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企业的领袖来讲,出色的能力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能够订立远大的目标;二是能够说服他人跟随自己的目标。
同样,对于一间零售店铺的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是能够恰当地订立销售目标,并带领大家实现这个目标。
很多管理人员在每月订立销售目标后,便简单地将目标传达到店铺,或者在开会时告诉大家,并鼓励大家说“为了我们的目标,一起加油吧”。而面对上司下达的目标,销售人员则往往觉得可望而不可即,表面上虽然在说“加油”,实则信心全无。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管理者只是将目标当做一个任务硬性地摊派下去,而没有与店铺同事共同讨论目标的来由、参照的数据和资料、可能遇到的困难、需要给予的协助,以及采取的具体行动等。
“管理乃众人之事”。若管理者将管理只当做自己的事,员工则只能听命于事,不能参与到目标的订立和推动中,他们只能被动地去接受各项目标和任务,决不会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去为目标而努力。
要实现目标的完成,要依据“信、解、行、证”来行事。“信、解、行、证”本是佛家教育的智慧。但亦可用于管理当中,启发我们如何实现共同的信念和目标。
信——信仰、信愿、信求、信心。指的是愿望、理想、目标,能容纳和接受,且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不可动摇的信心。
对于店铺来讲,“信”则代表了信念和共同的目标。店铺每月所订立的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可以达致的,或者说努力之后有机会达致的。很多管理人员订立目标虚无缥缈,未能充分参照各类数据和影响的因素,如去年同期的销售、当月产品的配置、促销活动、库存状况、人员技能、天气变化等,在这种情况下订立的目标只是一个数字任务,店铺同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这样的目标自然无法令人投入地去追随和实现。
解——领会、理解、信守。指的是对于佛理的理解,领悟。
对于店铺来讲,“解”代表了用事实和数据进行沟通和互动。这一步是对于目标的解释。在订立了目标之后,管理人员须将目标订立的原由和依据向同事解释,充分利用各类数据对比和店铺实际现状,让同事明白为何要订立如此的目标,并且能够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预见。更重要的是,解答同事对于目标的疑问和顾虑,只有了解了,领悟了,才能更加增强对目标的信心,才更遵循正道,难行亦能行。
行——实践、修行。指的是修行的要求、规定和修持方法。千江万河归大海,各种修持,各种法门,都是成佛之道。
对于店铺而言,“行”则是流程的制定,行动计划和步骤。为实现销售目标,管理人员需要针对货品调配、促销安排、产品推荐、陈列布置、人手安排、激励和奖励措施等,订立详细的行动方案,同事们也要明确各自的分工和工作焦点,要根据店铺目标订立个人的目标和行动。管理者亦要订立定期检讨目标表现的计划,利用每周例会和每天例会来推行和跟进行动计划。“信”是行的基础,“解”是行的前提,而“行”是重中之重,关键中的关键。
证——验证、实证、证明。指的是信、解、行的开花结果,也就是最后的成效。
对于店铺的“证”,则是目标的完成情况和成绩,亦是对于目标的分析和证明。“证”是“行”的目的。经过行动计划的施行,结果是否理想,即目标达成的表现是否理想,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分享目标进度,分析目标完成与否的原因。
“信、解、行、证”是一个管理的循环,如果目标未做到,便要找出问题的原因,每个星期的销售会议,要检讨目标进度。发现目标不理想,需要再做“信、解、行、证”,也就是首先要分析目标订立是否合理,若是目标订立欠当,就要改良目标,然后再向同事解释沟通(解),重新订立行动计划(行),再看成效(证)。同样,如果发现目标本身没问题,亦要再做“解”,确保让同事充分理解和接受,然后检讨行动计划做出改良(行)。
管理人员要做到不失信念,理解和领悟“管理乃众人之事”,邀请同事参与目标和行动计划的订立,再加上定期的检讨、跟进、总结分享、改良、灵活地变通,目标的管理便不是一件困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