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由光大证券主办的“大宗商品 ● 棉花未来供需格局及未来走势”主题沙龙在深圳举行,来自金融行业、各地资产投资者以及关注棉花等大宗商品的投资人士参与交流,共同探讨大宗商品 ● 棉花市场发展趋势。
中储棉花信息中心总经济师冯梦晓,以全球宏观经济为出发点,对大宗商品市场进行了分析,综合国内外棉花市场形势,阐述了个人对棉花未来供需格局及未来走势的看法。
冯梦晓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运行周期中断,此前长期稳定的全球宏观经济生态格局已经瓦解,新的经济生态正在寻求方向和路径。经济增速不断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预期增速仅为3.1%,而1980-2015年的历史均值为3.5%,爆发危机以来的2008-2015年均值为3.3%。目前,全球劳动生产率不断下滑,有国际组织研究提出,2016年劳动生产率增长为零,2017年则降至负增长。劳动生产率走低将进一步抑制投资、生产以及贸易。科技革命仍处于低潮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科技时代远未到来。不同人文、地缘、国家间处于深度博弈阶段。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外围环境已经时移世易。全球化引擎偃旗息鼓,逆全球化风潮此起彼伏。当前,全球经济生态格局令人担忧,其显现的特征越发与大萧条泥潭期惊人相似。
内忧外患下,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增速仍未停止下滑,对外贸易再次大幅降温。中国9月份出口同比(按美元计价)-10%,出口降幅为7个月来最大值。
低迷的宏观经济与低廉的货币互不兼容,简直就是两张皮,甚至实体经济面临货币化、金融化“侵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6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狭义货币(M1)余额45.43万亿元,同比增长24.7%。而同期中国GDP增速则为6.7%。金融风险有增无减。
冯梦晓指出,中国启动去库存、去产能、补短板等一系列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产业链上游的大宗商品市场行情带来利好,整体的供求水平从严重的供大于求朝着逐步接近供求平衡方向发展。
全球棉花产销格局方面,冯梦晓分析认为,从美国农业部数据来看,2016年度,全球棉花继续保持2015年度产不足需态势。值得留意的是,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则是相反。2016年度,中国以外国际棉花市场产大于需112.5万吨。
冯梦晓认为中国棉花消费量是动态的。2016年中国棉花的消费量取决于中国的棉花价格与国外棉花价格的博弈情况。提到中国政府鼓励纺织产业链在新疆扩张和延伸,冯梦晓认为,这并不简单意味着国内棉花消费量增加。在国内产能扩大的同时,如果不能切实提高中国棉花、棉纱国际竞争力,纺织业竞争将更为激化。若误以为新疆纺纱产能增加就等同于中国用棉消费增量扩大,进而拉动国内棉价,将最终失去与外棉博弈的优势,我国纺织业的出口能力面临进一步萎缩,反过来会压制中国棉花消费量。9月份,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27.65亿美元,同比下降15.4%,比去年9月的同比下降5.7%,扩大近10个百分点,比8月份的下降3.1%,扩大12.3个百分点。9月份,纺织品出口77.2亿美元,同比下降20.5%,较去年9月的同比下降0.48%,降幅扩大超过20个百分点;较8月跌幅扩大25个百分点;服装出口150.45亿美元,同比下降12.6%,比去年9月跌幅扩大4.12个百分点,比8月跌幅扩大5个百分点。
棉花价格走势方面,冯梦晓认为2016年的3--4月份全球的棉花价格几乎触底,除非再次爆发全球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否则近5-10年甚至更长时间难以突破1万元/吨的价格低点。从历年来看,多数年份10月份棉价往往走出下行态势,行情底部一般在12月份左右出现。毕竟,这一时期为新一年度棉花资源集中上市阶段。
最后,参与此论坛的投资者就国内外宏观经济、大宗商品市场以及棉花行情走势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