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到的企业普遍反映今年的情况不是很好,比如订货会的订单在下滑等。但究其原因,是内部原因多于外部原因。
中国的品牌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太长时间的顺境。所以,我们的很多品牌一直认为每年增加20%或以上的业绩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是合理的。而一旦增速少于这个所谓的底线,就会受不了,没有心理准备。但是反过来想一想,有哪一个行业是在十几、二十几年的时间里能一直增长的呢?
再看一些企业做品牌的方法,是以规模扩张式来占领市场为主的。有这样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所谓成功就是销售额越高越好,网络铺得越大越好。我们常常听到企业家谈的是今年又新开了多少家店,代理商、加盟商的订货量又增加了多少,但对于如何将品牌做精、做扎实,如何把每一家开业的店铺都管理好,如何提升品牌的附加价值,却很少有时间去思考。
假如没有2008年的金融危机、没有现在的欧债危机,以及其他一切外在的干扰,中国服装行业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因为市场总会饱和、总会成熟,一味地靠规模扩张来发展品牌一定是有局限的。以现在被谈论最多的中国体育品牌为例,究竟是欧债危机对其现在的困境影响大,还是品牌自身盲目扩张导致发展瓶颈呢?
对于那些以销售做品牌的企业,应该重新反思,改变自己的思路,不能把扩张作为企业发展的常规模式。
以前,很多企业做品牌是低着头做的,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是很多品牌越来越走不下去的关键原因。比如,加盟商的订单突然减少,品牌的库存一夜之间堆积如山,店铺的销售额直线下降,这绝非是一日之“功”。其实,造成现在很多品牌发展困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很多加盟商和代理商已经闹革命了,革品牌的命。他们想自己做品牌,或者是想改变和品牌商的合作方式,以托管的形式,而不是订货模式。
所以,品牌应该反思,是不是之前的逼迫太严重,甚至对加盟商下达订货量最低标准等苛刻的条件。
还有一些企业,目前来看,其销售额是不错的,比如说女装企业做到2-3个亿,男装企业做到4-5个亿,所以企业自身可能也觉得自己的销售额不错,是比较成功的。所以,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太作为”,自信心爆棚,每一年都在开店,每一年都在扩张;另一个就是“不作为”,认为自己的销售业绩已经很好了,知足长乐了。这两种方式,都是很典型的,但却都不能让企业成为一个后劲知足的企业。
还有一点,那就是坚持和乐观很重要,不要看到一年两年的业绩下滑,就乱了手脚,认为世界末日来了,心态一定要平和。特别是,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裁员,这对一个处于困难期的企业来说,是一个致命性的错误,因为稳定人心此刻是最重要的,也不能马上改变既有的全部发展策略、产品和渠道等,这都是让企业无法回头的错误的做法。相反,这个时候要反思并找到自己现在的优势在哪儿。
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在经济低谷时积累能量并最终爆发起来的,从美国和欧洲的大企业发展史可以得到佐证。
所以,对于当下中国的品牌,应该放慢脚步,反思自己的发展方式,夯实基础,在危机中积蓄能量,沉淀之后等待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