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撕掉标签、隐藏背后的设计师,一件定制服装可能只需要大牌手袋1/3的价钱,而设计师可以为你花一个月的心思,面料是千辛万苦从各地搜罗而来,细节是一针一线为你缝制而成,它不但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最适合你的身材和要求。
背一个名牌包招摇过市,会被人怀疑真伪;满身流行元素,会被人认为媚俗。这样的现状似乎言过其实,却经常在我们的身边发生,那么,需要什么样的服饰,才不会为人所诟病?就是独一无二的贴身定制服装和坚持风格充满个性的独立设计师品牌!
穷人在大众品牌不一定能找到想要的价格,富人在名牌店也不一定能找到想要的设计,此事古难全。购物是一种冲动反应,美丽的衣服更是令人诱惑难挡,而回头看看,那些冲动的代价在几年之后变成只愿意做抹布的时候,你做何感想?你应该需要思考,什么样的衣服可以让你永远都愿意穿在身上?一件专门为你设计的衣服可能才是你真正需要的。
独立设计师揪心之处
独立设计师,在国内一线城市里的成长速度越来越惊人,他们受雇于好想法,而不受雇于财团,他们只为自己工作,并且因此拥有自由的作品和无拘无束的创意空间。安博就是这个队列里的一个。
独立设计师品牌,通常都蕴涵着设计师合理而独立存在的文化与精神上的思考,它们通常保持着统一的风格,有着标签式的设计,但是却不会迂腐到没有任何流行元素。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它们有着适合各种人群的价格和风格。
“我刚刚在楼上的百货店逛了逛,一边逛我一边想:如果这些衣服的背景都换成白墙,取消每一家店铺的品牌标识,这些衣服的雷同是惊人的。”安博一边说一边喝着咖啡,眼神里流露着遗憾。
是的,在独立设计师的眼里,没有创意的盲从流行,是很遗憾的事情。安博的每一件作品,都是自己白天各处选面料、选辅料、夜深人静时出效果图的结果。或许,这对于常人来说很累,他也累,但他是累并快乐着。
“其实完成作品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的结束。最终,作品的去向是最令独立设计师揪心的。”
我的衣服谁在穿?该给谁穿?多少钱是这件衣服的定价?这恐怕是独立设计师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独立设计师的工作室里,你可以找到几百元的,也可以找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你可以找到富有古典韵味的,也可以找到利落剪裁的,而且它们永远都是限量版。
独立并不轻松
这是安博在新浪微博上的一段话。
“最近有人采访我,有关中国独立设计师的现状和发展。和他们七七八八的说了不少。之前没想太多也不觉得怎么样。可细想下来,在中国做独立设计师还真的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
1月18日刚刚完成的“冠宏杯”2010中国纺织十大新闻系列评选的冠宏功能性面料成果发布会,可以让安博小憩片刻了。
“冠宏功能性面料成果发布会这个系列,我在作品里表现的是一个女人成熟的过程。没有很多华丽的装饰,简洁的线条与精致的版型结合,凸显面料的一些本身的功能优势,算是一个命题作文,但是做起来也津津有味。”
他的独立之路虽然仅仅一年,却与这个活动有了多次的合作,也因此受到了一些品牌的关注。
“我还是很希望能与一些品牌有密切的合作。我们如今多数在给明星、名媛做衣服,但是服装设计毕竟是工业设计,对于我来说,受雇的对象无论是个体消费(定制者)还是群体消费(品牌),只要实现了我对一件衣服的好想法,就实现了我的工作目的。”
寻找一件适合自己的衣服跟了解其他任何一件事情的过程一样,你要不断地穿上去、脱下来,脱下来、穿上去。面对镜子,直到镜子里的你和镜子外的你合二为一。这样的情节出现在影视剧里似乎很生动,但却是独立设计师工作室的常事。
“独立设计师遇到知音还是很难的,因为两个不同环境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同样的审美标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企业家当初相中了一些设计师的才华,而接下来的合作中,却不尽如人意。”
安博举了一些身边设计师朋友的案例,这样的例子让他有些隐忧。他的隐忧并非来源于自己,而是这个行业的现状和发展。
“独立设计师在国内,目前并没有很多的个体消费客户,很多消费者对于设计师的风格以及如何找到他们并不知情。媒体宣传和广告显然对于资金并不充裕的独立设计师,是不现实的。有些品牌与独立设计师合作,并不力推这个设计师。这个看似凌乱的行业循环过程,对于我们这些心怀梦想的人无疑是一种挑战。”
独立性决定着他们的强针对性,总有一些理解并认同品牌的人在忠实支持着。在与客户不断的磨合过程中,独立设计师的确需要时间和空间展示他们的才华。
安博希望,更多的独立设计师能幸运地遇到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