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年外贸增速预期目标下调至6%,创下2001年以来历史最低值。专家表示,在外需不振、进口疲软和外贸结构调整的诸多背景下,外贸发展将步入新常态。
中国日报日前引用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述称,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目标将从7.5%下调至6%。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健向大智慧通讯社(微信:DZH_news)表示,6%的外贸增速目标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符合实际的一个目标。预计今年大宗商品下滑趋势难以扭转,进口低迷态势可能延续;外需无力、出口可能持续疲弱,经济由过去依赖外需向更多依赖内需,尤其是国内消费转变。
数据显示,2014年前11个月全国外贸同比增长仅为2.2%,全年数据则将于近日公布,预计全年增速仅为3%左右,远远低于年初7.5%的设定目标。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学院院长赵忠秀向大智慧通讯社介绍,官方设定今年外贸预期增速6%,是从进出口两个方面现状作出较为务实的判断。
赵忠秀表示,在进口方面,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下跌。不过,我国进口的自由度比较大,出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今年不排除出台刺激进口的措施。"不管是战略储备的增加或者是高科技产品引进的增加,我们在进口有较强主动性,其回升不会太难。"
至于出口方面,赵忠秀强调,去年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贬值0.36%,今年人民币双向波动将更为常态化,相对强势的美元为我国今年出口带来利好。相比去年,预计今年进出口整体可能稳中回升,贸易顺差适度减少。
李健认为,未来进出口结构调整将影响今年外贸数据的波动。一方面,鼓励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低能耗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等限制了对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而出口价值链上的升级则会影响出口增长;另一方面,结构调整也会增加先进技术设备、消费品、中间产品的进口,而在出口上则出现一些新的增长点,比如高新技术产业、服务贸易产业等,这些会增强外贸发展的后劲。
200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目标是3%,此后我国加入世贸以来,历年设定的外贸预期增速均维持在7~15%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