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9月,河北宁纺集团即将迎来建厂40周年的庆典。40载峥嵘岁月,宁纺人历经纺织行业多次变革,在行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大纺织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时期纺织行业由大变强的呼声下,借此40周年庆典,宁纺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力争在创新务实的发展中继续发扬敢为人先、投身纺织的创新精神,使宁纺再创辉煌,打造百年品牌企业。
整整40年前的秋天,一家仅有23名职工、16台布机、1.9万元固定资产的单织小厂在河北省宁晋县默默诞生。40年后,一家集纺织、染整、服装加工、国内外贸易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化企业在燕赵大地上砥砺前行。从1973年到2013年,这家在纺织行业摸爬滚打了40年,经历行业起伏变迁,如今正以崭新姿态走向新辉煌的企业正是河北宁纺集团。今天的宁纺集团形成了以纺织、印染、服装加工为主体,集酒业、地产、金融、餐饮及国内外贸易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说起宁纺就不能不提带领其走过40年风风雨雨的领头人——宁纺集团董事长苏瑞广。走进苏瑞广的办公室,眼前这位生于1935年的老人仍然精神矍铄、谈吐不俗,着实让记者感叹。40年来纺织行业几经变革,苏瑞广带领宁纺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集团能在这样的大潮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与苏瑞广推动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分不开的。
谈及宁纺40年的发展历程,苏瑞广历历在目:“1973年9月15日,国家正式批准我们建厂,那时我们只有23名职工和16台织机,如今宁纺的职工已经达到6000多人。”苏瑞广回忆说,起初的15年是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发展最快的阶段。那时,企业每年的利润都在以4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1983~1988年的几年间,宁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得到双丰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绩?苏瑞广感慨道,职工的高涨热情与无私奉献是基础,而学习大庆是一个契机!“大庆精神是那个年代的一面工业旗帜,在国家的号召下,宁纺人鼓足干劲儿,形成拼搏争先、斗志高昂的精神面貌。宁纺能有今日的成绩,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转眼,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依靠前15年打下的良好基础,宁纺进入稳定的发展轨迹,也逐渐迎来企业的黄金时期。宁纺在行业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苏瑞广和宁纺集团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凭借质量过硬、指标合格及各项技术指标的领先,宁纺集团逐步成为纺织行业的标杆企业,更成为河北的明星企业。
随着企业名气的增长,来宁纺参观、学习、交流的同行也越来越多,苏瑞广作为企业领军人自然也被其他企业请去传授经营之道,交流发展经验。树立行业形象,与行业、企业相互学习汲取养分,这样的良性循环让宁纺再次大踏步走在行业前列,职工收入与职工福利成为同行羡慕的典范。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工,企业效益好,有钱了,自然要为员工造福。”苏瑞广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心系员工的那份赤诚之心。那时的宁纺不仅兴建了办公楼、职工俱乐部,而且还有各种紧贴职工生活的福利设施一应俱全。难怪宁纺的职工说:“跟着这样的厂长干,我们有奔头。”
随着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大,宁纺集团也在2002年12月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实现了从国企向民营的根本转变。至此,企业发展迈入新时期,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上世纪90年代的宁纺处在计划经济时代,那时我们只管生产,只要考虑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量就能让企业快速上升。但是改制以后,我们不仅要考虑生产,更要了解市场,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思路要有转变。”面临21世纪市场经济的大环境,苏瑞广意识到,企业的经营思路要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几十年来,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宁纺领导班子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未变过,也正因如此,在近年众多纺织企业棘手于用工荒的时候,宁纺从未有过这方面的担心。2005年纺织配额取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于宁纺的影响并不大,除了有领导班子的齐心协力,职工不减的劳动热情也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今年以来,棉价波动、人工成本上涨对我们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让我们感到面对新形势时竞争力还不够。”分析自身优劣势,苏瑞广毫不隐讳地说。也许正是这种以清晰的思路、认真的思考、勇于发现自身短板的精神,才能让宁纺在经历行业波动时稳步向前。
认识到问题所在,宁纺人积极探索解决方法。近年来,宁纺发展房地产、酒业、小额贷款等副业寻求多元发展,以此反哺纺织业,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外,到南方企业取经,寻求合作是宁纺未来的新策略之一,“宁纺的工业基础好,在生产上具备人员、设备的优势,而南方企业在新技术和营销理念上更先进,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能够合作就可以优势互补。”苏瑞广语重心长地说。这位年近八旬的老纺织人眼中流露出一种坚毅与自信,这是宁纺前行需要的精神,更是中国纺织业未来发展需要的心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