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晶晶表示,希望国内外知名品牌商能促使有违规记录的供应商改变对环境的污染,防止纺织业“毒苹果”的出现
目前,关于纺织业水污染问题被市场广为关注,相关环保组织的调研报告也开始被社会公众所重视。
4月9日,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问、环友科技、南京绿石等5家环保组织在京共同发布《为时尚清污绿色选择纺织品牌供应链污染》调研报告。报告指出,48个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在华的供应链均被指存在严重环境污染。
此外,在去年,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也出具了《时尚污染—全球服装品牌的中国水污染调查》。调查报告中对两家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供应商与众多知名品牌存在供应关系,包括:Adidas、H&M、Lacoste、李宁、美特斯邦威、Nike、Puma等。
昨日采访到了美邦服饰的董秘韩钟伟,对于环保组织对品牌商的污染呼吁,他认为,公司主要经营是品牌零售,并没有生产厂家,因此公司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对于这种回答,另外一家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李一方并不认同,她向记者谈到:“美邦服饰的这种表态是一种不负责任。”她认为,品牌商对供应商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品牌商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对环境污染的社会责任。
32家品牌商未回应调查
由上述5家环保组织历时9个月调查完成的“绿色选择纺织品牌供应链污染”调研报告显示,一批大型纺织品牌和服装零售商在华供应链存在严重环境违规,对中国的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纺织行业是中国最大的水污染源之一。其废水排放强度高,重复用水率很低。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比例达30%以上,纺织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纺织行业废水中染整废水约占80%,化纤生产废水量约占12%,另外,8%是其它纺织废水(2004 年行业估算数据)。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和福建5省的染整废水总量约占全国染整废水排放总量的90%。
据调研发现,目前,仅在中国污染地图数据库中收录的纺织企业就超过6000家,其中部分企业因私设暗管、污水直排、不正常使用污水处理设施、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等,受到处罚或未被限期治理。而这些企业中,不乏大型国际、国内品牌的供应商。
据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晶晶透露,我们给48家企业发信,但有32家企业没有回应。据了解,没有回应的品牌公司包括Marks&Spencer、Esprit、CalvinKlein、Armani、家乐福等国际品牌,也包括361度、安踏、雅戈尔等国内知名品牌。
虽然王晶晶对如此少的回应表示遗憾,但也有知名品牌公司给予了积极回应。“今天,国内知名品牌李宁电话回应我们说会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并对有问题的供应商进行整改。”王晶晶较为欣慰地向记者说道。
据王晶晶介绍,在多年的努力下,已有30多家企业已经开始对供应商名单与环保组织公布的违规名单作对比。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品牌商是否该为水污染负责?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公开表示,一些品牌对社会监督表现出极大的抵触。“我们看到Zara的部分疑似供应商存在环境违规问题,信件发出后,我们收到了Zara的回复,却写道‘很遗憾我们不能回答来自学校、大学和专业人士等个体对于我们业务模式问题的回应’。”马军说。
从Zara的回避性回答言辞中,可以看出公司并不愿正面回答公司对环境污染问题应付的责任。对此,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李一方向记者谈到,Zara作为国际知名品牌跟定已经认识到自己对环境污染应付的责任。
此外,相比于Zara的回避,经营美特斯邦威品牌的美邦服饰董秘韩钟伟则完全推说此事与公司无关。他表示,公司主要经营是品牌零售,并没有生产厂家,因此公司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最后,他还建议记者去采访制造商。
而当记者向韩钟伟询问公司供应商时,他表示,美邦服饰有上百家的供应商,并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公司有着一整套的选择供应商标准,其中,肯定有环保标准。”韩钟伟说道。
对于美邦服饰董秘韩钟伟的回答,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李一方并不认同,她向记者谈到:“美邦服饰的这种表态是一种不负责任。”她认为,品牌商对供应商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品牌商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对环境污染的社会责任。
有分析师分析,频繁出现环境污染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同时也表现出各纺织企业未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据了解,绿色和平在去年的调查中发现,有毒化学品对环境污染的污染可以随着有毒成衣携带到消费者生活地区。
“在去年对全球10几个国家抽检了78件衣服,其中2/3的样本衣服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李一方向记者介绍:“我们检测了一种名为NPC的化学残留物,发现在洗衣服时,这种物质会转化成名为NP的毒性很强的物质,这种有毒物质将会影响到消费者周围的生存环境。”
从上述可见,使用有毒化学物的危害,上述检验并不完全,对于其它残留物是否会对消费者产生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从上述检测后的结果来看,还有谁愿意穿一件有毒的衣服在身呢?
品牌商对违规供应商要“说不”
“对于国际上有多家知名品牌是没有自己的制造工厂的,都是靠外包进行生产。”李一方向记者说道。那么,在外包出去后,品牌商需不需要对此负责呢。“要!”这是李一方的回答。
李一方认为品牌对服装生产最有把控权。“品牌商对供应商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是李一方通过与多家品牌商和供应商讨论后得出的结论。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晶晶同时也向记者透露,在此前的调研中,有很多品牌企业没有生产厂家,生产都是外包给供应商,但品牌企业涉入较大。此外,有大品牌称自己的产品是绿色产品,可其能否保证这些由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真的是绿色产品吗?如果不能,就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
据了解,纺织业水污染主要发生在两个程序,分别为印染和整理程序上。事实上,有供应商会选择有毒化学用品主要还是为了节约成本。
王晶晶透露道:“作为大的采购方,品牌商会压低价格,这就造成供应商为节约成本而使用有毒化工。”她表示,品牌商关注的只有价格和质量,而这是在牺牲环境污染的前提下。
据了解,虽然有替代品可以替代部分有毒化工,但是成本将会增加,如果品牌商能够在价格上给予宽限的话,那么,在品牌商的要求下,供应商同样会减少污染的产生。“品牌商可以通过订单压力去督促供应商。”王晶晶说道。
李一方建议,品牌商应该只与负责任的供应商合作。“如果大品牌没有对供应商进行污染方面的要求,一旦出了污染问题的话,将对品牌本身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于污染问题是发生在服装产业链环节,因此服装类上市公司受到影响是无法避免的,主要反应在品牌影响方面,成本控制方面。
事实上,已经有国际环保组织提供了可以节能节水的建议,如果可以施行的话,供应商将会实现环保与盈利双赢的局面。
据王晶晶介绍:“曾有供应商通过回用水而达到了节电、节水、节煤的效果,这将使得供应商在整改后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创造防治污染动力
数据显示,中国2/3的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而有限的清水资源正在被排放的污水破坏。“中国水污染地图”的创立者马军表示:“创造水污染防治的动力是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才能创造水污染防治的动力呢?王晶晶认为,相关的政策出台和消费者的监督都会起到推动的作用。而品牌商的大力推动环保也是重要的一环。
环保组织在调研报告中写道:“对于零售商和品牌商而言,辨识其供应链中的相关工厂,并以遵守环境法律法规作为与工厂进行商业交易的一个必须条件是极其重要的。此外,跨国公司零售商和品牌商还应制定总体的供应链政策,奖励那些提高环境绩效。超过基本标准要求的供应商,从而为整个行业的持续进步提供激励。”
加强监管,扩大信息公开,并用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走向节能环保较为关键。
近年来中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提高,政府部门将更多的监管信息予以披露,以此为基础,中国污染地图上已经收录了97000条以上的企业环境违规记录,公众或买家企业可以方便地检索。
据李一方介绍,去年年底,环保部刚出台一个“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这是面对公众的征求意见稿,包括行业、专家、环保组织等都可以提出建议。而今年,则有可能会拟出一个危险化学品的黑名单。
另有一家品牌企业发言人谈到,公司已经关注水污染的问题,相对于成衣的检测,面料也应该有相应的检测。“最好是能表明使用化学品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