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下调进口关税、增加对企业进口高端技术设备的贴息投入、促进进口便利化,是一揽子促进口政策的三个方向。
“促进口”已经取代“压出口”,成为中国削减顺差的首选路径。
据外贸系统人士透露,一揽子的“促进口”政策有望在今年上半年陆续出台,引导企业进口高端设备与技术将成为政策着力的主要方向,外贸系统正在商讨如何进一步调整《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
早前的政策讨论中,以奢侈品为代表的进口消费品降税原本也被视作“促进口”的方向之一。上述人士表示,目前看来,推动这类商品的降税仅仅只是促进口的一小部分内容,并非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不过,鼓励企业通过进口进行技术改造的政策思路,究竟是会通过降低相关产品的进口关税来实现,还是通过贷款贴息等其他方式兑现,尚未最后敲定。
另有商务部人士介绍,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的装备制造业等重点支持领域进口税率有望降低。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的定调,2011年外贸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出口与进口并重,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
三大路径增进口
前述外贸系统人士指,从当前政策讨论的情况来看,下调进口关税、增加对企业进口高端技术设备的贴息投入、促进进口便利化,是一揽子促进口政策的三个方向。
进口便利化的措施已经逐渐兑现。今年1月1日开始,政府放宽了对出口企业的外汇收入管制,允许国内出口企业将外汇收入存放于境外,不再强制兑换成人民币。去年10月份,北京、广东、江苏、山东已经开始试行这一政策。
前五矿商会副会长周世俭表示,虽然上述政策出台的最主要考虑在于减缓外汇储备增加的速度,但也同时方便了企业直接用外汇在境外采购原材料及设备,降低汇兑成本。
他认为,外汇管制的放松与进口关税的下调,是一揽子促进口政策中最为关键的两项。
前述外贸系统人士表示,早前关于如何促进口的讨论中,对于是推动以奢侈品为代表的进口关税下调,还是更侧重于增加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一度存在争议。“不过目前看来,终端消费品进口的降税仅仅是促进口的一小部分内容。”
有地方商务系统分管内贸的官员透露,关于高档进口商品的降税已经历经多次调研,去年的商务部内贸座谈调研会上,就有调研组领导估算,因为境内外商品差价巨大,国内的奢侈品消费不少是在香港释放,每年都有上百亿的贸易量流出。
该人士说,海南免税岛的思路值得借鉴,事实上,决策方也正在探讨,试图与国外对接,对国内消费后出境的商品予以退税。
鼓励企业通过进口高端的设备与技术完成技术升级,是促进口的最主要路径。上述人士说,当前中国进口的商品以原材料为主,政府希望将进口引导向高端技术设备领域。
不过,高端技术设备的全面降税并不现实。前述外贸系统人士说,当前,中国的进口市场已经非常开放,平均进口关税仅为9.8%,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最低的水平,“税率继续下调的空间非常有限。”
加工贸易政策暂无收紧
“促进口”上升到战略层面,与高额顺差的背景不无关系。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此前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估计,2010年的顺差估计将达到1900亿美元,基本与上一年顺差规模持平,也远远高于政府最初的期望值。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外贸的表述,以及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的定调,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进出口的平衡是今年外贸最为重要的两项任务。
“减顺差”的压力下,也引发市场对加工贸易调整的猜想。由于加工贸易天然产生顺差,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决策层一直试图通过收紧加工贸易政策来平抑贸易顺差。
广东一位分管加工贸易的官员透露,暂时还没有收到政策调整的风声,他个人估计,今年不太可能出台涉及面过广的加工贸易紧缩政策。他说,政策调整的力度取决于出口复苏的情况,如果出口增长过快,明显超出决策层预期,加工贸易政策的收紧可能难以避免。
另有商务部人士介绍,目前系统上下对加工贸易的认识基本统一,不太可能重新出台重手打压加工贸易的政策,“即便部分政策涉及到加工贸易禁止目录的调整,也是因为节能减排的压力。”
此前一直有消息称,钢材、化工等几类商品将重新被纳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
上述商务部人士说,当前加工贸易调整的思路,更多是引导其从东南沿海转向中西部,以及引导企业从简单的参与加工环节扩展至更多环节,延长加工贸易的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