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众多企业半年报出炉,多家企业因为汇兑损失导致利润大降甚至亏损。其中,钢铁、能源及航空业企业损失尤为严重。而导致这些企业出现巨额汇兑损失的原因,是人民币自今年年初开始的持续贬值。
有媒体报道,此前,受海外市场利率低企的诱惑,不少中国企业纷纷大举进军海外资本市场,但自今年年初开始的人民币连续贬值,让这些企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业内人士指出,人民币的持续贬值,就像一根利箭,尖锐而迅疾地刺入这些行业巨头的阿喀琉斯之踵——汇率风控部门。
部分企业汇兑损失严重
很多涉外企业的半年报均显示出由于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少则损失几十万元,多则损失数亿元。
英大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介绍称,“外汇占比比较大的企业,比如航空、航运、钢铁以及出口等企业汇兑损失会很严重。”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约为4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11%,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降57%,汇兑净损失为7.21亿元。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南航”)亦不乐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方航空汇兑损失为10.52亿元,而去年同期获得的汇兑收益则为14.35亿元。
作为中国钢铁行业老大的宝钢,上半年汇兑损失也高达2.7亿元,去年同期汇兑收益则为4.7亿元。
此外,贸易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也受损严重。据中金公司分析,厦门建发股份公司2014 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8.5%;净利润同比下滑5.3%,主要原因在于汇兑损失拖累。
大额外币带息债务是主因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汇兑损失巨大的企业有个共性,就是这些企业都有大额的外币带息债务,其中美元债务比重非常高。据悉,宝钢、南航和国航的美元负债在整个外币带息债务中的比重超过了70%,东航则高达96.2%。而过去十年,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长期从人民币稳步升值中收益。
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贬值1%以上,4月30日人民币触及两年来的最低点6.2676。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航空公司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尤为明显。一方面其大部分营业收入来自国内市场,但另一方面,燃油、购买飞机等大部分债务都以美元计价。
而自2005年起,人民币兑美元进入升值通道,宝钢逐步以相对较低利率且汇率风险可控的美元融资替换人民币融资。公司目前有息负债规模在550亿元人民币以下,其中美元负债比例已经超过70%。
房地产企业也因人民币贬值承受了较大压力。据了解,因内地楼市降温,行业风险暴露,开发商越发难以通过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走向海外资本市场成为越来越多开发商的选择。
云核变量金融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CEO武小轩表示,由于一些企业特别是航空公司拥有大量美元债务,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其还的钱越来越少,而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汇率出现贬值和双向波动的情况下,便会造成汇兑损失。
专家:应着重风控部门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汇兑损失虽然是行业现象,但是也有特例。一些在汇率波动中反应迅速的公司,不但没有遭受汇兑损失,反而颇有收益。有媒体报道,由于组建了风控部门专门做外汇对冲,美的集团(20.25, -0.56, -2.69%)上半年的汇兑收益就达到2.23亿元。
武小轩认为,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就是人民币的双向波动,企业应该加强风控部门建设,行业之间要学习。之所以损失惨重,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风控部门建设的重要性。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了技术层面的运作之外,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央行更应从全局角度来考虑如何发展及完善我国的外汇及金融衍生品市场。
据了解,在2009年以前,我国的航空公司可以参与航油的期货保值交易来对冲人民币贬值的不利影响。但自中航油新加坡公司2009年参与对冲交易造成巨额亏损后,监管部门就开始严控航空公司参与类似交易。
业内专家认为,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理应与世界上每日交易量最大的外汇市场及金融衍生品市场接轨。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贬值出现汇率损失,企业也应想方设法进行应对。
上海投资学会副会长陈湛匀认为,企业应首先预测一下未来半年内人民币汇率到底是什么状态,如果继续贬值,可以采取一些金融工具,比如期权等锁定风险,这样当人民币贬值的时候,便可采取相应的一些方法应对;其次是调整结构,比如将一些盈利较少的业务转到国内;最后是做好战略研究,考虑近期的目标、阶段性的目标和未来长远的目标,想办法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李大霄则建议,对于外汇比较多的企业,则应该做套期保值来平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