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许多朋友异口同声地向我推荐一部名叫《盗梦空间》的美国电影。然而看了之后,才发现这部电影跟弗洛伊德的关系并不大,笔者那高涨的预期不免一落千丈。这部电影远不及我想象中的那样深刻,这只是一部经典好莱坞大片,结构略显诡异的“枪战片+动作科幻片”,充其量,仅仅可以偶尔用来调适刺激一下“小资”们那百无聊赖的脑袋瓜子而已。
当然,倘若我们并不以“深刻”要求,倒是值得一看的。两个多小时,大家都被情节紧紧地抓住了。
在笔者看来,《盗梦空间》夸大了植入观念的难度。植入观念这种事情,在我们周围就像肥皂剧一样天天上演,根本无需天才的盗梦者。正如《盗梦空间》中所说的,一个观念一旦被植入,就会自我成长,会演变成很严重的后果。
其实,如今的各类媒体就是观念的载体和植入的通道。假如从企业传播的角度来看,对理念的传播是企业传播的高级阶段,彼此理念上的吻合是植入的最佳方式。但是我们也会发现,有很多企业的广告仅仅将“产品展示”理解为“植入”;或者将现实中的“企业活动”以“专题纪录片”的形式当作广告“植入”。这显然是一种误区。
这也就是说,理念植入是在品牌与媒体协调性一致的原则上,将企业的理念、产品的品质与特点,通过媒体的人物性格、故事线索等,以关联、搭载、融合等方式,用极具观赏性的剧情加以表现。因此,植入理念并不是太难的事。
不过让笔者感兴趣的是:为什么许多人异口同声地说好?到底是什么触动了他们的神经?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毒药是另一个人的蜜糖。所有的事物在产生影响之前,都要被人们用观念的尺子衡量一下。不同观念的人,价值尺度不同,对同一件事情就会产生不同的判断与反应。于是,在我们周围永远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为了争取更多人群的支持,他们会用各种方式把有利于自己的观念植入人群。
荣格曾说过,群体无意识。这或许就是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非常好的原因之一吧。以此类推,观念在不断植入的同时也在不断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个人想不被观念影响是不可能的。我们会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挤地铁的小白领,会用几个月的薪水买一个LV的包包;为了得到一份好工作要不停地对自身能力进行提升等等。
这恰恰说明,如今的社会把财富作为衡量人价值的唯一标尺,而企业则把业绩考核作为唯一的标尺,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身处社会群体的人们如果甘于平淡的生活就被社会贴上失败的标签。所以,关于植入观念这回事的规则就是:你永远赢不了,你不玩还不行。
仔细想想,其实这种观念的植入或许就是企业一直所梦想的管理最高境界。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通过影片中那一系列手段来为员工植入想法。一方面是科技不允许,另一方面是道德不允许。但电影中所描绘的那种观念植入的过程,或许能为我们在给员工“造梦”的道路中点一盏明灯。
如果真的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在组织成员的意识中去植入理念,那么企业或许不再需要由外而内的管理干预,而完全会变成由内而外的主动行为。在这样的境界中,企业似乎就不必再为如何去干预员工的行为煞费苦心了,而只需要考虑如何能够创造最理想的理念,种下思维的种子就可以了。
这就是为什么企业拥有战略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战略目标能帮助企业确认愿景,而愿景就是为员工“造梦”的基本材料。员工只有在他们拥有“梦想”的前提下,才肯于为企业贡献自己的能力并发掘自己的潜力。
其实,要实现企业愿景和价值观与员工个人理想和价值观一致性,主要是为了实现“意识激励”的作用。而这种“意识激励”作用,就让企业的“理念植入”成为可能。原因很简单,每一次激励都会在人们的意识中留下烙印,而这些烙印结合起来就会逐渐形成一种企业文化。那么,工作便不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