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棉花千万吨库存求解

发表时间:2014年07月14日

  纺织企业的日子越发艰难,而天量的棉花库存并没有让企业看到未来成本大幅下降的希望。

  库存创历史新高

  在过去的两个棉花年度,国内棉花库存增加约800万吨,再加上本年度增加的数量,保守估计国内的棉花库存将超过1000万吨。

  资深农业分析师刘春芳告诉记者,全球一年的棉花总消费量不过2400万吨,其中我国一年的消费量也不过800万吨。我国1000多万吨的库存已经让全球棉市难以承受,成为抑制全球棉价的主要因素。

  造成棉花库存高涨的原因还是高价收储政策。尽管高价收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棉农的种植积极性,但也让棉市严重脱离了市场规律,供给增加的部分未被市场及时消化,导致库存长期持续增加。

  当库存积累到千万吨以上水平的时候,市场已经开始忧虑起来。用“危如累卵”来形容国内棉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并不过分,而目前的棉花市场的政策也步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放开抛售库存,棉价将遭重创,市场的剧烈波动将严重伤及棉花上游产业;但如果继续高价收储,财政压力太大,国家已经不可能继续“买单”。

  除巨额的资金占用与仓储费用,棉花的长期存储则是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按照现行的市场标准,每存储一年,棉花要下降一个等级,这意味着即便不考虑市场下跌的因素,存储的棉花自身随着时间流逝而贬值,未来巨额库存的贬值谁来承担的问题已经摆在眼前。

  “捆绑销售”非良策

  为了缓解棉花国储高库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目前国内实行的是国储棉与进口棉强行“捆绑”的销售政策。如果一个纺织企业需要购买棉花1000吨,按照现在的配额制度,只能买入250吨低价进口棉,而其余部分必须采购高价国产棉。

  河北省某纺织企业负责人谭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国储棉很难得到市场认可,但很多企业为了生产又没有办法。在国储收储棉花时,由于收储价位较高,很多高等级棉花被掺兑了低等级棉花进行交储,这已经是国储收棉的“潜规则”。这种掺兑棉花无法达到高端棉纱的使用标准,而纺低端棉纱又太浪费,企业使用起来十分难受。

  谭先生还表示,如果全部使用进口低价棉,每1000吨棉花可以节省350多万元。

  在过去的3年里,由于市场供需形势的不断恶化,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持续下跌,而国内棉花价格因为收储政策反而有小幅上涨,因此内外价差不断拉大,目前价差已经达到每吨4000元至5000元。

  就目前实行的3:1的进口配额发放比例来说,与其看成是给予企业一定额度来降低成本,还不如说是让纺织企业在为高价库存买单。由于成本不再具有优势,棉纺织企业的处境愈发严峻。

  棉纺织企业除了要克服高价用棉的成本劣势,还要跟东南亚低廉的劳动力做比拼。国内棉纺企业目前出口订单很多是以走量为主,为了维系客户,几乎就是零利润,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打算减产甚至是停产。

  数据显示,棉花市场工业库存持续增加,而棉纺织企业的产品库存也有显著的增加,目前维持在30天至40天。棉纺织企业资金紧张、订单减少、销售压力增加,行业已经到了一个低谷。在这种背景下,棉纺企业很难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消化大量的企业库存,而严酷的现实正在倒逼棉市管理体制做出改革。

  呼吁放开管制

  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目前被越来越多地提及,而棉市依然是主要受政策引导,供需层面甚至无视供需状况的恶化,任由库存不断攀升到全球消费量一半左右的水平。一些企业和贸易商毫不讳言地声称“棉花依然在计划经济时代”。目前棉花乃至纺织产业链已经到了不能不改革的程度,虽然管理层还没有透露出具体改革的时点与策略,但前期关于棉花直补等政策的商讨已经开始。

  收储的最大作用是保证棉农的种植积极性,但从这两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来看,这一效果并不理想。尽管2012年收储价格每吨提高了600元,但种植面积同比却下降了10%。虽然收储价格有所提高,但跟棉花生产相关的要素价格上涨得厉害,种植收益并不理想。

  刘春芳认为,管理层与产业链上下游都应该行动起来才能解决当前的危机。监管方面应该逐步放开已经成为“鸡肋”的收储政策,转为直补政策来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让市场自我调节。而棉农方面,则应该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促使种植规模化、机械化,从而降低成本。

  下游方面,棉纺织企业目前的确面临较大的困境。东南亚的纺织企业竞争力逐渐增强,我国在欧盟、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的份额有下降的趋势。一些规模小和产品低端的纺织企业受冲击非常严重,但也在客观上倒逼纺织企业产业升级。现在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通过技术进步、品种开发来弥补用棉价差的劣势。但即便是产业升级的努力也只能弥补有限的成本价差,多数专业人士认为每吨2000元的内外棉价差是国内纺织企业能够承受的最大极限。

  对于目前过高的库存,不能一下子放开,但也不能继续“耗”下去。监管层应该对库存贬值买一部分单,然后降低企业采购棉花的成本,尽量刺激企业生产加工的积极性。同时,对新收的棉花质量严格把控,避免“掺兑棉”的出现。记者采访的多位专业人士普遍认为,改革当前的棉花管理体制已经迫在眉睫,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应早日到来。
稿件来源:新金融观察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一家之言:2019年以来ICE商业持仓首次转为净多头[2024-08-13] 
·一家之言:上半年先涨后跌,下半年棉花市场是否可期?[2024-07-03] 
·一家之言:新疆棉纺织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分析[2024-04-17] 
·一家之言:新疆棉农委托“代加工”或继续快速增长[2024-03-22] 
·一家之言:郑棉高位回调 未来走势如何?[2024-03-01] 
·一家之言:为何棉市呈现外强内弱格局[2024-02-28] 
相关出处  
·北京多处服装批发市场拟撤出 津冀多地争夺低端产业[2014-06-23] 
·美邦电商负责人离职 业内:品牌定位调整不清晰[2014-06-16] 
·美邦的挑战[2014-06-16] 
·乐淘卖身传闻考问垂直电商[2014-05-05] 
·“狼”性渐退七匹狼业绩首降:行业低迷致一年关店数百家[2014-04-14] 
·马莎百货在华水土不服:坚持“英国血统”被指不接地气[2014-04-14]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