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推行了将近十年之久的名师跨界系列已经发挥出强大的影响力。3月8日,Marni at H&M上市。到底是渠道彰显了设计,还是设计造就了渠道呢?H&M持续性的名师系列已经告诉我们答案:牛逼的人们是互相成全的,而H&M这样的SPA品牌,是可以不断“包养”大师的。
每次,看着H&M的跨界系列推出,从预告、项目单独Logo、入市前party、专有网站、lookbook、still life、Campaign、Video、新闻稿、价格表、后期的名人穿着报道跟进,Facebook、微博等跟进,H&M展现了十足时装运作的能力:产品力+引导力+互动力,同时又在一定意义上挤占和弱化了别人空间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未来将绞杀很多对手。
关于H&M,人们也许更多直观地联想是“休闲、平价”,与时装相去甚远。不过,“十年树木”,H&M推动Crossover的智慧和成果,令人叹服。H&M不仅把大师们一个一个弄进了闺房,High地云雨一番,更重要的,把对时装的定义和话语权,巧妙进行了转移。这到底是董郎娶七仙女还是吐蕃王联姻唐公主呢?
2011年H&M全球2400多家门店的业绩是1288亿瑞典克朗,与之呼应的是试衣间收银台的排队人群。十年名师跨界系列运作+持续改善橱窗与VM表现+空间设计+单品能力的提升,H&M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它的过去,还有大家的未来。H&M正用新的方式,立体的覆盖,在牢固的渠道中,侵袭着传统时装高傲而虚弱的领地。
时装品牌们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风格的广泛覆盖性,即没有一种明显而又有价值的风格被顾客们广泛深深接受。国外大牌的问题是有点高傲(价高)而覆盖性不足(顾客知道无法常规消费),国内时装品牌是风格不稳定或不被广泛认可。H&M巧妙转移矛盾,不再以产品本身为全部,转而以产品+名人+传播的套路,结合传播阶段大牌的做法,加之门店有效的视觉表现。
未来时装与休闲装的边界将变得不再泾渭分明。时装将作为一个风格属性被渗入到各类别中,不管男装还是女装,休闲装还是传统时装。但传统时装品牌进入更为年轻和休闲的细分市场,比起H&M从休闲覆盖到时装来说,难度更高,原因是它们根深蒂固的门户意识,而H&M它们则更为“轻”。
其实,我要说的是,品牌在全球化和互联化的时代中,成功之道在于追逐本质与趋势。时装化就是本质和趋势。当初OTT与欧时力在女装,GXG与太平鸟在男装中的兴起,本质就是时装化。这不仅是产品本身的时装化,门店形象、顾客沟通与传播及内在的运作思维和理念都要时装化。
不要跟我说H&M、Forever21的质量问题,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此,你不能拿别墅的价格来衡量经济适用房,但这并不影响人们追求家居的舒适和时尚,犹如服装的时装化。问题的核心是时装化。虽然,目前我也认为Forever21在适应亚洲本土市场上的表现优于H&M,但内在运作和底层功力,H&M远远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