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兑换,是进出口过程中的必经环节,因其变动不居,成为贸易商考虑的重要“成本”之一。
从事进出口贸易的胡先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外汇是个‘大概念’,我们贸易商对它没有任何控制权,也没有建议权。但我们的生存却与之息息相关,生意好时,一点汇率损失算不了什么;但生意不好时,汇率损失带来的压力就会放大。”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胡先生道出了许多贸易商的心声。他想知道人民币汇率如何构成,它的未来走势决定因素有哪些,如何清晰地预判未来走势——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在汇率上有更大的损失。
“入世红利”渐弱
进入汇改的第七个年头,胡先生明显感到人民币对美元价格频繁波动,这让他更难判断未来汇率走向。
“以前讲人民币汇改,可以闭着眼睛将其等同于人民币升值!你看,两次汇改后,都是大幅升值。”胡先生说,现在人民币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你需要调整思维,关注它的变化。
汇改七年间,人民币除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横盘外,多数时间都在升值。虽然本币升值会影响到出口企业的利润,但中国入世后出口形势一片大好,很多外贸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丰厚的利润足以让贸易商忽略掉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损失。虽然人民币七年升值了30%,平均到每年或者每两三个月,升值幅度就会变得小很多,我们是能够接受的。”谈起过去出口订单每年强劲增长时的日子,胡先生毫不掩饰他的得意。但谈到现在,他说:“欧债危机以来,今年的订单明显减少,利润低了,各类成本都需要考虑,汇率带来的风险被放大。”
目前,中国外向型出口贸易正在向内需型转变,一段时间以来贸易顺差持续收窄,再加上欧债危机的影响,出口订单同时大幅下滑,这是今年众多出口贸易商遇到的新问题。此时汇率的成本风险突显出来。
过去,像胡先生这样的贸易商手里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美元备用,人民币要是一天升值几个点或几十个点,那就意味着他手上的资金无形中就流失了成千上万元。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表示这些损失,像他这样规模的贸易商是能够承受的。现在的问题是,在世界经济不好、出口下滑的背景下,汇率变得“动荡”,贸易商的利润已微乎其微。
期待打开那个“篮子”
汇改迎来第7个年头,市场大环境开始发生变化。从3月起,人民币中间价出现了月度环比贬值的现象,之后的5月、6月再次贬值。虽然几次贬值幅度都不大,但从整个汇改的历程来看,这样的情况之前还从未发生过。在人民币双向波动加大的情况下,4月中旬我国开启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市场交易波动幅度扩大的改革举措,这让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更进一步。但在像胡先生这样中等规模贸易商的眼里,波动幅度扩大,意味着他手上美元的变动幅度风险也扩大一倍。
“市场上的炒汇高手可能乐见这样的变化,就像做股票的人一样,喜欢有‘股性’的股票嘛。”胡先生说。对于贸易商而言,他们对汇率最大的期望就是相对稳定,最好能把汇率风险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当无法控制它的时候,生意做起来就会变得很被动。
多年以来,人民币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这个货币的稳定。但是,胡先生告诉记者,现在随着进一步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渐高,汇率未来将是什么样子现在很难说。“我就想知道未来人民币走势的大方向,目前的新闻资讯只是人民币价格变动后才出的报道,其实这样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晚了。”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业内有呼吁汇率制度应依照各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贸易占比等因素的变化情况,动态优化与人民币汇率挂钩的货币篮子构成及其权重。“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对外界公布货币篮子构成及其比重,形成更为明确的汇率变动预期,使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安排更加透明。预期对我们很重要!”胡先生说。
胡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汇率的波动依然很大,他准备要动用汇率避险工具来锁定风险。
更多的直接交易
胡先生所做的业务包括新兴市场及欧美等地。这让他对汇率的感受不仅是人民币对美元,还有他所涉业务地区货币的变化。
“美元在主导着目前的汇率市场,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在风险来临的时候,‘弱不禁风’的特质明显。”胡先生对此感受颇深,这让他对目前最流行的“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显得犹为期待。
胡先生说,最近几个月印度卢比贬值迅速,两个月前花100美元在印度能买到的东西现在不行了,需要花120美元才行,由于购买力下降,印度进口商没有动力进口,而且看不到美元强势的过程什么时候能结束,目前的出口量大幅下降。“最怕的就是跌跌不休,因为持续下跌,等收到货的时候,说不定已经亏钱了。”胡先生说,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欧洲,当然,欧洲还有一个特殊情况是消费量的确是在萎缩。但是共通的地方是,目前中国的贸易商不仅要面对本币汇率的问题,同时还受到贸易出口国货币对美元之间汇率的影响,这个影响非常严重。
对于现在所说的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胡先生表示非常看好和期待这一发展趋势。“作为世界上第一贸易大国,如果它的货币能够与众多大型贸易伙伴定价和使用,这当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