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品牌眼里有一百个微信。
最开始,品牌把微信当作与微博差不多的营销工具。但被精于微博营销的电商导购网站将微博上的玩法搬到微信上,造成了病毒传播效果。微信在去年6月果断表态:“我们不是营销工具”。
这是微信第一次与大众沟通,在说明自己不是什么的同时并没有给自己下定义,当时的微信主要能帮品牌进行消息发送、简单的用户管理和一些服务定制。当时,对品牌而言,微信被普遍认为是一个CRM平台。
在去年的11月18日微信开放了9个新的接口,除了充当CRM之外,更带来了诸如微信支付等新的可能性。而这一举措打破了原有的支付习惯,直接改变了消费者消费决策的过程及方式。
为了夯实这一行为变化,促进实现它的进程,中信银行信用卡愿意为每一次微信支付优惠5元钱,购买星巴克可以用微信支付刷9积分,还可以将优惠分享到朋友圈中,激发其他人来使用信用卡支付。品牌之所以愿意付出“微信价”,是因为每一次购买行为的背后都是一个用户,用户紧随着购买而来,从而成为品牌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他人无法撼动的。这一双赢的局面让微信这一平台逐渐超越微博。
究其原因,重要的原因显而易见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核心价值的连接。
微信的出现,第一次让品牌可以如此容易、便捷、深度地连接到自己的消费者。
网站、APP的问题是门槛较高,微博倒是一个容易使用的工具,但是太嘈杂,很难建立深度连接。微信所提供的公众平台则是目前最合适的一个场所,它能产生巨大价值。
微信所提供的连接降低了门槛,连接之后也用微信的方式降低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成本,增加信息的流动效率。
“羊来了”要做的就是用微信的方式去思考——用户第一(说给谁听,写给谁看),在服务用户的同时与用户建立深度连接,自然也会给恒源祥带来新机会。
“羊来了”改变了恒源祥与联合体成员连接的方式,本质上是对传统世界中信息节点的潜在改变,这可能改变传统世界中事物的形态,必然也会对旧有格局产生挑战。而这种改变可能从自媒体的互动开始,“羊来了”除了推送、发布信息之外,可以善用微信功能,更可以根据品牌特性,开发一定的体验功能。
当微信把人和手机变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时,当微信连接一切后,有了“非常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