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保监会5日公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保险资金可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和以外币认购及交易。
点评:虽然提高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未必会立刻让保险公司大举入市,而保资原本也没有用足上限,但此时放开更多限制,总有点风险偏好上升的意味。保险公司是不是会提高投资比例尚需观察,《办法》的公布短期内或只能对市场心理面产生些许影响。对保险公司而言,允许被配置更多的权益类资产,收益的弹性会加大,至于业绩具体影响如何,还是得看市场脸色。不动产投资比例上限提高对保险公司长期收益有正面影响。对创业板来说,引入新投资者,一些优质品种会受益。
2. 据路透昨日报道,三位业内消息人士表示,中国银监会近日建议各家商业银行暂停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第三套房贷。同时,商业银行根据“国十条”规定,可自主决定是否暂停其他地区的第三套房贷。彭博社报道称,监管当局在上个月作出了要求,在一些前期房价过度上涨的城市,银行要将房价下跌50%-60%的最恶劣情况放在压力测试当中。
点评:暂停四个城市的第三套房贷是严格执行之前的政策建议,压力测试条件更为严格具有威吓意味。从严格意义上说政策并没有进一步收紧,但可以打消市场上对地产政策放松的预期。地产股在大幅反弹之后存在回调压力,这两则消息已经成为导火索,昨天地产股应声大跌。
3. 中国央行周四公告显示,央行周四在公开市场发行了人民币120亿元3个月期票据,以及300亿元91天期正回购协议,共计回笼资金420亿元。根据公告,3个月期票据发行价格为人民币99.61元,参考收益率1.5704%。
点评:周四中国央行执行了正回购,因此本周还是实现资金净回笼,但额度不大,仅20亿元。资金面总体保持平稳,央票利率持平也符合市场预期。
4. 中国央行5日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因当前经济运行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宏观调控面临两难局面”。央行指出,国内价格形势较复杂,价格上行风险不容忽视,劳动力价格走升、资源环保成本加大、资源价改均影响通胀预期。
点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政策基调未变,提出要重视通胀压力,这暗示通胀情况如果超预期,中国央行还是有可能出台新政来对抗通胀预期。目前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中国至多加息一次,且不对称加息可能性较大。“两难局面”是影响货币政策的最大困扰。
5.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方案已上报国务院,至今已有一月之余。“京津冀规划编制时间较长,横跨整个’十一五’,之所以至今没有获批, 中央可能有更为慎重的考虑。”该人士说。京津冀的定位已经突破“中国经济第三极”的概念。“京津冀的定位可以是知识经济示范区、新兴产业先行区、现代交通运输设备生产基地和钢铁生产基地。”
点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方案如果获批,将对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有所帮助。媒体披露了该规划,可能会让市场对此有所期待,京津冀区域概念股可适当关注。
6.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目前,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均在紧张制定中,预计9月底可形成草案。之后,草案将呈相关部委征求意见,最终上报各主管部门。
点评: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出台一直在市场预期之中,9月底有望形成草案则让市场有了一个时间表预期。
7. 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昨晚公布,北京、天津、重庆、唐山等28个城市,作为利用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的试点城市;133个经适房、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公租房建设项目作为申请利用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的试点项目,贷款额度约493亿元。
点评:允许试点使用公积金建设保障房,并且继而推广,有利于为保障房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加快保障房建设速度和确保建设计划如期完成。保障房建设对经济有推动作用,但总体影响有限。保障房尽快建成入市,将增加住房供给,有益于平抑房价。
综合评论:
房地产政策不会放松的信号昨天让地产股和银行股承受压力,权重股基于估值修复的反弹空间本已有限,出现回调也理所当然。从昨天市场表现看,虽然地产股和银行股走势较弱,但概念股和中小盘股继续走强,场内资金并未集体离场,而在板块之间转移,说明市场仍有盈利欲望。
除通胀概念外,昨天新能源股走强,今天又有关于新兴产业规划即将出台的消息,A股连续反弹之后,是否会出现板块分化形成风格转变值得关注。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