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体育与乔丹之间的诉讼是在其IPO过会后发生的,该公司未能赶上首班车和此事定有干系
从成立到申请IPO,乔丹体育历经十年,正当获取成果的时候,却因篮球巨星乔丹的一纸诉状让其上市之路充满变数。
对于该项诉讼的最新进展,多次致电乔丹体育董秘办公室,但截至发稿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近日,有消息称,乔丹体育3月份有望发行上市。1月底,证监会发布公告显示,属于2012年2月1日之前已通过初审会但尚未预披露的企业,仍按照以往程序进行预先披露,与发审委会议公告同步披露发行人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乔丹体育等31家已过会但仍未获得发行批文的企业,仍需要补报2013年年报。
乔丹体育主营运动鞋、运动服装和运动配饰的设计、生产和销售,预计发行股数1.13亿股,预计融资额10.64亿元。IPO重启前,乔丹体育、贵人鸟(13.98, 0.35, 2.57%)两家体育服饰企业同被市场认为是能搭乘IPO首班车的热门企业。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中国企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运动服装品牌排行榜》中,排名第十的贵人鸟“金榜题名”,排名第五的乔丹体育却“落榜”了。行业不景气、乔丹体育与乔丹之间的诉讼之争被市场认为是乔丹体育多次“落榜”的元凶。
行业寒冬财报难看
行业老大李宁都“断粮”了,作为行业老五的乔丹体育日子也未必好过。虽然乔丹体育2012年、2013年的财报并未公布,但在2012年行业老大李宁都巨亏近20亿元,行业整体低迷的环境下,恐怕乔丹体育也很难逃脱运动服饰业的寒冬。
财报显示,2012年行业老大李宁不仅巨亏19.55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4.5%,毛利大跌36.9%。存货周转天数也由上一年的72天增加至90天,存货达9.2亿元。此外,李宁还关闭店铺1821家,约占总量的22.06%。即便到了2013年上半年,李宁营业收入仍较同期减少24.6%,未见好转,净利润更是从2012年同期的盈利4400万元变成亏损1.84亿元。
仅从乔丹体育的财务数据来看,截至2011年上半年,乔丹体育存货达到1.99亿元,存货占总资产比重也由2010年底的7.43%上升至9.4%。有增无减的高库存,让乔丹体育在2012年的日子未必好过。
另外,由于乔丹体育依赖经销商渠道销售产品,经销商帮其“打天下”的同时,也给它戴上了应收账款激增的紧箍咒。在招股说明书中,乔丹体育明确表示,其主要通过经销商专卖店进行终端销售。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仍将保持以经销商销售为主的产品销售模式。
一组数据显示,2008年—2011年上半年,乔丹体育应收账款分别为5420.21万元、1.36亿元、4.09亿元、6.0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9.29%、14.56%、19.62%、28.36%。应收账款与收入比也由2008年的10.45%飙升至35.09%。乔丹体育表示,应收账款主要为应收经销商的货款,为了帮助经销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市场、加快产品销售并减少库存,公司对经销商回款适当放宽,导致应收账款增加。
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机构投资总监明确表示,“即便乔丹体育成功上市,如果仍抱着原有业务过日子,它就没有未来。如果它深耕服装细分领域或许还有机会。”
商标侵权成最大风险
除了行业寒冬、财务数据难看之外,乔丹体育的商标侵权事件也为其后续发展带来巨大风险。
追溯历史,先是2012年乔丹状告乔丹体育侵权,2013年角色互换,乔丹体育又起诉乔丹恶意诉讼。双方各执一词。
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对《投资时报》记者直言,因为乔丹体育与乔丹之间的诉讼是在乔丹体育IPO过会后发生的,乔丹体育未能赶上IPO首班车和这件事一定有关系。
在这起“两乔”诉讼之争中,外界普遍不看好乔丹体育。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对记者表示,如果说乔丹体育只是针对乔丹本人的起诉来讲基本上是不可能胜诉的,如果针对乔丹其他的言行,要看乔丹体育所提供的证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姚欢庆也表示,乔丹体育明显是在知情的情况下利用著名运动员的姓名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是典型的“搭便车”行为。
赵占领还指出,中国企业在前期打造自己品牌的时候需非常谨慎,使用他人的姓名或者知名产品名称来注册商标只是短期行为。短期内可以借助别人的知名度扩大自己品牌的宣传、降低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没有独立的品牌会给企业带来风险,甚至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乔丹体育上市的进程受影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甚至企业可能因为诉讼丧失了已有的商标并需要重新去打造品牌,这个转型代价是非常大的。
东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福东则表示,外界对“两乔”之争存在争议,监管层也有责任,它应该发挥其监管的作用,应及时的把乔丹体育的最新诉讼进展情况公布出来,避免市场的担忧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