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第一季度对欧出口下滑40%后,广东宝丽雅(Forever Holdings)董事长叶中平(Chungping Ip)正加倍努力向中国消费者销售产品。
宝丽雅生产烫衣板和洗衣篮,客户是欧洲和美国的零售商。去年夏天,该公司与其他4家制造商一道在佛山开设了一家属于它们自己的门店。今年,它们计划再开4家。
“我们希望变成宜家(Ikea)那样,”叶中平说。“中国和印度的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比例很小,但数量非常庞大。”
由于海外订单急剧减少、成本不断上涨,华南的很多出口型企业都把目光投向国内市场,以求弥补销量的下滑。然而,尽管中国零售市场一直在增长,但仍无法完全弥补这部分下滑。
上月,中国出口增长4.9%,远远低于预期。这让外界对华南出口驱动型经济感到担忧。
距香港数小时车程、出口型企业聚集的东莞,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仅为1.3%。这个数字在中国实际上可被视为萧条。
4月份的中国零售额年增长则达到较为亮丽的14.1%。世界银行(World Bank)以及包括温家宝在内的中国政策制定者,本周都呼吁采取更多措施帮助提振消费者支出。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驻香港经济学家陶冬认为:“与投资相比,中国的消费更具弹性。”他表示,过去几年两位数的薪资涨幅支撑了需求。
在东莞手袋制造商乐吉诚品的工厂里,一辆大货车满载即将发往中国私人住址的包裹,凸显了时代变迁。
直到去年为止,这家工厂还几乎完全依赖于对欧销售,但当时乐吉诚品已启动了面向中国消费者的电子商务业务。
上月,一次在线促销活动让该公司在一天之内卖出了2万个售价为40元人民币(合6.30美元)的手袋。
除了价格在100元左右的较廉价手袋的在线销售业务,该公司老板刘道松(David Liu)还计划今年开设30家打Francine品牌的零售店或百货商店柜台,锁定中国各地的高端买家。Francine品牌手袋定价在1000元至2000元人民币之间。
然而,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中国国内消费并非一个强大到足以取代它们出口市场的增长引擎,而且,中国国内消费正开始显露出疲软迹象。4月份,中国零售额环比仅增长1.2%。
刘道松说:“在中国内地城市,只有10%至20%的人买得起高端产品。”不过乐吉诚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去年高达4000万元人民币左右,约占该公司总销售额的30%。
在中国市场之外,刘道松希望欧洲市场能有所好转。但刚刚从欧洲出差归来的他表示,那里的客户仍很谨慎。“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顾客们的荷包仍揣得很紧。”
玩具制造商东莞嘉虹实业(Dongguan Jia Hong Industry)的总经理钟建荣,形象地阐释了这个问题。
钟建荣说:“对于中国市场,你是一纸板箱一纸板箱地卖,而对于国外市场,你是一集装箱一集装箱地卖。”
2009年,嘉虹实业开始面向中国市场销售。如今,国内市场占该公司销售额的15%,该公司正开发一系列针对中国市场的玩具。
此外,出口订单的减少正开始侵蚀中国制造商拥有的定价权优势。企业门户网站环球资源(Global Sources)周二发布的针对中国鞋具和手袋出口企业的调查显示,订货数量已从每种产品1万多件减少到每种产品数千件。
由于来自西方零售商的订单减少,中国制造商的规模效益不断减弱,因此,它们正被迫以两位数的幅度提高产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