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是我国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之一。记者日前在部分中西部省市调研,及在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经验交流大会上采访时了解到,自2009年以来,纺织行业将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紧密结合,通过龙头企业带头、产业链异地再造、依托专业市场等形式,快速推进,逐步形成了中部加快发展、西部特色发展、东部优化发展的格局。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出现了纺织产业园区定位趋同甚至恶性竞争,市场配套程度低,转移企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一些承接地求大求全、特色不鲜明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纺织产业转移成效明显 形成特色模式
近年来,随着产业转移快速推进,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11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比2009年增长1倍以上,产值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从2009年的11.5%上升至2011年的19.7%。其中,向中西部转移的棉纺织规模已经超过600万锭,中西部地区纱、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9%和27.2%。
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中西部纺织行业加快了升级步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调查表明,中西部棉纺织、服装效益突出,国内服装制造业产值增长超过1倍的有八个地区,分别是江西、湖北、河南、辽宁、安徽、湖南、四川和河北,尤其是西部地区纺织业和服装业成本利润率比2009年增长了1.3倍。同时,大庆纺织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纺织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有近百个。2011年形成的产值已经达3000亿元。此外,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加强。如广西持续推进东桑西移、东稠西移工程,目前桑蚕茧和蚕丝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5%和20%,2011年广西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收入增长60%,销售利润率达6.3%,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转移模式:一是利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带动转移。如江西奉新产业园,依托金源纺织、宏昌纺织等企业投资,5年内棉纺能力由不到20万锭发展到185万锭。安徽安庆引进华茂集团建设国际纺织工业城,吸引国内外上下游及相关企业入驻,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供应链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二是通过东中西区域对接,推进产业链异地再造。如江苏南通纺织城依托河南太康的棉花和人力资源优势,组织纺织城里的企业集体投资太康,并最终达成了通泰纺织等9大项目落地。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跨区域合作在安徽郎溪县投资500多亿元建设郎溪经都产业园,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三是依托专业市场带动。中西部一些重要的经济带、产业带充分利用自身消费市场广阔的优势,大力建设纺织品专业市场,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前来投资。例如,河南郑州通过大力发展银基商贸城、锦荣轻纺城等大型服装服饰批发市场,带动了以西裤为代表的河南服装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