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孙晓明:中国粮食真的多了吗?

发表时间:2015年04月27日

  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及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4—2015)》指出,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1亿吨,将增长0.5%左右;油料小幅增长,糖料、棉花小幅减少,畜产品、水产品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报告显示,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在2014年小幅下降的基础上,将继续下降,预测2015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总体下降3%左右,其中粮食生产品价格下降1%左右,食品消费者价格将同比小幅下降,预测2015年食品消费者价格同比下降2%左右,其中粮食消费价格下降1%左右。  

  2014年,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3.1%,出口增长6.1%,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利差505.8亿美元,减少了0.9%。报告指出,农产品进口额增速低于出口额,贸易利差缩小,并不是由于农产品进口数量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产品进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价格下降所带来的。报告预计,2015年农产品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农产品国际贸易利差可能会减少到500亿美元以内。 

  尽管国家把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新战略,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频出,但是粮食安全观念或理念,呈“倒金字塔”,越往上越重视,基层或粮食主产区在GDP贡献率排序上,农业和粮食大大滞后,粮食主产县重农抓粮保粮安的积极性并不高。县、市政府并没有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进口、气候和水资源、土地、粮食安全观已成为桎梏粮食安全的四大叠加因素。

  当前值得注意的是,有几种错误倾向值得警惕,一是粮食多的吃不了,没有必要怎么重视粮食自给率,小题大做;二是国际市场粮价低,可以大量进口啊;三是以布朗为代表,世界谁来养活中国,中国大量进口,推高粮价;四是粮食安全主要是指生产,政府和部门忽视流通,轻视加工现象比比皆是。五是粮食托市收购或临储一无是处,扭曲了市场和价格,粮食价格是推高食品价格的罪魁祸首,是拉动GDP的主要因素。

  全国人大代表陈温福院士是我国水稻领域最知名的专家之一,曾语重心长地说:“我一辈子都在研究种粮食,但我国的土地已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国家必须重视这个问题。”据陈温福介绍,粮食生产超1万亿斤,这是在对土地进行掠夺式使用的情况下取得的。中国的化肥使用量是全世界的1/3,土地根本得不到休养生息。

  如此这般导致的恶果是耕地板结、沙化、酸化、重金属污染已非常严重。黑龙江的黑土地,原来有

  1米厚的土层,而现在只有40——60厘米。形成1米厚的土层需要3亿年,而现在退化的速度是1年1厘米。数据显示,“十五”末期,我国中低产量的土地占65%,“十一五”末期已上升到70%。

  象黑龙江、河南这样的粮食主产省同样也面临提升粮食产能多重挑战,主要是种植结构调整受限,提高单产难度增大,黑土地变薄,黄土地地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面临挑战,农业经营成本加大,效益递减,气象条件极其不稳定,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粮食保供稳价的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国目前已有13亿多人口,而且还在持续增长。每年要稳定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量,18亿亩耕地就得不到休息;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施有机肥得不到大量推广,对有机粮食、绿色粮食往往使人心生疑窦。

  在必须种粮又必须保护耕地的夹缝中,应全面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对土地的休养生息,必须有计划,并从资金来源、操作方式、监督机制等方面有意见办法。首先土地出让金要加大一定比例还给土地,最好达到60%以上,用于土地修复。

  在提高土地质量上,必须加大秸秆还田的力度。秸秆还田是增强土地肥力的有效措施,但由于操作中有出现秸秆、土壤不结合导致产量下降的概率,农民宁可把秸秆烧了,污染环境,也不还田。国家应抓紧出台政策,对秸秆还田进行技术处理并直接加以补贴,降低农民的风险,增加农民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和效益。

  据专家介绍,我国每年产生约7亿吨秸秆、7亿吨林业废弃物。要利用生物碳成熟技术,生产土壤改良剂和肥料,提高土地质量。在不能秸秆还田的地区,应该推广秸秆制生物碳施肥,保护耕地。

  要杜绝土地占补平衡的“猫腻”,在保证18亿亩耕地的“占补平衡”政策落实中,必须出台最严格的监督措施,占几类地、补几类地,劣质地必须改造成良田后才能计算到补地指标中,决不能占好地,补孬地,决不能利用旧村改造、或打着复垦的幌子,搞非农非粮产业。

  其实心知肚明的是耕地占补平衡实际上是不平衡,占用粮田补的是山岭薄地,根本不打粮食,城镇化或旧村改造,老宅基地没腾空,实际又占用了新粮田,自欺欺人,我们对此不理解,因此对18亿多亩耕地忧心忡忡,粮食十一连增,抑或叫十一连丰更为贴切。

  《参考消息》早在2011年4月21日载,美国媒体报道,耕地遭侵占威胁中国粮食安全,文章称从1996年国家第一次土地详查时到2008年,中国的耕地共减少833万公顷。现在耕地已经减至1.2亿公顷(18亿亩)这一政府设定的“红线”。

  最值得警惕警醒的是耕地良田遭受侵占,大片粮田所谓的“黄土变成金”。一方面耕地的减少,另一方面粮食连续增产,似乎不对称、不匹配,固然有科技的投入、单产的增加,但是增长有限度,这不由使人对粮食产量产生担忧。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白美清曾不无担心的说,当前不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销区,农民种粮积极性都不高,调出粮食的省区逐渐减少。随着粮食十一连增,人们现在似乎觉得粮食已经多得不得了了,埋怨国家收储得太多,抬高了粮价,其实不然,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平衡,粮食价格支撑体系很脆弱,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没有健全,不堪一击,基层或是主产区并不重视粮食生产,中国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进口粮食,世界都很关注。

  地方政府事实上以“招商引资”为重中之重,忽视农业和粮食的思想很普遍,“地方依赖中央,销区依赖产区,居民依赖市场”的情绪在滋长,有钱就进口的思想在抬头,不少地方是“口号农业”、“咋呼农业”,无序非法占用耕地的现象并未停止过。粮食丰产不一定丰收,农民不一定增收,粮食长期紧平衡是国内粮食的总基调,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的刚性增长,粮食需求也呈刚性增长态势,况且制约粮食生产的刚性因素在叠加。

  这些问题不解决,农业和粮食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和桎梏。历史经验证明,粮食如果掉下去,几年甚至十几年都翻不过来。所以,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体制机制着手,下真功夫把粮食生产和流通抓好,做到粮食安全万无一失。

  耕地减少和干旱已经还以颜色,今后粮食生产的增长难度异常大,要达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5.4亿吨决非轻而易举能办到的。而粮食的需求则呈刚性增长。“十二五”末,人口将达到13.9亿,城镇人口将占一半以上。粮食的需求年年增加。产需、供求出现的缺口主要依靠挖库存和进口来调节日益困难。原先三大主粮中稻谷偏紧,现在粳稻、优质小麦、玉米等均出现了偏紧的苗头,粮食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

  从世界的粮情看,粮食产量在21亿吨~22亿吨之间已经徘徊了十多年。而世界人口由上世纪的65亿,很快上升到目前的近70亿,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人口数量从1960年的30亿翻了1倍至2000年的61亿,预估世界到2050年将达到91亿人口。尽管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饮食习惯不一样,但是粮食的刚性需求是一样的,只是形态不一样而已。

  世界人口平均占有粮食只有300公斤左右,国际粮食市场回旋余地有限,国内每年进口一亿多斤的大豆就是一个信号,国内已有进口,即可传导和直接影响世界粮食市场,值得反思。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的既定方针,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问题。

  为确保粮食安全,要未雨绸缪,破解耕地和水资源枯竭的桎梏,建设粮食主体功能区,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搞数字游戏,“数字”粮食,不虚夸,不胡诌,实事求是,决不能为获取粮食直补而层层虚报粮食种植面积,核实核准粮食产量数字,为粮食宏观调控和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粮食产量基础数字。

  国家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中央政府负责全国的耕地和水资源保护、粮食总量平衡,统一管理粮食进出口,健全中央粮食储备,调控全国粮食市场和价格,支持各地发展粮食生产,不断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促进和保护国内农业和粮食产业发展。

  省级政府负责本地水土资源保护、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市场调控工作。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粮食发展目标,切实把中央强农举措不折不扣贯彻到基层,惠农政策不缩不减落实到农户,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

  实行粮食主体功能区的特殊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特殊功能区的补偿政策,始终把粮食主产区生产纳入保护之中。主产区要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全国提供稳定的商品粮源。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要确保稳定现有自给水平,坚决防止和纠正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倾向,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重建或新建粮食收储库,加强产销衔接,完善粮食储备,提高保供稳价能力。

  粮食增产的呼声覆盖全国,越往上走越重视粮食安全,越往下基层忽视粮食生产或流通比比皆是,不出政绩,不出GDP,粮食大县财政穷县始终走不出来,急需在顶层加以设计,改变这一状况,农业不能再补贴工业了,农民再不能牺牲了。

  传统农业迎头碰上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中国人的饭碗主要盛中国自己产的粮食,为中央把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新战略鼓与呼,解读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可以用几句话概括:以我为主,舍我其谁,立足国内,自力更生,守住底线,保住饭碗,适度进口,巧用资源,贵在调剂,科技支撑,出路所在,提高产能,再也不能步入粮食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世纪怪圈,这才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稿件来源:新浪博客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粮价指数连续第8个月下降,45国需要额外粮食援助[2022-12-04] 
·粮农组织报告认为2015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将继续减少[2015-05-11]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粮食进口额将创五年新低[2015-05-08] 
·孙晓明:明天谁种粮?[2015-05-04] 
·孙晓明:建议农产品目标价格试点仅限于棉花和大豆[2014-11-04] 
·国内外粮价倒挂如何破解 目标价格制度能否用于主粮[2014-10-21] 
相关出处  
·许一力:人民币暴跌后又暴涨的背后逻辑[2015-03-23] 
·桑东亮:人民币升值谁高兴谁哭泣?[2015-03-20] 
·美元指数上100,人民币会崩溃吗?[2015-03-14] 
·易宪容:美元强势下的汇率风险[2015-03-14] 
·郎咸平:中国版QE会使中国卷入“货币战争”吗?[2015-03-13] 
·安邦智库:新常态下的约束型发展与精致型发展[2015-02-13]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