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12月底召开的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是我国主要经济任务之一,1100多万吨的储备棉也面临去库存的问题。2016年4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国家储备棉轮换有关安排的公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从2016年起逐步有序消化国家储备棉库存,原则上每年3月至8月国家法定工作日均安排储备棉挂牌竞价销售,将储备规模调整至合理水平。为了给市场棉花(15585, -335.00, -2.10%)销售留出一定的空间,实现向新机制消化储备棉平稳有序过渡,2015/2016年度储备棉从5月份开始轮出,具体轮出时间为2016年5月3日-8月31日的国家法定工作日。半年时间过去了,去库存的效果如何?
据中国棉花网统计,截至7月13日,2015/2016年度储备棉累计出库成交127.39万吨,日均约2.5万吨,按此进度推算到8月31日还可成交90万吨左右,总量在215万吨左右(高于当初设定的200万吨的轮出总量)。据国家棉花监测系统数据,截至2016年7月1日,全国新棉销售率为98.3%,同比增长17.6个百分点。按照国内棉花预计产量521.6万吨测算,截至7月1日,全国累计销售皮棉503.4万吨。目前国内商品棉将近售罄,储备棉已成为资源供应主力。
由于目前纺织企业原料库存低于正常水平,对棉花的需求旺盛,自储备棉轮出以来一直保持高成交率,平均成交率为97.96%,尤其在后期没有推出储备进口棉的情况下,6月28日至7月13日均全部成交。不过,虽然目前竞拍成交量在127.39万吨,但参与竞拍国储棉的非纺织企业的成交比例达到47%左右,这样一来近50%的储备棉便落入了贸易商手中,加上储备棉出库需要时间,按照国内纺织消费月均60万吨的用量测算,纺企用棉依然紧张,部分中小纺织企业已经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同时,随着郑棉主力CF1701合约再度攀升至16030元/吨的高位,国储棉轮出成交均价突破14000元/吨,贸易商3128B级新疆手摘棉的实际成交价在14200-14400元/吨(公定),较2016年1月份上涨1000-1500元/吨,即使纺企采购量比较大,贸易商能够让利的空间也不大。纺织企业无力消化如此高的棉价,只能寄希望于储备棉,近期关于希望国家能加大储备棉轮出量的呼声渐高,如果后期国家出台政策加大轮出量,储备棉去库存化速度将加快。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2015/16年度中国棉花产销存预测,截至2016年6月2015/16年度期末库存为1275.8 万吨,库存消费比为176.32%,而2016年1月的预测值分别为1310.4万吨,182.75%,半年来中国棉花期末库存下降了35万吨左右,库存消费比下降了6.4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期末库存消费比在2014/15年度达到极值后连续两年下降。
引用中国棉花市场月报(6月预测篇)的预测,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6月上旬发布的《2016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调查报告》,如果生长期天气正常,2016/17年度棉花产量预计478.1万吨。储备棉出库定价机制在缩小内外市场棉花价差方面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国内用棉需求量预计较本年度继续回升,初步预测当年国内产需缺口将达258万吨,同比增加58.8万吨,储备棉去库存进程将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