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门”说到底是中国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根源在于世界经济环境变化而导致的中国服装业发展速度减缓,这是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库存“三年穿不完”?
自2012年四季度开始,纺织服装企业生存环境遭受到了很大考验,高库存常常见诸报端,今年媒体更是紧盯纺织服装上市公司季报,惊人消息不断:“上半年42家服装企业总积压库存483亿元。”“22家A股服装类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的存货总量就达到了惊人的382亿元。”
有媒体感叹,“库存衣”国人三年也穿不完!这种说法不胫而走,并被多次加工,最后演变竟演变为“服装行业人士的普遍观点”了。一时间,2012世界末日没人信,服装界末日似乎倒成为“一致认识”了。
“目前,随着国内市场消费疲软,一些服装品牌库存量有所增加的状况,并不对这些品牌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更不能以此认定,构成服装全行业的‘库存危机’。”11月7日,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库存是服装作为季节性终端产品在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行业特性。
雅戈尔董秘刘新宇也表示,服装行业的增速确实在放缓,由前几年的20%多降低到现在的百分之十几,但也并没有差到这么夸张的程度,至少雅戈尔目前的发展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今年前三季度门店数量还净增了220家。
“存货高企一事对整个行业来说只是阶段性的问题,绝对不存在外界盛传的‘卖3年卖不完’的概念。”森马服饰副总裁郑洪伟表示,虽然库存结构财报中通常不单独公布,但一般过季产品控制在10%-15%的范围内应该就比较健康了。
他认为,外界对于服装行业库存的分析,更应该关注库存的结构(过季产品与新货比例),而不单单是库存的数额。
郑洪伟称,上市公司报表里的存货并不是单纯指的是库存,它包括过季产品、待售产品、仓库里准备销售的产品,其中绝大多数是后两者,虽然各企业销售情况各异,但即便真的把全国服装行业公司的存货加在一起,也绝对不会达到媒体所称的“够卖三年”。
被混淆的存货和库存
存货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销售的产成品,或为了出售仍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以及在生产过程、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任何行业企业都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服装是快消品,季节性强、变化快,对存货的需要程度相对更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服装行业库存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
品牌服装企业是以自有品牌,通过自营、代理、特许加盟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的服装企业,其库存构成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产成品仓库内的备销、滞销及残次品存货,以及原料仓库中的备用原辅料和过剩原辅料存货;渠道内的存货,包括直营店存货和经销商存货。在途存货,即在物流环节的存货。
这其中,滞销、残次品以及过剩原辅料等,才属于需要处理的不合理库存。可以看到,服装上市公司财报中“库存”所包涵的范畴明显更广,并非仅指一般人概念中的“积压和滞销产品”。也就是说,根据服装上市公司财报中存货数据来认定其全部为“积压和滞销产品”,是不符合服装行业特点的,也是不科学的。
郑洪伟就表示:“企业负债表里的存货并不完全是大家此前广泛认为的过季产品,存货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小部分是过季存货,剩下绝大部分则是待售产品(新货)。”
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12年前三季度产成品存货2569.66亿元。而根据中国服装协会计算,2011年,中国服装内销额达1.4万亿元,2012年预计将达1.7万亿元。
“根据这些数据,目前部分媒体‘全国服装企业库存够国人穿三年’的说法,缺乏对服装行业的正确认识,是极不负责任的。”王茁说。
数字庞大的库存背后
除上述“库存”并非仅指“积压和滞销产品”的因素之外,现阶段服装上市公司存货增加也受以下因素影响:
财务处理方式因素。部分服装上市公司涉足其他行业,如鄂尔多斯羊绒衫业务销售成本仅占总成本的9.19%;红豆服装业务占54.42%;雅戈尔服装业务占31.98%;在财务处理中,其他行业所生产的存货也被记入公司财报中,也就是说,部分服装上市公司三季报所显示的存货,并非全部为服装产品存货。
服装类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存货金额排名首位的是雅戈尔,达到了惊人的近240亿,占了上述22家总存货382亿的一大半。而实际情况却是,雅戈尔的存货中绝大多数都是房地产,雅戈尔董秘刘新宇表示,存货中的服装仅占17亿。
而排在第二位的红豆股份则与雅戈尔一样,也有涉足房地产行业,因此39.78亿元的存货中也有相当大部分属于房地产开发成本,因此服装行业的总库存数字可能还要更低一些。
季节性因素。服装行业生产运营具有明显季节性,许多生产所需的面辅料都需要提前采购,特别是一些特殊产品。比如在羽绒服行业,通常需要提前半年至一年购绒。这部分原辅料反映在财报存货上,会导致秋季存货通常较高。而这部分“库存”,明显不属于“积压和滞销产品”。
合理备货需要因素。品牌服装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通常需要一定量的铺货与备货,包括渠道内的产品、在途产品以及入库新款备货等。这些都是正常经营需要,在财务记帐中,通常计入存货,但这些产品并非过季积压和滞销产品。
另外,今年以来,森马、雅戈尔、搜于特、波司登等服装上市公司店铺数量和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扩大,新增店铺和新扩面积都相应需要更多备货。如雅戈尔,目前公司服装销售网点2600家,服装存货17亿元,按照比例而言库存并不高。
刘新宇称,雅戈尔的服装92%都是通过专卖店的形式自营的,没有卖到消费者手中的都能算存货,因此这一存货金额很正常;毕竟雅戈尔拥有2600多家专卖店,需要有一定量的备货量。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通过中国服装协会对33家上市公司三季报的分析,其存货总量为494.73亿元,增速基本与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同步,且为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而随着2002年企业去库存化工作的推进,前三季度存货同比增速逐季下降(8.04%、6.00%和3.75%),目前已明显低于销售收入增速。
存货水平的确会影响下一个销售周期经销商的订货和销售,对于目前引起各方关注的服装行业库存问题,总体来看,服装上市公司存货水平尚处于可控范围,大部分企业,乃至全行业,未达到“危机”地步。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部分国内品牌服装企业的确有库存不合理增长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对市场的预测信息和实际情况不符,造成销量低于预期而导致库存增加;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下,部分服装品牌存在一味追求速度的做法,开店、生产速度都大幅提高,但其单店平效下滑,造成库存增加;部分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信息管理水平等也不够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反应速度较慢,从而产生库存积压。
库存不是“洪水猛兽”
当前,对产生的不合理库存,服装行业和企业已经高度重视,各公司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消化库存。比如,通过产品规划、定价控制等多各种手段,调节生产采购及销售订货规模,提高市场预测能力;通过网络线上销售,开办折扣店,加大促销力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信息化控制、终端销售能力,对货品进行有效调拨等等。
从最近的三季报可以看出,通过以上措施,部分上市公司库存情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此同时,11月份服装内销呈现一定的向好迹象,这也对服装企业库存消化工作的推进,产生积极影响。
“当年库存高不是洪水猛兽,库存是经济周期的正常现象,对服装企业来说不是‘世界末日’,外界对服装行业不太了解,所以特别容易‘耸人听闻’。”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表示,企业对库存有消化能力,现在也有很多渠道可以消化库存,比如奥特莱斯、电子商务等。
事实确实如此,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国内服装企业拥有消化库存的能力,并且随着近几年信息化的发展,消费渠道的变化,服装企业消化库存的能力实际上在提升。
七匹狼公司证券部门代表陈平告诉记者,公司电商业务主要是对存货进行处理,她表示电商对存货控制的贡献很大。上半年,匹狼电子商务共实现网络销售约0.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50%,七匹狼的存货较去年下降了很多。
据郑洪伟称,森马减库存的途径包括开折扣店、电子商务等,“光棍节一天就消耗了6000多万元的存货”。此外,森马今年增开了一两百家专门处理存货的工厂店、折扣店。
“虽然中国服装行业这两年过季产品确实是比往常多,但正在逐步向好。森马的库存今年基本能消化,明年将彻底消化。”郑洪伟说。
总之,今天的“库存门”说到底是中国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根源在于世界经济环境变化而导致的中国服装业发展速度减缓,这是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就像中国利郎有限公司副总裁胡诚初说的那样,“高速发展必然会产生泡沫,国家经济过快发展会出现房地产泡沫,服装行业出现库存泡沫也很正常,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关键是发现之后要做积极调整。”
人口红利消失,原材料成本上涨,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减缓,经受经济冬天洗礼的中国服装产业,正变得更加务实,更加脚踏实地。
当前,对产生的不合理库存,服装行业和企业已经高度重视,各公司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消化库存,部分上市公司库存情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