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这五年里,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在行业规模、产品生产销售、行业产业结构、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产品竞争能力以及产品出口等方面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纺织机械行业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都有明显的提升。
目前,我国纺机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058家,资产总额727.16亿元,全部从业人员为14.50万人,纺织机械行业已基本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制造业格局。
增长快速稳定 效益稳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呈逐年提升态势。当前纺机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38.81亿元,较2006年增长61.34%;产销率达到97.45%,较2006年增长0.07个百分点。
作为体现企业赢利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当前我国纺织机械行业销售利润率为6%,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38%,均达到5年来最高点。
“十一五”期间,纺织机械行业三费比例基本呈逐年降低趋势,当前纺织机械行业三费比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为8.31%,为5年来最低点,显示国内纺织机械生产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行业销售收入同比略减,但“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机械行业整体销售收入均呈增长态势,今年在市场复苏及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等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作用下,目前全行业销售收入增速达50.16%。
从行业利润增速情况来看,纺织机械行业利润增速在2006年与2007年连年加快之后,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暂时步入减速期。尽管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当前全行业利润总额的增速超越历史的最好水平,同比增长172.04%,也为“十一五”全行业的发展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结构调整显效 国际竞争力提高
1999年至2010年的近10年间,是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结构调整最为活跃的时期。在这期间,国有企业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强化法人治理环境,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民营企业在这一时期发展最快,企业规模、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外商和港澳台资企业纷纷到中国投资的高峰期,众多国际知名纺机集团设立了独资公司和与其配套的企业。
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纺织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6年至今始终保持增长态势,尤其近几年投资保持小幅增长,且增幅相对稳定,表明纺织机械行业在加大投资的同时增长也趋于理性。
纺织机械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以来,纺机企业纷纷加大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力度。我国纺织机械产品门类齐全,从整机到配套件、从硬件到软件共14大类产品约1300多个品种,是国际纺织机械行业中生产产品种类最多的国家。“十一五”期间,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我国纺织机械产品在高速度、高性能、高质量以及连续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在新兴纺织机械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取得了重大进步,一批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和先进装备在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纺织机械产品机电一体化已向深层次的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系统化方向发展,节能技术在纺织单机和成套设备中推广应用,节能、降耗、减排的新理念在印染和化纤机械设计中得到贯彻,依托循环经济理念推出了适用于废旧纤维纺纱、瓶级切片纺丝和非织造布等新装备。纺机行业广泛采用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先进刀具、辅具,建立装配流水线,提高装配精度,加强制造过程中的检验和检测,随时监控产品质量。此外,计算机技术逐渐在铸造、热处理、表面处理和装配等方面得到应用,使纺机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
伴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加工制造技术的进步,我国纺机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2010年,国产纺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主要产品中,棉纺细纱机、粗纱机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0%,自动络筒机、中高档剑杆织机的销售量增长了近一倍。
提升技术价值 发展精细制造
长期以来,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一直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低端,虽然“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十一五”期间纺织机械行业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重传统、重量大面广、技术价值低、制造水平粗放。一方面,国内纺机市场总量趋于饱和,中低档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日趋激烈。
从制造水平来说,目前我国纺织装备在自动化、连续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除了在可靠性方面的差距明显之外,目前我国的差异化、节能降耗等高端纺机产品仍主要依靠进口,年进口额高达40亿美元左右。而在信息化应用方面,目前国内只有少数纺机企业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和CRM(客户关系管理)方案,对电子商务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也不普遍。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在“十二五”切实解决纺机行业的现存问题,除了要求企业今后应提升自身的质量和服务、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推进企业品牌建设战略外,国家今后还须加大对纺织机械、器材标准体系及质量可靠性检测体系的建设及推进力度。
今后几年内,将加快纺机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着重提升传统纺织机械、产业用纺织品装备、节能减排设备、纺机专用基础件等四个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广度,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以质的提升带动量的提升,进一步缩小国产设备与国际先进设备之间的差距;促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优化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完善产品配套水平;支持中小企业精、深加工,以专用件和配套件为支撑,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上下游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支持以产品、技术和产业链为纽带,促进区域合作和产业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