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量级的纺织大国来说,尽管上游原材料的丰富程度已经接近“天花板”,但棉花的地位依然至关重要,甚至谓“之最”也不为过。
近一个月以来,棉花告急。
急的是棉纺织企业,“价格上涨”、“无米下锅”、“订单萎缩”、“出口下降”、“国际竞争力减弱”……而这一切都发生在这个夏天,储备棉抛售开始。
可以确定的是,今年制定的抛储制度得到了全行业的认可,更加到位也更加细致。令人欣喜的是,不同与前两年“无人问津”的国储棉,今年的抛储情况异常火爆,市场对于国储棉的接受程度近乎100%,“天量库存”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
然而剧情的走势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尽管制度得到认可但执行却差强人意,纺织企业在竞买国储棉时遇到了许多现实问题,有的买不到,有的买到了拿不到……7月中旬,150家棉纺企业联名上书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寻求解决之道。
而在国储棉“惜售”的同时,国内棉价不断创新高。7月25日,郑州期棉价格直破一万五,达到了15440元/吨,比4月初每吨上涨了近5000元。棉花价格的上涨引起行业一片讨论,许多企业“叫苦”表示“水涨船高”但是下游不接受,企业面临停产。
然而还有这样一种声音,是对棉价上涨趋势的呵护。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广敏表示:“受多方原因影响,棉价一个时期以来,长期处于低价状态,这种局面再持续下去,必将对全产业链形成致命伤害。”胡广敏说:“因为这是行业的源头,没有利益谁还会去种棉花?没有利益何谈优化产业结构?没有利益企业哪有提高品质的动力?”
而对于近期棉价的暴涨,胡广敏表示:“这是对比之前的低棉价而言,如果按照棉花成本和产业发展的大局来看,可以认为是过低棉价的回弹。”
至于下游不接受?“上游市场传导到下游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不可能同步吃消。对此也是考验企业市场生存能力的时刻。低棉价对棉纺短暂来看似乎是好事,长远来看却是行业的一个大问题,价格低廉的原料生产出的产品怎么可能会有高附加值?其实作为企业,有的时候我们不能过分关注自己企业的利益,没有想国家之想,急行业之急。我们应该庆幸棉价回归,团结起来维护大好局面,而非反其道而行之。一旦市场回归的信心隐退,则回落趋势一发不可收,那才真是大麻烦。”胡广敏如此说道。
华兴智能纺车间:据悉该项目实现用工减少80%,用电减少10%,生产效率提高36%,价格提高20%,利润率提高30%以上
毋庸置疑,过低的棉价必然导致植棉面积的减少,而近年来全国植棉面积其实已经逐渐萎缩,且并未出现回升趋势,许多曾经的产棉区也早已看不到那片片雪白的棉田了,棉花的价格究竟是该涨还是该跌?其实很简单,市场有双无形的手,尊重市场就是对每一个企业负责。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表示:“当前棉花的价格问题实际是计划经济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的冲突。”其实纺织工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部队,而棉花是个例外。这个“例外”尽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是我们仍然期待能够寻找到一剂“良药”,从根本扭转棉花“随政而变”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