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进入了“新常态”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中,中国纺织产业面临着来自第三世界新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能源成本低、环境治理成本低的严重冲击,同时面临世界经济发展的原纺织大国“再工业化”和发展纺织产业的高端打压。在这种严重的双重打压环境下,中国纺织产业要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行列,任务十分艰巨。
在这种环境和任务的条件下,中央已经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信息化、智能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的指导方针。“质量为先”是中国纺织产业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
中国纺织产业还有发展
在世界人口暴增、社会进步、全球资源快速消耗、急产业用纺织品支撑的条件下,联合国发布预测: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由现在的每年9000万吨增涨到2.53亿吨。其中服装用纺织纤维量4150万吨,占16.4%;家用纺织品用纺织纤维量4100万吨,占16.2%;产业用纺织品用纺织纤维量17050吨,占67.4%。中国纺织制造业仍需继续发展。但在第三世界发展中的国家和世界经济发达的原纺织大国的双重打压下,中国纺织产业必须严密实施“质量为先”的战略,把纺织品从原料直到最终产品做到世界最优产品的领域,引领世界才可能使产业平安生存,持续发展。
“纺织质量”必须做到性能高档、功能多新。同时做到精细、精美、精密、精湛,保证专用人群的安全、健康、舒适、美丽;并和文化、理念、品牌相结合,占稳世界市场。
中国纺织产业当前的困难
当前,中国纺织产业在“质量优先”上遇到的困难不少。首先是纺织纤维原料的品质,特别是天然纤维:棉、麻、毛、丝都变粗了,无法满足高品质精细纺织品生产;纺织染整设备;纺织染整工艺,服装、家用、产业用 产品的加工都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包括许多创新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毛主席说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世界上不会存在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事物,也不会存在只有缺点没有优点的事物”。任何工作都 要发扬优点,回避或克服缺点,才能前进。前进是无止境的。
中国的细绒棉纤维更面临着纤维变粗;纤维变短;纤维强度下降;低品质纤维混入量增大(特别是剥桃棉增多);“新三丝”(地膜的膜裂纤维和棉杆皮)大量出现。没有优质纤维原料不可能平稳生产优质纺织品。这都是只顾“提高单位产量”惹的祸。吸取教训,纺织加工也不要再去“只顾单产”“不顾质量”。这也是中央最近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问题的重要内容。
中国标准化工作问题
四十多年来,中国标准化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涉及到各个方面。纺织产业已成为中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示范产业之一,但是中国标准化工作近四十年来一直存在一个极重大的问题,是制订标准质量水平的问题。1977年朱基同志开始任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朱基同志在一次报告中就提出:我国对世界标准化的认识有不对的地方。他说,世界上国际标准是最低标准(不是最高标准)各国的国家标准都有指标高于国际标准;各国各行业标准都高于国家标准(但每个标准内相当一部分指标是对别国保密的);企业标准是绝密标准,要求比行业标准高(只对外公开少数几个指标)。但是我们中国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制订中常常要照顾到中国企业中大部分企业能达到品质的要求限度,基本上都低于国际标准。这就使得我国纺织产品及最终产品质量无法进入世界强国领域,无法占领强国行列。要改变这些认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时不我待,咱们纺织产业是否可以在向中央汇报后,首先启动推动纺织产品的“质量优先”,为中国纺织产业步入世界“纺织强国行列”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