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左小蕾:把危机时期的政策常态化会导致风险

发表时间:2014年09月22日

  “第一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于9月19日-20日在天津举行。上图为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

  “第一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于9月19日-20日在天津举行。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演讲时称,把危机时期的政策常态化会导致经济风险。

  左小蕾表示,新常态下的经济增幅放缓符合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存在好还是不好的价值判断,也不存在愿意还是不愿意,喜欢还是不喜欢,这样的主观臆断。符合经济规律就是合理的、就是正常的。你要去回避、逃避、只会走更多的弯路”。

  左小蕾同时警示称,“如果你想把危机时期的政策常态化,才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风险之一。增速是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恢复的,这是误导。实际上是一个危机思维,是政府干涉经济的惯性思维”。

  以下为演讲实录:

  左小蕾:什么东西都要把握适度,特别是我们的金融行业,租赁行业、这些行业是有风险的。所有的这些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我们金融业行业的发展,一定要关注大环境,一定要适应大环境的发展。所以我们就需要从虚拟空间走进实体空间。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就是怎么看待中国现在和未来的经济的发展态势。所有行业的发展都应该是在宏观大势的大环境中间才能够得到正常的健康的而不是原子弹式的发展。

  我的题目是尊重规律,从容接受新常态的洗礼。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伴随着新阶段的新常态的发展态势缺乏一个比较正确的认知,许多分析还在旧常态里面。  国内外围绕经济增长的态势的分析老是纠结在零点几个百分点的上面。中国经济要大幅下滑、甚至还有中国经济要崩溃,这种说法不绝于耳。我们看到了最终的结果,从宏观数据上说,不管是经济增长、是投资、工业增加值,非常平稳。今天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把PPT放上去,我们都注意到这些数据都非常平稳。他有零点几个百分点的上上下下,从企业方面的调查结果来看,反映出企业数据对形势的一个分辨。从很重要的分类指数就业、订单、从2012年开始都是非常平稳的。也是在零点几个百分点的上上下下的变化。这些实际数据告诉我们,经济运行并不是像那些危言耸听的分析那样说得那样,逐渐得崩溃,出现了非常不平稳的大起大落,跟我们预期非常不符合。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是两个原因:

  第一:我们还停留在危机思维时代,那个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宏观也好、微观数据变化也好,可能携带着大量的非常重要的信息,可能预示着未来的经济会有一些变化,那些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变化可能会阻碍这些信息的变化。但是我们今天不是危机的时代,他所携带的信息可能不是经济要携带的一种信息,他可能是正常的规律性的信息波动,如果你还停留在这个地方的话就非常误导决策。

  中国进入这种新的发展态势,没有基本的认识,所以如果不对新常态的发展态势,不走出这个认识的误区,把旧常态的形势当成主流形势,可能错失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只有尊重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所以我今天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新常态符合经济规律。第二个抓住新常态战略机遇期,打造新的硬实力是新常态经济发展的硬道理。第三个新常态下的改革释放新制度的软实力。

  第一个问题:新常态符合经济规律,我们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认为实际上新常态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不是今天才有的。因为大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实际上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对新常态的认识需要从三年来新常态显示的新特点开始。我们认为新常态有四大特点:1、新的增长速度,新常态下新的经济速度从过去三十年平均近两位数的增长,进入了一位数增长的时代。这是第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而且一位数的增长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一位数的数字也会发生动态变化。

  2、新的增长条件和环境,旧常态下面的劳动力优势,和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在新常态下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新的思维方式,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和一些国家发展的实践过程证明,新常态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要从发展规律和发展规律的角度要认识新常态,面对的我们前面说到的两大变化。首先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的下降,经济增长呈高速渐进的放缓,这个变化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变化。

  我在法国学习的时候,进去的第一个课堂老师给我一个法国地图,告诉我法国现在的人口像地图一样,底下很小上面很大很大,也就是是说老龄化的出现。这个法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一个变化,还有很多欧洲国家都在老龄化带来的放缓变化。韩国在21世纪初出现了同样的规律性变化,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和劳动力共同减少的时期,这是发展规律。

  第二个我们认为新常态下的变化也符合经济规律,首先劳动力供给减少、工资就会上升,新劳动力比较优势改变,和资源优势加剧,就会向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行业去转换,国际贸易达到了一定规模以后,受国际贸易总量增长的约束,本国增长放缓,等等这些都与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变化,完全一致。

  我们的贸易规模一定要注意,我们曾经确实是出口20%、30%的增长。但是中国现在已经是第一大贸易国,我从规模上来说,去年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去年是4万亿的贸易总量,已占到全世界的总贸易额的9%到10%。这个贸易增长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永远保持像20%-30%的增长,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全球贸易失衡将会非常严重,发生很大很大的影响。

  如果新常态是符合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不存在好还是不好的价值判断,也不存在愿意还是不愿意,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样的主观臆断。符合经济规律就是合理的、就是正常的。你要去回避、逃避、只会走更多的弯路。

  我们认为新常态的变化,是趋势性的,是长期性的和不可逆转的。我们倡导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尊重规律。这里面我们对新常态的认识之间有一些认知上的障碍。

  我们现在提到的三期叠加和我刚才分析的是相背离的,我们认为这个分析是不对的。首先,按照规律性变化的观点,换挡不是增速变化的原因就是所谓经济减速。换挡是经济规律性所致,不是你的主观,是规律性的。

  第二,转型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需求推动的必然结果,新的常态下你的过去优势没有了,现在就要找新的比较优势,去创造工具和手段,所以新增长动力需求推动了必然结果,必须要去转型找到新的优势,而不是下滑的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转型,如果是去找新能量、新动力、新增长、新的比较优势,它应该不是一个完全的负能量,大家就会想到经济下滑。但是如果你是去找正能量,你是去打造这样一个新结构,它怎么可能是一个完全负能量呢?所以你把它说成是经济方式适合新常态的方向发展,它释放的是正面效益,不应该成为下行的压力。

  我学数学的,我简单地反证一下。如果没有经济政策,我们的经济就不放缓了吗?按照经济规律也是要放缓的,所以要调整政策使经济放缓,至少这个逻辑是不对的。特别重要的是如果你想把危机时期的政策常态化,才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风险之一。增速是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恢复的,这是误导。实际上是一个危机思维,是政府干涉经济的惯性思维。这是第三个,我们要有新思维。

  第四个特点,新发展决定了任何短期政策的调控是不可能改变经济规律的,过强的调控不但成本极高,后遗症也更大。假定政策要出台一定要有人为它买单,那才是真正的要违反规律付出成本。所以新的发展理念是,新常态下面的宏观调控要坚持基本原则:宏观调控的政策要稳,如果是正常的合理的符合规律的状态,为什么要老去用一些政策来制造更大的不稳定呢,你可能会真的带来更大的不稳定。如果说经济增长也有零点几个百分点的波动,这也是平稳的。正常的情况下有季节性的影响可能还有禽流感的影响,所以它可能会有零点几的百分点的波动,是不需要用政策去把它调平,宏观经济政策要稳,但是要坚持另外的原则,微观政策要活,搞活企业要变化,你的转型也好,你的企业要为最基础的元素,所以你的政策要微观要活。也就是你不能有大规模的实验。

  最近大家也注意到货币政策,这些东西是不是货币政策的转向呢?这个跟所谓的外汇帐款和资本的流入。2.5万亿美元的流入,这个意味着中央银行用当时的汇率发出了对相当于2.5万亿元美元,过去几年,外汇的套利的风险是有的。但是我们注意到今年甚至有的月份资本的流入大幅减少,一个是美国量化宽松开始收回。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的增长,这个货币的供给这个渠道改变了,为了满足正常的经济增长它必须要创造了许多新的货币供给的方式。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这样的原因导致的一个正常货币发行的改变,带来一些新的货币工具,而不是他转向,也不能看这个月和上个月的NT指标。因为它的增长目标是以年度为准的。所以我觉得也不要去下忽悠,如果你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我觉得我们做经济分析的人,也不要倒下。增长条件和增长环境的变化,要急功近利在多次拯救危急的时候,用保证避免危急的思维,要通过改革创新和结构调整着力打造新常态下的新比较优势,新的全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动力这才是推动新常态下的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硬实力,才是新常态下的硬道理。

  第二要抓住新的机遇期打造新实力。只要经济和产业的结构积极主动向适应新常态的方向逐渐调整,新常态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难得的的机遇期,宏观层面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历史上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高附加的电子产品,一般出口已经超过了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的产品,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政府的收入增长开始下降,去年和今年都是10%到8%,过去都是20%、30%增长,政府收入的增长下降。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而且农民收入结构也发生变化,农民收入增长,超过城市居民的收入下降。消费结构也在变化,消费增长从生活必须品向高端消费品转变,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增加,更重要的是这些结构的变化,不但在催生新的液态新的产业结构、互连网电商、移动通讯、互连网、现代物流、大数据分析、个性化消费、个性化生产等等与高科技进步同步的领域正在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业态说实在的统计数据都可能没有统计进去,如果把电商包括对外的贸易,大家如果注意到的话,阿里巴巴[微博]这个电商网站是俄罗斯的十大网站之一。大家注意到这个问题吗?没有。我们的统计也没有跟上去,我们很多的出口贸易规避了海关的数据,这个数据没有统计进去,如果把这个统计进去,我相信也有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与过剩产能调整同步的新产业结构正在形成。服务业技术性负极的发展,消费不断的扩张新常态下得比较优势,也正在发生变化,新常态到底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三次产业和行业的调整,到底要素如投入的重新组合,新的增长动力正在转变方式的中间正在释放出来。新的发展机遇正在向我们扑面而来。

http://d8.sina.com.cn/pfpghc/6e63224a78634711bf9fef87f562d0a4.gif
  第三,因为新常态的发展需要转型,需要结构的变化,但是它也遭遇到了很多制度上的障碍,那么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观点,当生产关系束缚了新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就要突破生产关系去创造新的生产动力,提升它的生产动力,所以这个正在新常态下发生那么我们对新常态的增长优势的打造,对转型新的结构的转型过程当中,正在突破制造性的障碍,当这些制度性的障碍突破以后,新的制度的红利或者说用我们的话来说这种软实力就会反过来进一步的促进我们新常态的经济动力的这个产生,那么我们注意到,消费为主的增长动力,正在推动收入机制的进一步的改革,收入分配的机制将进一步的促进我们的消费增长,新业态特别重要,新业态的产生推动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如果创新机制的改革,真正地走上了这样一个道路,那么将释放更大的新的生产力,市场配制资源,正在推动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混合制的改革,可能会大大提高国企民企的竞争力,提高市场配制资源的效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统计制度的变革,都将通过农业生产力和土地要素的瓶颈,将推动农业现代化迈出更大的步伐,审批制度的改革,将推动政府职能的转移,民营经济将显现更大的活力,一路一带丝绸之路的新的开放式战略将开启,非常的重要。开启中国从直接投资资本的流入国向流出国的转变,很可能今年或者明年中国的对外的投资,将超过对内的直接投资资本流入,非常有可能,未来的五年五千亿美元的对外投资,很可能经过一些计算之后,很可能在未来10年突破1.5万亿美元的投资,大家要注意这样一个非常大的战略性的变化。

  新常态倒逼中国经济必须从需求面到供给面的全面转型和结构变化,又倒逼全面制度性的变革,我们不要求稳我们应该求变,我们要顺应规律向适合新常态的新结构,新的增长动力的方向求变。新常态将打造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软势力和硬势力,新常态是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难得的新的战略机遇期。

  我们希望,我们在新常态的发展过程中间,能让中国从中等收入进入全球的中上等收入的国家的行列,真正实现中国人的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中国梦,谢谢大家!

稿件来源:新浪财经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2024-09-26]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聚焦8月份中国经济走势[2024-09-14] 
·一批增量政策有望落地 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可期[2024-09-18] 
·开放信号密集释放 更多吸引外资“长钱”举措有望出台[2024-09-04] 
·多地出台新一轮支持举措 “两新”政策红利不断释放[2024-08-30] 
·23省份公布上半年经济成绩单,谁在领跑?[2024-07-25] 
相关出处  
·路易达孚陈涛:现货月期货合约不活跃为套保带来麻烦[2014-09-17] 
·安邦智库:中国经济正迎来“衰退型宽松”[2014-09-17] 
·经合组织:全球经济前景恶化[2014-09-16] 
·安邦智库:物价走低将促“定向宽松”加码[2014-09-12] 
·刘明康:新的一场金融危机很难避免[2014-09-12] 
·沈建光:强劲出口数据背后的隐忧[2014-09-11]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