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个大型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重启的消息接连发布。今日劲爆消息,浙江一套140万吨待重启PTA装置今日正式投料试车!
消息一出,引发聚酯原料市场动荡。31日郑商所PTA期货高开低走,午后,PTA期货1801合约在这则消息的影响下,一改前期的区间波动态势,盘面直线回落,终盘收跌,主力1801合约终盘以5154元/吨收盘,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相比,下跌了46元/吨,跌幅为0.88%。
大多数市场参与者预计,未来PTA市场很可能再次出现供大于求,行情或将转弱。
长期闲置产能形成PTA“堰塞湖”,成行业定时炸弹
2008年的金融危机衍生的4万亿投资,使得传统化工行业迎来井喷式发展。2011年之后,国内进入PTA产能投放高峰, 2011年-2015年国内PTA平均产能增速27%,其中投放高峰在2011、2012年和2014年,分别增加476、1140、1041万吨。而另一方面在聚酯产业链中,聚酯部分的产能投放速度在2012年达到高峰后开始下滑,导致的结果就是PTA由部分依靠进口逐步走向过剩。
产能的快速扩张压缩行业利润,而上下游不匹配的供需环境直接倒逼产能出清的进行,相对于其他行业,PTA最先进入产能过剩期,也最先进入产能整合期,中小装置,竞争力偏弱的产能在被淘汰。2015年,远东石化因破产重组,320 万吨/年的 PTA 装置全部停产,翔鹭石化因上游 PX 装置事故,450 万吨/年装置长时间停产,PTA 去产能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长期关停16套PTA装置,总产能1408万吨/年;东北亚其他地区长期关停PTA装置11套,涉及总产能共338万吨/年。
但是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闲置产能虽然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但短期内很难完全退出市场,成为我国PTA行业中的“堰塞湖”。一旦市场供需形势和盈利空间稍有改善,这些产能可能会很快重启进入市场,从而使市场又重新回到供过于求的状态,盈利空间又会收窄。闲置产能形成的“堰塞湖”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PTA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
迎来获利丰厚节点,休眠产能再复活
据了解,中国PTA生产商去年获利丰厚,平均毛利为70~80美元/吨,更好的时候甚至达到90美元/吨。由此,一些主要PTA工厂保持高负荷率运行,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率,特别是那些经济效益较高的大型PTA装置,参与对二甲苯(PX)亚洲合约价格谈判的一些生产商以及享受PX价格折扣的公司尤其如此。
高盈利模式下,为分享市场盈利蛋糕,一些休眠的产能复活,包括那些规模不大的生产商也重新启动并不经济的生产装置。涪陵鹏威石化有限公司2月中旬重启了90万吨/年PTA生产线。浙江华彬石化也已经重启一套产能140万吨/年的PTA装置,何时可以正常运行尚不明确。福建嘉龙石化在2016年投产后,其60万吨/年PTA装置一直运行正常。有消息人士称,翔鹭石化也将投产一套PTA装置。之后福建腾龙芳烃将重启上游原料装置——第二套80万吨/年PX装置。腾龙芳烃可能在今年12月底之前满负荷运行两套PX装置。桐昆集团嘉兴石化也计划在2017年第四季度启动其225万吨/年PTA生产装置,但该启动也可能会推迟到2018年第一季度。
老产能陆续回归市场,PTA供需弱平衡状态届时将被打破。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大装置重新启动意味着中国PTA产量将再次暴增。市场再次出现供过于求或将不可避免,与2016年市场平衡形成较大反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些规模较小、不经济的生产装置可能会再次关闭或保持休眠。更重要的是,那些大型PTA生产商将降低国内PTA报价,造成PX与PTA差价缩窄,从而逼迫小规模企业退出市场。
聚酯工厂原料自给,渐成后市大势
对于PTA生产商来说,关键问题是实现原料PX自给自足。一些主要PTA厂商已经开始了这一过程,如荣盛石化的宁波中金公司,其生产的PX原料将供应给PTA生产商逸盛石化。如果这些PTA厂商完全实现上下游一体化,他们将可以以最佳效率运行,并进一步降低成本。其他一些PTA生产商如桐昆集团或三井化学则与炼油厂建有合资企业。一些厂商也有计划建设新的原料生产厂。有些厂商还计划建设新的PTA生产线,以保证其下游聚酯市场原料供应。
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地区的新建PTA能力也继续朝着本地区自给自足方向发展。印度JBF实业位于芒格洛勒经济特区的120万吨/年PTA装置将于2017年6月实现全面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