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即从2月5日起降准国内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0.5%,并相应对一些特殊的金融机构采取定向降准政策。这是中国央行近3年来第一次降准。尽管这次央行降准符合市场预期,但同样对市场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股市的影响更是会大。估计从2月5日起中国A股会出现一波升势。这是没有多少疑问的。
这次中国央行降准,尽管是受国内外的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受国际因素影响更大,针对近期国际市场的巨大的变化,中国央行不得不出手。因为,从1月15日瑞士央行宣布瑞士法郎“脱欧”,全球各国都在调整货币政策,以便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比如先有瑞士央行,然后有丹麦、印度、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先后宣布降息,连一向稳定的新加坡也不甘示弱,也放宽货币政策,应对输入性通货紧缩。
最为重要的是1月22日欧洲央行宣布量宽政策,更是把整个国际汇率市场搅得翻天倒海。不仅全球各国的汇率震荡不已,美元强势了再强势,而且也引发了一波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潮,引发了国际热钱逐渐地退出中国市场。自欧洲央行年初启动大规模QE以来,人民币受到了较强的贬值压力。2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一度跌至6.2604,较当天中间价跌幅达1.986%,再度逼近央行设定的单日汇率浮动下限2%。这已是过去8天内人民币即期汇率第五次逼近跌停位了。可以说,这次人民币的贬值应该是央行降准的触发器。所以,央行降准之后,市场上一片呼声,人民币将进入贬值周期。
可以说,按照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一国货币当局增加本币的发行量,增加市场本币的流动性,就可能导致该国货币的贬值。这次央行降准,估计可释放出近9000亿流动性,以此认为人民币当然会贬值。如果中国央行也如世界各国的央行一样再全面推行量宽政策,如果中国的货币政策进入降准降息周期,那么人民币自然是会进入贬值周期了。
不过,央行降准之后,人民币是否会进入贬值周期?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考虑。第一个问题是,当前中国的汇率政策主要是针对人民币对美元的管理。所以目前市场上所说的人民币贬值或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主要是针对人民币对美元而言,也就是说,最近人民币的贬值主要是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实际上人民币对其他货币或非美元货币是升值的。而且对一些非美元货币升值幅度还很大。也就是说,如果央行当局对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做少许的改革,从而改变当前人民币贬值的含义,那么央行降准后人民币是不会进入贬值周期的。
第二个问题是,按照一般理论,货币的流动性增加,会导致货币的贬值。但这是以金本位下的一价机制为假定前提的。在这种假定下,货币的发行取决于黄金的持有量及这种持有量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但是,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体系完全以信用美元为主导。在这个体系下,货币之间的关系无法用实体经济的定价基础来确立。所以,不同的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往往取决各国的货币政策及汇率制度,取决于各国之间的利益博弈。无论是市场公开还是政治上的较量都是如此。既然汇率作为一种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人民币是否贬值并不在于中国央行流动性发行多少,而在于中国央行对这种人民币汇率变化国家整体利益的衡量。比如,2009-2013年是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最快的几年,但这个时期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是升值最快时期。因此,这次央行降准是否会引发人民币的贬值周期是相当不确定的。它完全取决于中国央行对当前人民币汇率的评估与权衡。任何外部市场的力量是无法就人民币汇率的趋势与中国央行来较量的。
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币国际化早就成了中国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这几年来也取得重要的成果。如果人民币出现周期性贬值,那么作为一种周期性贬值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很快就会终止。也正是这意义上说,尽管目前存在不少驱动人民币贬值的因素,但是央行仍然会以中国政府的信用来保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估计这点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可见,在当前情况下,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的概率不会太高,只不过是波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