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我国茧丝绸行业在促进结构调整、大力培育自主品牌、积极扩大出口等政策推动下,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0年来,蚕茧单产和总产量稳步增加,丝绸企业品牌文化意识增强,丝绸文化传承得到重视
蚕茧总量稳步增加
10年发展的数据,可以从整体上体现行业的稳定发展状态。
蚕茧生产方面,桑园面积、蚕种发种量和桑蚕茧产量2011年比2003年同比分别增长6.23%、10.9%和32.09%。由此说明种桑养蚕水平大大提高,使得蚕茧单产和总产量稳步增加。从规模以上企业发展情况看,工业总产值2003年1032.3亿元,2011年2037.9亿元,同比增长97.41%;利润总额2003年30.31亿元,2011年94.9亿元,同比增长213.1%;企业数2003年,1867家,2011年3534家,同比增长89.28%;从业人数2003年48.64万人,2011年43.9万人,同比减少9.75%。出口创汇2003年25.2亿美元,2011年35.4亿美元,同比增长40.48%。
品牌意识逐渐增强
10年来丝绸行业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品牌文化意识有所增强。丝绸文化传承得到重视,“品牌+文化”融合发展模式初见成效。民间资本参与建设丝绸博物馆和丝绸文化园步伐加快,江苏、浙江、深圳、四川等地一批丝绸博物馆、文化创意园相继建成并运营,标志着以丝绸文化元素相串联,具有鲜明中国丝绸特色的综合性文化产业正在逐步形成。“高档丝绸标志”市场认知度日益提高,“苏豪”、“凯喜雅”、“丝丽”、“达利”、“万事利”、“鑫缘”等一批丝绸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知名度逐步提高,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第二是丝绸行业技术与装备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首先,以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代表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家蚕基因组研究居国际领先地位,优质高效养蚕新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其次,缫丝设备改造步伐加快,自动缫丝机得到普及应用,新增自动缫丝机比例达到100%;另外,提花宽幅无梭织机、丝绸数码喷墨印花等先进技术装备开始应用推广,部分产品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正是行业技术与装备水平的整体提升,才直接带动了企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大大提高。像十年前企业动辄几千人的劳动用工,现在的中型丝绸企业一般只有几百人。过去十年全行业从业人数减少近20%,但产值却增加了1.5倍,可见技术与装备进步对行业贡献确实不小。
东桑西移效果显著
“十一五”期间,茧丝绸行业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茧丝绸行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抓住“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纺织产业结果调整的有利时期,大力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有效实施资源整合,实现了东部地区加工、技术、管理及资金优势与中西部地区土地、人力及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区域结构的优化,也为东部茧丝绸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截止2010年,中西部地区(不包括青海、西藏)桑园面积和生丝产量占全国比重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10.1和23.0个百分点,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在“东桑西移”工程的影响下,种桑养蚕基础发生了变化。过去国内蚕茧生产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四川、重庆等主产地,现在这些地区受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其产量已经逐渐减少,而广西地区已成为全国蚕茧产量第一大省,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5%左右,稳定了全国蚕桑生产基础。
内销市场成为主要驱动力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近两年我国对美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主要出口市场丝绸贸易规模有所下降,对巴基斯坦、土耳其、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家出口增速加快,生丝和真丝绸缎出口继续稳居世界首位,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国内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内销比重持续增加,丝绸家纺、丝针织品、丝绸饰品、丝绸混纺交织品等已经成为市场主导产品;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中国丝绸交易会等大型专业展会,为产业技术合作、品牌宣传、贸易合作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丝绸营销环境得到改善。
过去丝绸商品出口创汇主要以生丝和坯绸等原料性商品为主,现在已经转向丝绸服装及其制品等终端产品,除传统衣着类产品外,丝绸饰品、丝绸家纺、丝绸礼品等不断推陈出新,极大地丰富了市场品种。丝绸内外销比重发生了变化。过去丝绸产品主要依赖出口市场,随着国内市场丝绸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丝绸内销比重已由2005年的25%提高到目前的35%左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丝绸家纺市场份额已占全行业的20%左右,终端产品出口的比例达到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