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40,较前一交易日小幅上涨27个基点。但分析人士表示,从相关汇价数据看,自5月以来人民币即期汇价、远期汇价与中间价之间大幅倒挂特征,依然没有明显改变,反而在近几个交易日出现价差拉大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这反映出在美元走强背景下,人民币贬值压力逐渐增大。
虽然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小幅上涨,但是,人民币即期汇价、远期汇价表现迥异。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价报收于6.3702,当日人民币即期汇价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之间倒挂幅度达562个基点。同时,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市场一年期美元对人民币NDF汇价交投在6.41至6.42区间水平,海外投资者看空人民币远期汇价状况依然在持续。
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期美元走强并引发一些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贬值,一旦美国经济保持稳步复苏、美元自身不再面临新的“稀释”,那么强势美元预计将在中长期继续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形成更为明显的贬值压力。
在7月以来美元指数持续围绕83点高位振荡背景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北京时间17日、18日在美国国会发表关于美国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的证词。在连续两日的证词中,伯南克没有就美联储是否会采取进一步行动支持脆弱的经济复苏提供新的直接线索,当前仍对QE3抱有强烈期待的投资者普遍对此感到失望。
分析人士指出,结合二季度巴西雷亚尔、印度卢比等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情况来看,伴随着美联储推出QE3概率的逐步降低,强势美元“软化”新兴市场货币的状况,可能将进一步凸显。对于人民币而言,未来面临的贬值压力可能逐步增强。
美国财政部17日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5月美国国际资本净流入突破1000亿美元,达1017亿美元。在4月,这一数据还是净流出82亿美元。观察人士指出,当前全球投资者普遍对世界经济前景预期偏于负面,欧债危机至今仍深陷泥潭,国际资本自新兴市场流出,有可能正在演变为偏于中长期的趋势,并对相关新兴经济体货币币值产生贬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