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6日,东莞被授牌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对于这座因加工贸易而兴又深受金融危机之苦的城市而言,是一个预料中的事。
数据显示,东莞的工业总产值,有86%来源于加工贸易企业。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目前东莞的对外依存度还高达200%左右。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依然是东莞最大的任务。
江凌解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两个概念:一是转型,从过去单纯的贴牌到贴牌跟自主品牌并存,从做出口到出口跟内销并举;二是升级,提高加工产品附加值。
为推动转型,东莞市专门制定了“1+26”政策框架——1个总体意见和26项配套政策措施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目前为止,地级市中对产业升级拿出最多政策的,是东莞。”刚刚卸任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的叶春荣对本报说。
而转型推进了将近3年的东莞,实现了什么?
纠结的订单
一家做牛仔裤的企业采取了一种特别的方式——卖掉原材料。该企业负责人解释,原材料价格都涨了一倍多,但是要短期内提高成衣的价格又不可能。与其亏损生产,还不如赚取棉纱差价的钱来得快。
金融危机形成的外贸订单格局——长单、大单多转为短单、小单,并没有因经济复苏而改变多少。
“现在不是没有单,而是对方出的价格,让你根本不敢接。”位于厚街的东莞红门外贸鞋城的一家制鞋厂商告诉本报。
“对相当一部分纺织服装企业报价,外商都认为太高,不能接受。”东莞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陈耀华也告诉本报,原材料价格涨得这么厉害,谁也无法判断什么时候才是顶;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增加了担忧。短单、小单显然更保险。
为应对这样的困境,当地一家做牛仔裤的企业采取了一种特别的方式——卖掉原材料。该企业负责人对陈耀华解释,原材料价格都涨了一倍多,但是要短期内提高成衣的价格又不可能。与其亏损生产,还不如赚取棉纱差价的钱来得快。
不过,更多的企业却没有这样的魄力。“有些单亏损也得做下去,要不然你多年经营下来的客户就断了。”上述制鞋厂商无奈地说,该厂家的策略是忍着几乎不赚钱甚至做好了亏损一段时间的打算。而该厂商也承认,这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在赌宏观环境的变化。
“从我手头现在收到的数据来看,还没有企业单纯因为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而倒闭,但观望的情绪很普遍。”陈耀华说,而留有一定产品库存的企业,对以更低的利润甚至亏损生产的承受能力更强。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全球性的问题。而相对于海外竞争对手,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显然更大。一家做网线的出口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今年以来铜价(68950,280.00,0.41%)涨了4倍,但该公司亏损一个月后,网线价格就追涨上去。“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民币升值,相对东南亚其它国家而言,我们的竞争力在下降。”该负责人说。
江凌告诉本报,今年10月份,东莞市政府对700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两成企业认为订单会增长。而6月份市政府也做过类似调查,当时结果是超过五成的企业认为订单会增长。“企业对前景又悲观了一些。”江凌说。
在东莞市政府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看来,目前企业普遍对订单的犹豫态度,实际上意味着东莞的转型升级还远远没有到位。
内销初试啼声
东莞今年全年国内市场的销售大概有1800亿元,占总销售额30%。“这是一个积极的信息,说明企业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在降低。”
“能有订单已经不错了。拼量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量跟质都要拼。”叶春荣说,而这个量,也不再是单纯的出口量。
叶春荣本人掌舵的东莞岳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做内销,在2003年就开始就在无锡布厂。为进一步拓展内地的市场,他今年又在湖南郴州设厂。
不过,叶春荣把企业的财务、研发等都留在了东莞,郴州只是做加工组装。“郴州算是珠三角边缘地区,交通成本不高,人工又便宜。”叶说,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种企业区域版图延伸的体现。
“我们的战略是要调整市场结构,从原来主要做国外市场,到同时做国内外两个市场。”东莞外经贸局人士对本报介绍。
在平台建设上,东莞与香港贸发局合作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会、与沃尔玛合作举行展销周的“出口企业内销辅导计划”、与阿里巴巴合作在网上交易平台设立“东莞制造”专区、组织“外博会”,等等。
2009年,东莞还推出了100家重点企业内销的“集中申报”模式,允许企业“先销后税”。这一模式今年在全市全面推广。此外东莞还拿出了3000万元提供内销“集中担保”,解决企业内销资金积压问题。直接的效果是,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加工贸易保税料件转内销合同4061宗,同比增长92.5%。
上述外经贸局人士称,目前看,效果已经显现。数据说明了该市内外销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2009年,全市外资企业内销1541.2亿元,占内外销总量的29.4%,比2008年提高2.2个百分点。今年前三个季度,东莞外资企业国内销售同比增长34.4%,增幅高于出口6个百分点,占内外销总额的30.3%,比去年底提高0.9个百分点。
记者从东莞外经贸系统获悉,东莞今年全年国内市场的销售大概有1800亿元,占总销售额30%。“这是一个积极的信息,说明企业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在降低。”江凌说。
而内销是否坦途,仍存疑虑。
陈耀华分析,目前能够成功开拓内地市场的,都是制造、对销售和品牌运营能力强的企业。这毕竟是少数。
“现实的制约是企业的规模,如果规模不够大,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会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抵消不了建设厂房的前期投入、交通、经营等成本,那转移就会亏损、失败。”叶春荣解释。
陈耀华告诉本报,实际上,由于受订单限制,这两年到内地设厂的企业数量,反而减少了。
陈分析,原有大部分企业都做贴牌,建立品牌和销售渠道都是弱项;进入商场门槛高,结算条件也苛刻。国内经销商的信用体系也还没建立起来,赊销期长,回款风险大。
石排镇荣艺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飚就深有感触。该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北美和欧洲,自2009年至今连续两年订单下滑了20%,利润率也压缩了15%左右。从今年5月份开始,徐决定进军国内市场。“目前来看,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徐飚告诉本报。
转做内销市场,要比他之前想象得艰难。徐笑称,做外贸很简单——收单、生产、出货、收钱。只要生产环节不出问题,肯定稳赚。而且下了订单后,买方会先给30%的定金,也保证了现金流。
“但内贸不一样,东西做出来了还要管销售。”徐飚说,研发、生产、市场、品牌乃至客户管理、售后服务等等,一系列都是新业务,比外贸复杂得多,风险也要自己承担。
在陈耀华看来,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做品牌并不现实,目前有部分企业在跟有品牌的或已经开拓了内销的企业做配套。这样风险会小很多,也是中小企业开拓内需的一个有效方式。
引导企业变阵
东莞率先出台了就地不停产转型的指引。让投资方先设立一个筹办性质的三资企业,允许来料加工企业和这个三资企业并存运作。企业使用新旧注册的海关登记编码,按同一企业办理余料结转手续。
但是,开拓内销市场,对东莞大部分企业而言,还不是现成的事。
“东莞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加工贸易企业结构的调整。”林江分析。目前,东莞全市11000家加工贸易企业中,只有1000家左右拥有自主品牌,而大部分企业都不在工商局注册,只是工厂甚至车间性质的来料加工企业。
摆在决策者眼前的现实是,来料加工企业无法扩大经营范围、自主研发、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更不能融资和内销。
“转为独立法人机构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前提。”江凌对本报解释,此前国家出了很多鼓励来料加工的措施,但现在加工贸易政策出现了大调整,来料加工的优惠政策不复存在,同时又享受不了三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所以注定要走进死胡同。
国家对来料加工转独立法人也有配套政策,如来料加工企业以原来免税不作价设备出资设立外资企业的过程也免税,而转为三资企业可以继续搞来料加工。“迅速把来料加工转为三资是百利而无一弊。”江凌说。
高峰时期,东莞有800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截至2009年,该市来料加工企业仍有6700多家,占全市加工贸易企业总数48%,来料加工产品出口182亿美元,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37%。
实际上,金融危机前,东莞就开始推动来料加工企业转为三资企业,但政策障碍阻碍了这一进程。
原来的来料加工企业要先注销,再新成立一家三资企业,然后将来料加工企业的设备转到三资企业后才能进行生产。这一过程,企业普遍要停产半年。
2009年,东莞率先出台了就地不停产转型的指引。做法是,让投资方先设立一个筹办性质的三资企业,允许来料加工企业和这个三资企业并存运作。企业使用新旧注册的海关登记编码,按同一企业办理余料结转手续。
“这一创造性操作,加快了企业转型速度。”叶春荣说,在6000多家台资企业中,来料加工的占比将近一半。因为停产的原因,前几年大家都不愿意转,这两年优惠政策出来了,转的意愿都很强。
今年年初,东莞市政府提出要推动1000家来料加工企业转为独立法人企业。东莞外经贸人士解释,当时提出这个目标,主要是考虑到东莞这6700家来料加工企业中,大概这1000来家的企业更具备转型的规模和能力。
上述外经贸人士对本报透露,今年的目标已经超额完成——实现了将近116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成功转型为三资企业。包括去年的700多家,目前已经推动了将近2000家企业实现转型。除了转型和后来陆续关闭的部分企业,目前东莞剩下的来料加工企业有4000多家。
“争取明年6月份前(免税政策截止期)尽量推进剩下的来料加工企业的转型。”江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