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政府信用危机的扩大和蔓延令欧元大跌,美元走势乐见上涨。而在当前美元持续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作为挂钩货币的人民币似乎也卸去了较大的升值压力,甚至在近期出现贬值倾向,令市场侧目。
作为人民币市场交易的风向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近期出现异动。5月27日的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跌至6.8281,创下5个月来新低,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减。
与此同时,作为境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看法的重要参考指标——海外无本金交割市场(NDF)对人民币未来升值的看法也出现了较大的转换。5月25日,境外NDF美元兑人民币一年期购汇价最低跌至6.83,而当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仅为6.8279,这显示市场认为人民币在未来一年出现贬值倾向。境外NDF市场的剧烈波动也带动境内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由4月中旬的6.64跌至目前的6.76,短短一个月内升值预期由最高的2.75%缩窄至不足1%。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减轻并非偶然。欧洲债务危机使得未来欧元表现疲软,外汇市场上的避险资金迅速向美国转移,市场明知美国经济也没有预期那么乐观,但资金在“用脚投票”,只能避开烫手的欧元,推动美元进一步走高。虽然中国政府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中盯住一揽子货币的提法由来已久,但从目前看来,人民币还是以紧盯美元为主,在美元持续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作为挂钩货币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小顺理成章。
从目前情况来看,人民币升值的时间窗有较大可能继续往后推迟,由原先市场普遍预计的年中顺延至第三季度。欧洲内部对救助政策纷争和罢工潮的涌动,加上区内经济体此起彼伏的地雷被引爆,美元的持续走强正逐渐从可能转为现实,人民币挂钩美元情况下短期出现的贬值倾向也会持续。
此外,颇受市场关注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也并未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专门的表示,中国强调汇率改革的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也了无新意,这显示中美两国政府层面默认人民币汇率的现状仍属可接受范围之内,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骤然减轻。
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减弱甚至贬值,可以大幅减轻出口企业的收汇压力,对中国而言也不失为一种顺势而为的较好选择。不过,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甚至出现短期贬值倾向形势下,企业对结算货币的选择以及汇率避险操作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纵观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稳定和对欧元的大幅波动,企业成本收益在不同的货币下也天壤之别。以欧元来说,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从2009年10月最高的10.3,跌到目前8.3左右的低谷,一年之内欧元贬值近20%,如此大幅度的汇率波动让诸多从事欧洲贸易的企业加大了避险操作的困难。
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讲,当前形势下币别的选择何尝不是一件头疼的要事。进口选择软币(如欧元),出口选择硬币(如美元等)是贸易中的常识,进出口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贸易特征和谈判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币种,从源头上避免汇率波动对企业成本的冲击。除此之外,企业也可以利用银行提供的保值工具锁定自身的成本收益,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远期结售汇的操作,锁定未来不同期限的收汇和付汇的汇率,规避汇率大幅波动对主营业务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