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经济喜忧参半。
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但是也出现了冷暖不均的情况。比如消费和投资增速放慢,但是房地产销售加快,就业形势则进一步走好。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8.5%,创下2003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6.1%,比前值回落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1-5月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为2.9%,比前值提高1.6个百分点;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2%,表现依然亮眼。
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7%,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该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
“(5月)虽然反映需求的指标,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综合生产指标、效益指标、结构指标、民生指标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持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6月14日的经济数据发布会上说。
不过,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房地产销售加快,其投资和销售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只会使得居民消费受到挤压。
二季度增速或徘徊6.7%
根据6月14日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5月经济多个指标差别很大。
继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走弱之后,5月份的数据延续颓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59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这也是2003年7月以来的最低增速(2003年6月增速为8.3%)。而1-5月投资增速为6.1%,已经低于一季度的增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指出,目前整个经济工业增长稳定,需求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就业物价平稳,动能加快转换。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持续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毛盛勇表示,5月消费弱,一是节假日的移动效应。去年3天端午节的假期是在5月份,今年的端午假期是在6月份,我们经过测算,三天的假日消费就拉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1个百分点以上。
第二个原因是延期消费的效应。最近国务院公布了7月1日起开始对汽车还有部分日用品降低关税,很多消费者会减少当期消费。
他指出,这些因素都是短期因素,下一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国家统计局将在7月公布上半年经济数字,考虑到目前工业和服务业稳定,上半年经济仍会平稳较快增长。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仍很高,二季度增速可能在6.7%左右,全年实现6.6%以上增速没有问题。
目前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房地产,这会导致居民加杠杆买房。同时房价在很多城市上升快,这对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隐患。
需防房地产需求旺盛抑制消费
数据显示,在目前经济平稳增长中,房地产表现出色,但是也酝酿着风险。
2018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14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849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增速比1-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
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64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增速比1-4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低于销售额增速8.9个百分点。
不过,很多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社会消费品增速放慢,与房价上升快,销售快等有关系。
申万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范为认为,居民买房后因为还款压力大,会抑制全社会消费。
“居民消费要加快的话,则涉及到收入增加,目前收入分配也需要加快改革,特别是房价上涨快,使得有房者收益大,但是低收入者获益小,贫富差距受到影响。”他说。
数据显示,在各品类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1-5月增速低于整体9.5%增速的品类较多,包括汽车、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饮料类、服装鞋帽类等。销售额呈现两位数增长的有化妆品、日用品和石油及制品类。
1-5月全国房地产销售额增速达到了11.8%,为什么与之相关的装潢材料、家具类等销售额增速只有8.3%、8.9%?可能反映出很多住房购买后并未装修居住,而是存在炒房的可能。
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杨伟民在近期举行的2018年陆家嘴论坛上证实,有关单位通过用电量指标对全国住宅的空置情况摸底调查,显示中国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住宅的空置率,比日本13%住宅空置率还要高。
他指出,前期房地产市场已经积累了一些风险,近期又乱象丛生,成为最容易引爆风险的定时炸弹,目前的行政性措施已经不能根治。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抬高房价,居民支出压力大,中国目前老龄化程度正在快速接近日本,房价涨幅高,使得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和被房地产绑架。
下一步国家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确保地方也有一定的财政收入用于各个支出,同时也要继续去杠杆,防止金融风险提升。“目前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很快,国企利润增速高,这使得改革动力不足,这些问题需要解决。”李迅雷说。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