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11月10日创出历史新高后出现了一轮快速下跌行情,主力1109合约至11月24日最低下探至24600元/吨,随后出现较强反弹,本周四则出现小幅下跌。笔者认为,郑棉在持续下跌之后,将受到供需失衡、现货需求回暖等利多因素支撑,但考虑到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和政府干预物价等利空因素的影响短期难以消退,郑棉近期或将呈现高位振荡格局。
中国央行流动性管理力度加大,棉价短期内难以出现强劲反弹
近期,中国央行加大了对流动性的管理力度。从短期内中国央行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来看,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决心很大,同时两次收紧流动性均对ICE棉花期价产生了重大影响,如11月10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中国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反映最为强烈的是ICE棉花期货合约,其中03合约从盘中的历史最高位151.95美分/磅一路下跌,并收于跌停价位,随后数日则展开一路调整走势。11月19日,美棉再次跌停。回顾近期棉花期货市场走势,在供需基本面情况不变的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对近期国际棉花期货走势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关注中国货币政策的未来调控的手段对把握棉花将来的趋势至关重要。虽然近期国内的研究机构和经济学家,包括一些国际投行在预测中国央行未来采取的紧缩政策的方式方面存在一些分歧,但有一点是基本一致的,就是至今年年底国内的货币流动性是趋紧的。笔者认为,在货币紧缩政策实施方式和强度尚不明确的预期下,观望气氛浓厚的市场很难产生较强的多头情绪,棉花难以形成较强的反弹行情。
政策持续干预物价,棉价难免受到压制
伴随着10月CPI以4.4%的同比涨幅创出两年来新高,以农产品(000061)为代表的消费品价格近期也是不断上涨,中国政府则接连采取措施稳定物价,不断出台政策“组合拳”。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11月2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再次出手稳定物价,被认为是研究部署稳定物价政策之后的具体化措施,措施共16项。整体来看,当前政策面较为利空,对国内棉价也构成一定压制。
国内棉花市场供需紧张现状依然难缓解,棉价高位运行格局难改
由于国内今年遭受数次自然灾害,对棉花的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自今年9月份以来,美国农业部接连调低了我国2010/2011年度棉花的产量预估值,这引发了国际市场对我国棉花供给的忧虑。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棉花生产国,历年来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进口量较少,但由于今年棉花产量降低,国家增加了进口配额,扩大了进口量,自7月份以来,我国棉花进口预估值被不断地调高,截至11月份,进口预估值已经上调至326.6万吨。与此同时,自8月份以来,我国的棉花消费预估值攀上新高。另外,我国棉花的期末库存值一再被调低,截至11月份,我国棉花库存已经被调低至287.9万吨,而库存消费比也创下历史新低28.11%。目前,我国棉花市场供需较为失衡,这将对2010/2011年度棉价高位运行具有较强的基本面支撑作用。
购棉需求将支撑棉价反弹
今年新棉收购价格显著高于去年,其主要原因:一是生产成本提高;二是粮棉比价不合理;三是市场供求趋紧,纺织业发展势头良好使得棉花供不应求。若按籽棉年度6元/斤的平均收购价计算,加上加工费用、贷款利息、保管费用等,棉花收购加工成本保守说也在26000/吨以上,因此当本年度皮棉价格在25000元/吨下方时采购比较安全。前期棉花现货价格快速上涨,不少棉纺企业不敢购货,当前在棉花现货回落至25000元/吨附近以后,相关用棉企业已逐步增加采购量,这会对棉价构成一定支撑。
综合而言,在郑棉持续下跌之后,其将受供需失衡、现货需求回暖等利好支撑,但国内当前采用多种方式调控棉市,期价难以大幅反弹,预计棉价近期维持高位振荡的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