尚不便透露。
从2011年5月起,李宁公司连续出现高管离职现象。这一波人事震荡一直持续至今。2011年5月,原李宁首席品牌官方世伟、首席运营官郭建新、Lotto(乐途)事业部总经理伍贤勇等核心高管陆续离职。当时,李宁公司发表声明称,三人是基于其个人发展需要,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个别请辞,属于管理人员的正常变动。到2011年11月,首席产品官徐懋淳也正式离职。
如何精简
李宁公司公关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调整对于前端的业务发展部门,如市场系统、销售和产品系统,在保证必要投入的同时,会进一步提高费用使用效益的控制和管理。“例如,我们会更加注重费用前期的预算规划管理,以及过程监督和业绩考核。”李宁公关部在邮件中称。
同时,对于一些非核心的业务部门,诸如其他品牌等部门将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以把更多精力聚焦在集团核心业务上。而对于后台的职能部门,包括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及战略发展等部门,将采取优化组织结构的方式,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人员成本。但具体精简的人数现在还未确定,比例不会太高。
李宁旗下子品牌也将经过一系列整合。公关部表示,公司将会针对“乐途”、“新动”等现有多品牌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对于有发展潜力且业务规模比较大的品牌会进一步促使其健康发展,对小的有业务压力的品牌会做相应的调整和收缩。具体情况待公司确定方案后会及时向外界披露。
财务报告显示,2009年“乐途”亏损额为5693.5万元,2010年则亏损9174.9万元。除了精简人员,此次调整的内容还包括整合资源以及激励优秀员工。李宁公司在声明中强调,战略发展方向不会因为此次组织结构调整而有所改变。
就此次组织调整,李宁集团行政总裁张志勇说,“正如我们一直以来与资本市场和外界所沟通的,在当前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面临转型、集团主动求变的过程中,为配合集团的变革及策略执行的目标,集团持续地进行组织变动及人员调整是必要的一步。”
德意志银行的研究报告认为,此次调整将有助于提高李宁公司的长远竞争力,在目前较低的净利润率现状下,员工成本优化将有助于提高未来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