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采植棉意愿不减
从走访的几家轧花厂调研来看,其收购的棉农田地机采比例大幅提高。前几年南疆几乎没有机采棉,去年在10%左右,今年25-30%,预计明年将达到40%,这种趋势很大程度来源于资本的支持,一些内地的投资者在南疆当地投资轧花厂,并和当地农民、合作社签订相关协议,投资购买大型机械用于棉花收割。从成本的折算来看,单位面积的机采平均成本为220-260元/亩,相较于人工采棉的平均成本2-2.2元/公斤(按400公斤/亩的单产来说,人工采摘成本为800-880元/亩)来说,大幅降低了成本,但也要看到机采生产的前期固定成本非常高,一台约翰迪尔的CP690采棉机价格在560万元/台,其配件、维护费用、打包薄膜费用也非常昂贵,再加上整地成本,并非普通农民可以承受的,所以机采趋势仅能建立在资本投入的基础上。而如今在资本大量投入的背景下,投资者更愿意昂贵机器能够年年都用起来,摊薄其巨额固定成本,所以我们认为随着机采化趋势在南疆推广,机采棉种植面积很难因为一两年的种植亏损而大幅下降。进一步来看,未来几年甚至十年整个新疆的种植意愿是不会下降的,甚至可能随着一些竞争作物(番茄、甜菜及色素辣椒)种植的亏损,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还可能继续提高。
2、植棉天气影响几成?
3、轧花厂套保意愿强
今年南疆手摘棉收购价普遍在7元/公斤及以上,机采棉普遍低1元左右,折合皮棉大约在16000-16500元/吨,高于贸易商所能接受的价格,而对于纺企来说,下游纱线库存同比偏高,同时又在贸易摩擦情绪起伏的背景下,普遍以补库性采购为主,甚至有意维持低库存,在这样的情形下,棉花现货市场成交不佳,据我们观察,南疆某个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交割库(下称A库)货量大幅低于南疆某个期货交割库(下称B库),且A库的入库情况并不乐观,反观B库,其客户们入库需求高涨,办理入该期货库需要提前5天预约,同时看不到B库有货物流出。为什么轧花厂愿意选择期货交割而非现货交割?况且以当前的期货价格套保,轧花厂普遍亏损,笔者认为和涉棉企业参与的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相比,郑州棉花期货市场投机力度强,成交量大,价格起伏波动明显。轧花厂愿意等待郑棉价格因非基本面因素上涨(如中美贸易关系向好、资金推动等)后,伺机入场空单套保,缓解销售压力,保障轧花厂利润,所以中短期内郑棉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低,以震荡为主。
4、棉花质量在不断提高
5、新疆纺织产业何去何从?
本次走访的几家棉纺企业,都是在政策支持下从内地搬往新疆,我们在拜访库车一纱厂时,受到了当地招商局负责人接待,在介绍了解到库车因石油资源发达,当地政府准备借此延伸化工产业,在已有的棉花资源背景下,结合化纤打造纺织产业园。在内地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的背景下,选择迁往新疆是棉纺企业、新疆地方政府及当地人民三赢的选择,此外还具有原料采购方便、电力便宜的优势。然而新疆尚未具备成套服纺产业链,而其本身地处西北,距离国内传统服装产业聚集地非常远,运往广东运费高达1000元/吨,当然在当地政府大幅度的补贴下,运费几乎忽略不计,但这种在政府高额补贴下诞生出来的所谓“优势”能持续多久?棉纺企业的代表也有过表示,只有在新疆具备成套服纺产业链后,运费补贴才有可能取消。但服纺产业链重要一环——色染工序如何落地新疆?要知道色染需要大量的水,并且存在对当地环境的一定污染,这样看来新疆棉纺产业想要进一步向下延伸或持久发展,仍会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