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渐成热词。拆开来讲,第一,“新”,意味着不同于以往;第二,“常态”,意味着相对稳定。笔者思之,放之于棉花产业链,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一、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在棉花的资源配置过程中,由市场说了算。
2014年,中国棉花政策调整,取消临时收储政策,代之以目标价格。结果咋样?(一)棉价报复性大幅下跌;(二)棉农、棉企伤筋动骨。这又引起一些对“目标价格”政策的怀疑。是不是目标价格错了?是不是恢复收储或部分收储?其实大可不必。首先,政策岂能朝令夕改;其次,如今棉价大幅下跌,是报复性的,根源在于1100万吨国储棉,如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即使2014年中国棉花大幅减产,市场也不敢追高。所以说,2014/15年度,中国棉市仍在替三年收储“还债”。“债务”不清,市场无转机;“债务”一清,棉市就是“柳暗花明”。所以,政策方要有“大量”,容忍价格大涨大跌,容忍一时的棉农“弃棉改粮”,如此,相信棉市终会“乘风破浪,直挂风帆寄沧海”。
二、棉花种棉的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
众所周知,中国的土地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归集体所有。因此,这就决定了长期以来的棉花种植的比较分散、家庭作业为主的特点。比如,黄河流域大部分棉农是责任田种植,一个家庭多者10亩、8亩,少者1亩、2亩。 2014年,新疆棉花直补政策出台,相应内地也有相关补贴政策,这就为棉花的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种植提供了条件。元旦期间,笔者与几个圈内朋友喝茶聊天,沧州一位种棉大户说,现在在内地种棉基本没啥利润,只有大片承包、规模种棉才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降低费用,形成竞争优势。另外,国产棉尤其内地的特点是手摘为主,采摘时间往往延续40-50天,造成籽棉杂质多、三丝多、一致性差的特点。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管理,为推行机采棉提供了条件。截至2014年,在山东、河北部分地区已有机采棉推行,据说效果不错。 “棉花新常态一定是种棉、管理上的改变,这才是方向,也是前途”沧州这位大户表示。
三、轧花厂的“去身份化”
5日,山东德州的一位400型轧花厂老板给笔者诉苦,他说,他们厂是响应政策号召于2008年正式建厂,总投入1000余万元。按照建厂之初的预计,每年加工皮棉5000吨,纯利润在600-700元/吨,一年获利润300-350万元。这样算下来,3-4年可收回本钱。“可把我们害苦了。”该老板说,因为自从建厂至今,他们厂总共加工棉花2.5万余吨,而且多数时候是微利或微亏。该老板认为,国家通过收储意图让400型企业“吃偏饭”,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好运,反倒把企业养懒了。再者,2008年至2014年,在收储政策之下,国内200型企业绝大多数被打倒,但一些企业仍然“僵而不死”。第一,说明200型企业具有生命力;第二,200型加工的棉花仍然有市场。正如一位纺企老板所说:我不管是400型还是200型,不管是大包还是小包,只要棉花质量好,质量过关,谁的棉花我都会要。真所谓“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因此,笔者认为,2015年棉花产业的新常态,还应该是加工厂的去身份化,不管是200型还是400型,谁适应了市场,谁降低了成本,谁保证了棉花持量,谁就存活。否则,大浪淘沙,终被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