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策密集出台,继10日上调存款准备金后,19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表明管理层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决心。在突发的利空消息以及美棉再度跌停的影响下,周一郑棉开盘并未出现预期的开盘即封停的局面,而是先大幅振荡增仓,尾盘急速跳水封停,周二多头止损释放了一部分做空动能,周三在新多介入的情况下1109合约期价快速回升确认了25000的支撑,但短期内恐难以迅速大幅回升。
第一,进入11月以来,宏观方面利空不断,爱尔兰债务问题引发全球忧虑,欧债危机目前有越演越烈之势,未来发展牵动人心。一是爱尔兰国内政局的发展及预算案能否顺利获得通过,其次是葡萄牙及西班牙等国会否步爱尔兰后尘。另外,因朝鲜炮击韩国岛屿引发美元的避险需求大增,加之投资者担心爱尔兰债务危机可能向欧元区其他国家扩散,美元指数周二大幅飙升,即将再次向80大关发起冲击。亚洲新兴经济体为防范热钱流入推升资产价格加剧国内通胀,纷纷采取紧缩政策应对风险,韩国、印度、和中国均先后加息回收流动性,尤其是中国继加息之后,在相隔九天的时间内连续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配合管理层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出重拳控制通胀,预示着中国开始进入加息周期,将会进一步收紧银根,且政府严格控制物价,保障民生稳定,明令控制棉花和玉米的炒作,严惩囤货或哄抬价格。
第二,从供求关系来看,短期内随着期价的走低,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现货价格,现货商出货意愿较强,库存挤出效应明显。但长期来看,随着价格进一步下行,日渐逼近收购商的平均成本,甚至亏损,将导致惜售再次出现。另外就是棉花出疆的进程,今年新疆铁路部门提前部署,加快棉花出疆速度,目前日出疆300个车皮,约1.35万吨,自9月1日至目前疆棉外运约40万吨左右,预计年底疆棉外运达到100万吨。自11月份以来,前期低价采购的外棉将陆续到港,4、5月份的进口棉价折合成本仅在15000—16000元/吨左右,这些低价棉到港后可能进入流通环节。总体来说,年内供应紧张局面将有所缓解。从长期来看,新年度国内棉花面临400万吨左右的缺口已是不争的事实,且目前国储棉资源有限,仅为30万吨。因此,棉花供不应求的局面到年后或将还会有所显现。
第三,出口需求可能暂时没有想象的乐观,虽棉价回落,但下游企业仍不敢贸然接单,担心棉价会再度大幅波动。2010年10月,我国棉布出口6.79亿米,环比减少4.13%,同比缩减18.21%;10月棉纱出口3.22万吨,环比减少5.8%,同比减18.11%。至23日测算,纺织企业针织32支纱线的利润空间约为3800元/吨左右,10月底棉价大幅飙涨致使纱厂一度濒临亏损,到11月中上旬纱价提价迅速扭转了这一局面,且利润丰厚。但随着棉价的大幅回落,纱价也开始回调,利润空间再度收窄。前期纺企普遍谨慎,以消耗库存为主,随着旧棉和国储棉库存的消耗,不得不采购新棉原料的纺企也是以销定购,随用随购,没有积存大量库存,一般也仅维持一个月的生产所需。目前棉价的回落和不稳定依然加重纺企的观望心态,且棉纱价格也开始出现有价无市局面,失去下游的承接支持,单就收购成本的支撑恐难以维持棉价在高位。
第四,从可供进口资源来看,美棉签约销售已经完成计划的80%以上,后市关注美棉基金持仓变化,以及是否会利用调整产量和中国需求来打压棉价,如果12月USDA供需报告果真调整中国需求,将进一步确认美国资金有重复2004年大豆并购的嫌疑,国内棉花产业链上下游需提高警惕。截至11月19日,ICE棉花期货CFTC基金净多头持仓继续下降表明基金做多兴趣减弱,23日ICE期棉3月合约受韩朝冲突刺激、美元避险需求增强影响,空头增仓打压再度跌停,虽日线图形部分指标处于超卖,但料短期内美棉仍有下降空间,关注100—110美分/磅的支撑。
印度方面,虽然调高自身产量到606万吨,但出口政策依然没有明显变化,印度纺织企业抗议高棉价正酝酿纺织工人罢工,要求维持原有的550万包(119万吨)出口量不变,迫于此压力,印度官员上周四表示目前不会增加出口。短期来看,进口资源难有较大变化。
最后,从收购价来看,前期抢购潮中资源多数集中到贸易商和棉企手中,随着近期政策调控的影响以及做多资金的退出,恐慌心理和套保需求旺盛,出货较为积极,几家大型棉企为急于出货采用低报价策略。据了解,山东某大型棉企从11月11日到24日连续下调了皮棉价格,目前的采购价为26500元/吨。截至目前,大部分企业销售价格出现倒挂,坚持收购的企业已经很少且收购价继续走低,普遍已经低于6元/斤,并有继续向5元/斤以下运行的可能,棉副产品价格也出现大幅下跌。23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报27881元/吨,较11月11日新年度现货最高价31302元下跌3421元/吨,现货价回落幅度为11%。
综上所述,短期看,棉花价格下跌的风险仍然存在,25000点的短期支撑面临较大考验,一旦击破,跌势恐还将延续,可能会考验10月11日至20日整理平台23000—24000的技术支撑。从长期来看,在确认下一年度种植面积明显增加之前,棉价后期仍需回暖,资金雄厚的纺企可以考虑在25000附近逢低建立库存。
对于棉花而言,领跑商品的大棒已经交出,目前最好的方式是宽幅振荡寻找上下游均能接受的价格中枢,25000元/吨相对来说是各方都较能接受的价格,再续涨势恐还将招来政策调控,跌幅太大则会伤及根本,挫伤棉农增加种植面积的积极性,后期关注相关的宏观政策和印度出口政策,以及疆棉外运过程中的天气。建议投资者观望或以短线操作为主,关注25000的支撑可试探性介入多单,以25000为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