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销比达到4.5:1的临界点,服装企业就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
●按照目前的成本计算,若服装零售单店的销售额下滑20%,基本上意味品牌将消亡
●与2008年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日子难熬的不仅仅是外贸加工厂,现在还向上延伸至服装经销商、授权商、品牌商。”
月初,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放风,“正在研究促内需的新政”。其中,一个颇大的手笔就是2012年,商务部将推动出台《网络零售管理条例》,研究制定《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
那些在服装行业里遭受重挫的企业们,看见一丝曙光。
有这样一则“笑谈”:即使现在中国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停产,仅是仓库里的压库货,起码能供国内的服装销售企业卖上3年。
“服装库存高企在行业内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代理一线运动服饰品牌十多年的赵卓告诉南都记者,现在的局面是,无论是耐克、阿迪,还是李宁、特步,一线品牌商的库存与销售比,普遍达到6:1,其零售单店的销售额也至少下滑10%,情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要糟糕。
喜庆的春节里,低迷的情绪仍笼罩着服装市场。在卖掉自己创建的童装品牌后,杨锡获得几万块的商标转让费,拿到这笔钱也意味着他“洗手不干了”。而像杨锡一样关闭工厂,出售品牌的中小企业也越来越多。一些嗅觉敏锐的“尾货”经销商倒是从中看到商机,纷纷设立“网上服装商城”,引导链条上的利益相关者将网购渠道作为“去库存”的最新、最大战场。
服装业库存量开始加速冲高
高库存梦魇正在服饰行业内蔓延。
广州一家替耐克、阿迪等著名品牌代工的服饰工厂老板介绍,今年秋冬季服装的库存积压普遍达到60%。“不仅仅是中国,全球市场都消费黯淡,中东地区还政局不稳定。各种因素导致订单量锐减,甚至会被拖欠两批次以上的货款,现在很多加工厂都被拖死了,不敢开工,而我们厂往年仅出口迪拜的服装就达10万件,现在也是进退维谷。”
全球最大的服装用纸生产商深圳百联星公司董事长石磊证实了这种说法,“客户的用纸订单量普遍下滑40%,现在,我们都采用现金结款。东莞厚街已经出现鞋厂倒闭潮,估计服装工厂的大规模倒闭潮很快也会到来。”
此前不久,东莞市外经贸局局长黄冠球曾公开透露,2011年1~10月份,东莞关停外资企业450余家,以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为主,服装、玩具等传统产业占多数。
悲剧氛围继续蔓延。这与2008年金融危机颇为不同,“日子难熬的不仅仅是外贸加工厂,现在还向上延伸至服装经销商、授权商、品牌商。”代理一线运动服饰品牌十多年的赵卓告诉南都记者,“眼下,无论是耐克、阿迪,还是李宁、特步,一线品牌商的库销比普遍达到6:1,而通常情况下,库销比达到4 .5:1的临界点,服装企业就很难获得银行提供的贷款。”
半年前就已现端倪:销售冷清
这场服装高库存灾难在半年前就现端倪。
公开财报显示,截至2011年9月3 0日,美特斯邦威存货金额高达29 .82亿元,占其净资产比重超过83%。截至2011年6月30日,特步的存货金额为8 .87亿元,增幅约为92%。而李宁公司在2011年上半年的存货金额为9.92亿元人民币,而其2010年底的存货金额为8.06亿元人民币。
石磊告诉南都记者,仅上市运动休闲品牌在中国的年销售总额就超过了1300亿元,按成本价统计,其不良库存就超过150亿元。
遗憾的是,销售冷清远远超出大家的预期。
赵卓对南都记者说,“按照目前的成本计算,若服装零售单店的销售额下滑20%,基本上意味品牌该命赴黄泉。保守估计,目前服装专卖店的销售额普遍下滑10%,若其销售净利能够达到3%,差不多就可以跟董事会邀功领赏,过个好年。”
百货业态中的服装生意也未见起色。莫尼塔2011年11月消费类行业调研报告显示,国内半数以上的百货商场于2011年10月销售低于预期,莫尼塔草根调研的完成指数也从9月-10%下挫至- 30%。而美国著名连锁百货公司西尔斯则干脆宣布,综合考虑自身业绩表现和困难的经济环境,将关闭最多120家西尔斯和凯马特公司店面。
“说明全球的消费信心或将于2012年、2013年继续回落。”石磊说。
网购到底能否去库存
一些嗅觉敏锐的“尾货”经销商倒是从市场震荡中窥视到商机,广州白云区一带的尾货市场纷纷变身为“服装展贸城”。
“尾货”经销商郑钧告诉南都记者,“改个名号”只是实施“网购策略”第一步,再以展贸城创立的名义举办论坛,主要目的是邀请服装品牌商出席,然后在论坛上给品牌商洗脑“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效果是明显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商愿意直接供货给我们,他们已经将网购渠道作为‘去库存’的最新战场。而我们也可以减少从‘二道贩’手中拿货的比例。”
在这个过程中,大品牌商优化渠道结构,也给尾货商们提供发展的空间。譬如李宁这两年就在着手整合一些规模较小、效益不佳的经销商,鼓励大分销商吞并小分销商。而美邦服饰董事长周成建不久前也表示,美邦服饰及其经销商将通过开设特卖店的方式,消化存货。
郑钧说,以前,品牌商还会担心网购渠道频繁促销、打折,会损害品牌形象。现在,大家都把“去库存”放到第一位。
艾瑞咨询近期发布的《2011年中国服装网络购物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服装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2049亿元,而2011年中国服装零售市场规模为14370亿元,其中服装网购规模为2049.0亿元,网购渗透率为14 .3%。预计到2014年,中国服装网购在服装零售整体市场中的渗透率将提升到23.6%。
而持异议的声音不断,“即便像淘宝光棍节一样,网购平台搞5折促销,也不见得会持续有效。接下来,品牌商应该会不断下调零售定价。消费者很快就会发现,5折抢购的商品可能比正价还贵。”石磊给南都记者分析,网购渠道将整个消费蛋糕扩大了,但也就扩大些许,核心问题还是没法得到有效解决。
视点:商务部新年将出台新政促内需
市场震荡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关注。月初,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放风,正在研究促内需的新政,扩大消费政策主要包括消费能力、消费环境、消费政策这三个层次。其中消费环境和消费政策是商务部重点考虑的。
“我们看到的商场里面都是几万块一身的西装,几千块的衬衫,国内非常好的代工的产品无人问津。”陈德铭建议各省的商务领导部门高度重视,各个国有的大型商场能带头,做好自己的品牌建设。
商务部的工作报告中称,2012年商务部会组织开展“名品进名店”、“特色商品大集”等活动,鼓励各地设立品牌产品展示中心。另一个颇大的手笔就是,2012年,商务部将推动出台《网络零售管理条例》,研究制定《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