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PTA市场表现平淡、甚至一度陷入亏损,伴随窘迫的利润情况,部分PTA产能无奈之下退出市场。然而,市场在今年四季度似乎迎来了变化,据统计,包括华彬、翔鹭、桐昆在内,四季度复产和新增的PTA产能合计约为660万吨。那么,大量产能的集中投产,究竟是巧合还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呢?
自2015年上半年,远东石化和翔鹭石化PTA装置停产以来,行业的真实开工率(扣除长期停产产能)长期维持在90%上方,伴随着下游聚酯行业的复苏,PTA产能消化顺畅,供需维持紧平衡,且行业集中度高,最大产能逸盛系合计占比35%,产能CR2达到52%(扣除长期停产产能),然而其盈利能力却依然弱势。
以国内最有代表性的PTA工厂浙江逸盛为例,2015、2016、2017H1的净利率分别为0.45%、0.61%、0.80%,微薄的盈利空间与行业供需紧平衡的现象并不匹配,纵使2017年下半年加工利润区间有所提升,但亦改善有限。
此外,PTA社会流通库存近年来长期位于200万吨以下的低位,进入2017年以来,保持在100-150万吨区间窄幅震荡,流通渠道加库存的意愿长期偏弱,与价格的较大波动形成明显反差,我们认为上述现象值得深入思考。
PTA为何是“扶不起的阿斗”?
尽管闲置装置暂时退出行业,但关于装置复产的动态一直不绝于耳。也正是由于装置复产的预期存在,使得行业内对PTA的利润水平保持谨慎,加之上游PX居于强势地位催生PTA期货套保需求,PTA加工利润区间维持低位震荡。
同时装置复产预期也时刻打压着流通环节加库存的意愿,这也是PTA流通环节库存长期低位并缺乏波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唯有装置复产的利空出尽,PTA行业才有望恢复合理盈利。
装置已纷纷复产,为何我仍看好2018年的PTA?
装置复产对行业供需也并非洪水猛兽,原有需求增长、原生聚酯替代再生聚酯、流通环节库存提升三大需求去向也将在2018年逐步消化增量产能。
1、原有需求的增长
PTA的下游需求主要包括涤纶长丝、涤纶短纤、聚酯瓶片、聚酯薄膜等,2013-2016年上述品种国内产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3%、6.1%、5.6%、10.1%,2017年1-10月,国内涤纶长丝、涤纶短纤、聚酯瓶片的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6.0%、3.4%、6.4%。我们按照2017-2018年各项预计产量测算,2018年新增的PTA需求约为210万吨。
2、原生化纤替代再生化纤
根据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自2017年底开始,国内将禁止生活来源废塑料进口,其中包括PET的废碎料及下脚料、废PET饮料瓶。该口径下我国2016年完成进口量253万吨,2017年前9月完成进口量191万吨,目前2017年已核定许可的废PET进口量为257万吨。进口禁止后,空缺的需求只能由原生聚酯来填补,按照核定许可进口量计算,2018年国内将新增257万吨原生聚酯需求,根据PTA单耗0.86吨计算,新增PTA需求约221万吨。
3、流通环节库存提升
我们预计PTA装置复产后,在原料温和上涨的大背景下,流通库存亦有望缓慢提升,在装置复产后,PTA的可流通量、产业经营氛围及对后市的预期均好于以往,参考历史库存数据,我们预计库存增量可以达到100万吨左右。
上述三项2018年的PTA需求增量合计约531万吨,按照最新统计,2017年4季度预计复产和新增的PTA产能合计约为660万吨,考虑实际开工率和检修等因素,装置复产对行业供需关系冲击有限。化纤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