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杂志公众号10月31日专稿(记者 丁丁 报道):南极电商此间发布的最新业绩快报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南极电商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24.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9亿元,同比增长72.39%;2016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0.86%,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0.64亿元,同比增长14.94+。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对南极电商未来业绩保持高增长的驱动因素认识不足。就南极电商本身而言,本质是一个“品牌运营商”+“生态服务商”,南极人品牌打造成功,轻资产运营模式便于复制。公司未来将:1)依靠“品牌+品类”的外延,复制“南极人”的生态服务体系,实现新品牌及新品类的快速增长;2)凭借逐步完善的生态服务工具,强化原有品牌和品类的市场地位;3)积极探索内容构建与营销,移动互联网数字营销等新业务的盈利增长点。
东方证券分析师施红梅谈到,在经济形势低迷、消费需求升级的情况下,传统零售终端销售量持续下滑,导致后端工厂产能利用率降低,为了消化过剩产能,高速增长的电商渠道无疑成为了传统制造企业拓展新业务的首选。然而线上成千上万商家的激烈竞争,使得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加上本身对于线上业务经验不足,使得企业进入和维护运营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作为平台角色的南极电商,具备丰富的线上经验和成熟的渠道资源,能直接帮助供应商熟悉线上操作,降低渠道成本;对于那些意愿只从事产品生产的供应商,则能建立稳定的经销合作方,达到消化过剩产能,提升企业盈利的目的。
据了解,传统企业在跟公司合作后的盈利能力大多有明显的提升,一些本身有生产实力、又对电商运作“悟性”较高的企业年均盈利增速达50%以上,粗略估计,该模式下90%以上的生产商可以做到盈利。
据了解,南极电商所推荐的品类、款式以至少适合60%以上消费者购买的高性价比标准品为主。这类商品其流行度变化相对较小,受众面广泛,易于产生爆款。公司将经销商端需求打包后,进行集中调配处理,避免同一品类出现过量厂家生产,重蹈产能过剩覆辙。公司将特定的品类分配给最合适的厂家,最大化利用生产资源,发挥厂家优势项目,保障产品品质。此外,通过公司对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有利于提高议价能力,降低平均成本。
目前,南极电商“造品牌、建生态”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晰,其将充分利用自身在品牌经营建设、供应链管理、增值服务方面的丰富经验,积极发掘、发展网红化、IP化等互联网时代的新品牌建设,强调公司发展的与时俱进,并通过不断丰富体系内的品牌内涵,来激发、增强品牌间的联动效应。而随着南极电商在收购卡帝乐鳄鱼和合作网红之后,将会有在品牌建设方面的进一步资本运作预期,以此来不断促使越来越多的知名或潜力新品牌进入公司生态体系。
施红梅预计,南极电商未来渠道可能会向电视购物、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等方向延伸。1)公司在收缩线下渠道的同时也做了适当保持,以感知实体市场的消费脉动,并适当投入电视购物渠道来覆盖部分以电视为主要信息来源的中老年消费者;2)发展微商,通过社交渠道传播品牌影响力,增加盈利增长点;3)涉足跨境电商,享受跨境电商政策福利,通过“亚马逊”等渠道,直面境外消费者;4)减少对单一平台依赖,实行多平台运营,公司至今已合作包括阿里(收入占比60-70%)、唯品会、京东、一号店等32家平台,构建多样化销售渠道体系,减少平台依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