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实在是没更多可讲,贸易战的事情搞得整个市场非常情绪化,而美国方面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中国政府,包括市场都是极为被动,笔者也不想多说啥,因为这显然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老子说,自知者明,知人者智。知人太难了,我还是选择尽量自知靠谱点,所以只能从本行业定位角度稍微写了下,其余的无能为力,日子该过还得过,八段锦该练还得练,写字该写还得写,交易么该怎么做怎么做,管理好风险,该搏的时候还是要适度搏一下,毕竟这本来就是概率的事情,没有这个勇气,也就不用生存了。此前和一些朋友交流,发现多数都是最近才关注棉花,对此前沉寂了五六年的棉花市场所知不多,我正好闲着,就聊聊过去这些年令我们纠结的棉花政策吧,就当变相的趣聊行业史,毕竟很多东西,没人写的话,后来者肯定越发难以了解。
要聊中国棉花政策,过去几年首先避不开的就是收储政策。收储政策自古有之,古代官府因为谷贱伤农,所以在丰收的时候,往往会收粮以备灾荒年月,我如果没记错的话,汉朝的时候就有常平仓制度了,同样棉花也有花贱伤农的时候,所以国家的收储政策一直是执行了很多年,不过不限量的棉花收储是后无来者了。至于为什么出这么一个政策,保护棉农当然是一个方面,战略储备也是一个方面,另外更多的政治上的原因,不好说,也说不清,反正现在回头看,这个政策是比较“奇葩”的。
接着是12年9月开始第二次不限量收储,这次收储就开始出现各种状况了,一方面市场价格已经跌到18500附近,但国储收储价格不降反升,到了20400附近,再傻的人想想都知道交国储合算,于是乎,造成了国内生产的棉花全部进国储的状况,不仅仅如此,各种猫腻也开始出现了,特别是地产棉,什么二级棉交储给的升水太低,但五级棉没法交储,所以混一混,成了三级四级,量大了,交储就合算,另外国产棉里面掺杂一点印度棉,西非棉等,当时印度棉也就是18500附近,一加工包装,直接多了接近两千利润,谁都想去做。于是可想而知,这棉花质量如何了。另外因为河北山东遭灾,所以,如果笔者没记错的话,山东东营,滨州,河北衡水,邢台,天津静海五个地区收储棉花标准开始放宽到26mm,质量等级到五级,当然当年度这低等级棉花收储还没出太多猫腻,总共收了30万吨左右。而且随着国内棉花都进了国储库,导致了当年接近1月份的时候,市场新棉寥寥无几,然后有人就遭殃了,郑棉1月合约出现了逼仓行情,真是史无前例,也估计后无来者吧,1月正好是棉花上市季,竟然出现了逼仓行情!
然后就是最后一次不限量收储,从13年9月开始,价格依然是20400,当年天气不佳,国内产量本来预计也就是610万吨,结果收储收了630万吨,真是非常搞笑的事情,另外因为两湖地区受灾,盼爹盼娘的也盼来了低等级棉收储,结果这次低等级棉收储就有很多猫腻出来了,甚至河南山东的低等级棉也运到了湖北,然后一包装,交储进了国储库,于是迫不得已,后面出了个公告,湖北附近几个省的收储量不得超过多少多少万吨,这个公告之前笔者的文章里也贴过,也是很稀奇的事情。至于12年出现的各种掺杂交储就更加不用说了,而且收储量最终超过了预估产量,真的是呵呵了,只能说钻空子的智慧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更加现实的是,三次收储把新疆的产量整整收高了快一百万吨,原本新疆产量评估都徘徊在300万吨出头,结果越收越高,最终突破400万吨大关,一方面是因为收储的利润,全世界最高的棉花卖价,所以新疆的什么黑面田,帮忙田都出来了,另外就是原本实际产量的低估在这种收储力度下直接清楚了,相当于一次真金白银买出来的产量普查。
于是在14年3月底持续三年的不限量收储政策正式宣告结束,国储库存达到最高峰1450万吨附近,并且开始了新疆的直补政策,如果没记错,当年的价格是19600.当然记错了欢迎指正。反正随着直补政策落地,加上抛储开始,市场棉花终于在横了三年以后开启一路下跌的回归旅程,而这时候也是中国消费测算最清晰的时候,因为市场上基本没有新棉,供给仅有极少的3月底社会库存,再加上4-8月份的进口和抛储,结合最终的期末库存,当时笔者算过,当年的刚需消耗在62.5万吨附近,这个数字可以说是这些年消费最刚性的时候,而且因为那段时间价格一路跌,大家投机性的热情也没有,所以可以说已经是压到比较极限的状况了。
而且在收储政策结束之后,国家开始注重消化国储库存的事情,所以一方面价格一路跌一路抛储,另外配额下发明显减少,除了14年还有为了消化国储库存搭售新疆棉的配额以外,此后几年都只有89.4万吨世贸框架下的配额下发,所以进口棉遭遇重挫,但没办法,国内外价差虽然一路收敛,但国外也在下跌的情况下,价差依然非常大,所以进口纱开始迎来春天,棉花的进口量变相的大量转移到进口纱上,当年度进口接近240万吨。
在沉闷下跌的两年中,国家消化库存的努力都貌似效果不大,而且15年6月市场根本不缺棉花,而且氛围非常弱的情况下,国家依然进行了计划100万吨的抛储,然而,市场不买账,最终成交量我记得仅为6.43万吨,那时候的价格在13000附近,现在回头看看,真是便宜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实体企业情绪性状况永远是不会改变的,因为人性不变。
紧接着的16年就是出现了之前的一波大涨行情,这波行情里面,固然源头是从国外开始的,巴基斯坦棉花上市季最早,然后最先表现出价格的反弹,然后蔓延到印度,然后中国方面商品的整体走强为市场提供了较好的投机环境,另外原本预期3月底开始的抛储政策一拖再拖,市场新棉一消耗,加上5月3日虽然开始抛储,但是执行问题多多,进口棉的海东库还不知道哪个库点提货困难,加上后面的国储棉检验跟不上进度,然后棉花一路狂飙,直接到了16000多,随着延长抛储的政策发布,出现大幅回调,然后新棉上市的时候,新疆棉花运输困难等状况导致价格再度大涨,一度冲击17000,随即就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双十一血案,棉花就此进入了两年震荡期。
而从近期的棉花市场政策看,依然是延续近几年的手段,就是抛储和配额的调整,而且配额这个东西已经好多年没有增加过了,所以实际上也是国储库存下滑,导致的国储调控效果的减弱,所以配额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棉花这个东西,一向来政策意味很重,但成也萧何败萧何,政府其实也不是万能的,从过去的政策执行中看,可以看到,几乎是一部钻政策漏洞的市场史,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随手写写,希望也能看到当前的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