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14津洽会如约而至,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再次成为焦点。在海外投资渐成新宠的同时,中国民营企业家也迎来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这期间,他们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走出去’!”这一次,王磊生决定以这个不讨喜的开头开始。
18年前,王磊生把棉鞋、靴子之类的冬鞋卖到哈萨克斯坦之后,他就开始把生意的触角伸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速,王磊生等这些海外经营者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这期间,他接受过很多媒体的采访,愿意跟记者们聊聊国外趣事和经营心得。
王磊介绍,冬鞋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过去能挣到20%的利润,现在连10%都到不了。“投资国的政局动荡,货币贬值。哈萨克斯坦以前150坚戈换1美金,就是说卖出150万坚戈的货能换1万美金。现在得卖出180万坚戈的货才能换1万美金。这对我们来说损失很大。”王磊生说。
据他回忆,刚开始的几年,生意是比较好做的。遇到寒冬,哈萨克斯坦市场每天营业额都要上千万美金。但后来中国商人去的多了,当地人出现了一种紧迫感,感觉中国商人把钱都赚走了,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市场,健全税收制度。他们规定:买货的时候要用当地货币结算,如果使用美元都会被罚款。
在中亚五国,都有王磊生的生意,目前比较好做的是在塔吉克斯坦。但他也想转型了。“不想再做贸易了,不挣钱谁愿意做呢?如果在那边能开个工厂就好了,但是那边对此不是特别支持。”据王磊生介绍,在他刚刚“走出去”的一段时间里,哈萨克斯坦的华人很多,估计有好几万。这些华商涉及的行业很多:餐饮、酒店、服装、药店、卫生院,甚至卖钉子和锄头的都有。由于当地轻工业不发达,日常生产资料大都依靠中国进口。“那时,我们每天用的塑料食品袋都是从国内过去的。”
而现在,哈萨克斯坦华人少了很多,大家都在思索着转型。“4月中旬,哈萨克斯坦还到中国招商引资,在乌鲁木齐开的招商引资会。不过现在一些投资国局势动荡,做生意也挣不到什么钱,我也想往回撤了。”王磊生说。
不到3%
王磊生和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缘分源于他的几个朋友。上世纪90年代,王磊生的几个朋友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到哈萨克斯坦出差培训,他们结识了当地的朋友,有时候会带一些时髦的衣服过去,时间久了,他们发现,那些入时的衣服在当地很受欢迎。于是,几个人开始带一些服装过去卖。王磊生看到了商机,也随即加入了这个“团队”。
其实,在王磊生“出海”的那个时候,中国一大批“个体户”看中了海外市场的商机,邢源也是其中之一。这个做五金生意的福建人的主要海外阵地在土库曼斯坦。在自己创业之前,邢源是国内一家服装厂的销售主管。有一次去土库曼斯坦出差,当地接待人员席间问道:“你营销能力那么强,为何不自己出来做呢?”正是这句话的启发,邢源成为“走出去”企业家中的一员。邢源告诉新金融记者,他周围的很多生意朋友都在经营着国外生意,中亚五国是热门。
尽管有人想离开,但仍有一些企业家表现出对中亚国家的渴望。“丝绸之路经济带”给这些商人带来很多期许。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尽管如此,如果用全球视角来观察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不难发现中国企业“走出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中国贸促会经济信息部副部长贾槐在今年的津洽会表示,中国拥有近20%的世界人口,10%以上的全球GDP,15%的FDI净流入,而对外投资只占全球存量不到3%。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管理能力、风险控制、法律法规、社会责任等方面还有不断提升的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黄涛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以前出口市场主要是欧美,现在也面向发展中经济体,比如缅甸、越南、马来西亚以及中亚五国,中国企业可以从更广的范围参与国家产业竞争,有利于以后维持中国贸易平稳增长的格局。
必须肯定的是,中国企业家对海外市场版图的探索从未停止。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情况有所变化。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9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同比下降37.2%。或许正如王磊生所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对境外业务收益不满,他们试图转型或找寻其他出路。
灰色通关
18年来,王磊生一直从成都的工厂“进货”,中途经过多地,最终到达哈萨克斯坦。为突破各种障碍,和大多数的贸易商一样,王磊生找到了代办公司(他称他们为“收货站”),把货物交给他们,对方按照货物体积算钱帮他运出去,他直接到国外就能收货。这种通关方式被业内称为“灰色通关”。
王磊生告诉新金融记者,很多地方的收货站专门腾出一块地方做“灰色通关”业务。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手续和收据、字条,完全靠约定俗成的一种信任。“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但长期存在的一种通关方式。”由于没有票据,发货商也承担着风险——一旦被当地监管部门发现,便会没收全部货物,还有被罚款的可能。之前俄罗斯清理“灰色通关”,王磊生的货走过几次俄罗斯,被没收过一次,据说哈萨克斯坦现在对这方面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灰色通关’已经形成一种产业,包车包税把货物交给他们就不用管了。一车价值一万美金的货,我们要交两万美金,海关拿走一万美金,才让你把货物运过去,但是不给你开票,按国家法律是不合法的。这是苏联解体后遗留的问题,虽然不合法但还是关不掉。”王磊生说。
尽管风险重重,但王磊生和他的伙伴们还是选择这种通关方式。“正常渠道不好走,报关不给好处费不好通过。而且通过国际列车运输,还要包车皮,太麻烦。重要的是,自己正常报关的话,货几个月可能都到不了,‘灰色通关’通常走汽运,7天就到了。不过它(灰色通关)的综合成本要比正常通关多出20%。”王磊生告诉新金融记者。
据介绍,代办公司(收货站)通常是把货物全部打包起来按体积计价,不同的商品价格不同。就王磊生的棉鞋而言,在塔吉克斯坦,现在一个立方的货350美元。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受乌克兰事件影响,一度涨到了500美元。
以前,王磊生基本上每天都会进货,每次的量很少,只有几十个立方。现在生意不好做,淡季提前到了而且也延长了,所以王磊生现在的进货频率也没有那么高了。
只贸易,不生产
在王磊生看来,一些投资国的环境和治安并不是很好。他的朋友在那边就曾被抢劫。但那些地方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闪光点,就是曾经的高利润。仅凭这一点,对商人来说就已足够了。据介绍,那边发展不是很快,但货物需求量很大。生意还是卖方市场,只要讲诚信,信誉度好,就不愁市场销路。反观国内的竞争就太大了。在哈萨克斯坦,王磊生从来没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不过现在,利润优势越来越模糊了。
在哈萨克斯坦做生意的中国人中,来自福建和浙江的比较多。福建人主要做五金,浙江人更多的是做鞋的生意。一般个体商人不做单纯的投资,怕不好回笼资金。这些华商通常都是以实体贸易商的身份存在着。
王磊生说,在外做生意,最怕的就是当地政策不稳定。“今年据说要出台新的政策。那边的投资要有人帮助你才能顺畅些,最好有值得信任的人掌管资金。”王磊生抱怨当地的生活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太高。“物价整体偏高,连米油都贵。我在那边有办公室,雇佣了两个销售人员。销售人员一个月500美金再拿提成。”
现在,王磊生寄希望于投资国放开对设立工厂的限制。事实上,感到尴尬的不只是王磊生一个。邢源告诉新金融记者,现在一些中亚投资国对环境污染问题控制得很严格,他们不允许外商在那里办工厂,所以他们只能做贸易。现在,“贸易”带来的收益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绿色”需要政策
有的商业活动能够让你安全着陆并全速前进,其他的则会让你头朝下闷声栽倒再也爬不起来。如果你不秉承“绿色运营”的理念在海外经营,那么很有可能会成为悲哀的后者。
像哈萨克斯坦这样对环保的严格控制在其他国家也很常见,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代价”的轻重。中国国际贸易(行情 专区)促进委员会和毕马威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的海外绿色运营》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在提供就业机会、制定环保标准和公益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环境影响、劳资关系、环境评估和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工作。
现实中,企业很容易越轨。比如为实施水电项目对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标志性的文化遗产带来了破坏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修建工程穿越森林地带,破坏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等做法都是有违绿色运营且不被欢迎的。一旦设厂开工,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环境问题。
然而,中国企业缺乏有效的海外绿色运营通常被认为是经验不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历史还比较短,发展又很快,经验的积累赶不上‘走出去’步伐。”一些受访者这样说。此外,中国企业家对投资国政策、社区环境和民众需求不熟悉,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处理本来在国内就不擅长的绿色运营和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时,更显得准备不足,缺乏预见性的措施。
“在国内不是问题的问题,在国外都成了问题。”邢源感叹说。不过他认为这是每个企业“走出去”都要面对的问题。“想要爬到树顶的人,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身居高处的代价,就是会暴露自己最脆弱的部分。”邢源觉得用《纸牌屋》里的这句话来形容他的感受恰如其分。
王磊生则认为,即使企业有“绿色经营”的构想,仍需要投资国的政策支持。否则,无法落地的设想注定只能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