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中国零售业:步入转型迷茫期

发表时间:2012年09月11日    作者:田力

  最近,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接连发布了《传统零售商开展网络零售研究报告2012》、《2011年主要零售业上市公司业绩情况介绍》和《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11-2012》三份报告,基本勾勒出了当下中国零售业的基本轮廓。

  据《2011年主要零售业上市公司业绩情况介绍》的报告显示,在统计的56家上市零售企业中,93%的企业去年营业收入较2010年呈现增长态势,平均增长率达到19.13%,超过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的增幅。在净利润方面,87%的零售企业去年的净利润也呈现增长态势,平均增长率达到18.06%。

  两相对比,表面看来2011年零售上市公司的业绩都还不错。但细一分析,其实问题也不难看出。最起码净利润增幅与营收增幅相比是稍逊的。如果再与2010年的近36%净利润增幅相比,则就明显惨不忍睹了——下降近18%;全部样本平均净利率为4.11%,较2010年同期下降0.21%。

  重要的是,这种局面还一直延续到今年上半年,甚至情况更为糟糕。一直都被市场看好的苏宁电器日前发布的年中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2年上半年营收为471.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42.3亿元增长6.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9.49%。另一巨头国美电器情况则更糟。

  从已公布半年报的百货上市企业看,今年上半年行业普遍业绩下滑,营收和利润增幅缩小甚至出现负增长。商务部监测数据也显示,上半年全国3千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增8%;上半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222亿元,同比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分别比去年同期放缓2.4和0.4个百分点。

  北京市商务委市场运行处处长刘健表示,上半年虽然节假日密集,但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实体店进店客流下降明显,传统零售业总体表现低迷。难怪《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11-2012》显示,目前中国连锁零售业面临着成本上升不可避免、销售增幅减缓、商业地产过热和效率有待提升等诸多共性问题。

  面对这一局面,传统零售业如何应对成了接下来必须得思考并有所作为的课题。

  既然实体店销售低迷,那就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吧。这似乎已经成为业内的一个共识。因为从国际成熟市场零售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电子商务确实应该是个大势所趋。而且相比较欧美日韩等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的电子商务确实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或许正是基于此,截至目前,我国传统零售百强企业中有59家企业已经开展网络零售业务了。但据《传统零售商开展网络零售研究报告2012》的调查显示,传统零售商涉网整体上都不太乐观。

  该报告的主要起草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杨青松表示,目前,我国大部分零售商只是将网站作为市场营销的补充手段,极少有企业选择对其倾力投入,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观望和谨慎态度。毕竟在中小企业居多的零售业,先不说大量的先期投入不说,就是动辄上亿的亏损,也绝不是儿戏。

  触网是趋势,但不是每个企业都玩得起的。尤其在产业和资本对接,一切都可以不再从零开始的年代。传统零售企业开始迷茫了。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让企业困惑的还不止于此。早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传导至中国实体经济时,业内专家就呼吁,中国零售企业要想改变毛利率低下、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就一定要借机转型,改变联营制的盈利模式。尤其是在首都经贸大学陈立平教授关于“食利型”模式的论调引起业界广泛讨论后,回归零售本质,发展自营模式也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的高度赞同。关键是怎么转的问题。

  应该说在这方面,以苏宁、国美为代表的家电连锁企业作出了表率。2009年年底,几乎是不约而同,两大家电连锁巨头都开始了积极的尝试,只不过所采取的形势不太一样罢了。国美采取店中店的模式,而苏宁则以小面积的精品店在试水。不否认,截至目前,应该说尝试都不算成功,但两者都没放弃。尤其是苏宁,不仅在今年准备全面升级精品店模式,同时还推出了乐购仕等全自营的门店。甚至还将全自营模式纳入到了“新十年战略”当中。

  苏宁、国美等大鳄也都只是在尝试,更何况众多中小零售商,更不敢冒这个险。一个小小的促销员问题都屡改不掉,更别说整个的盈利模式问题了。也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也难怪王府井百货高调宣布实行自采模式,结果也不得不从5%的小比例开始。

  正如北京当代商城董事长金玉华所言,“若想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一定要改变联营模式,但随之也会带来经营风险的上升。”金玉华说,百货企业自营将面临着人员成本升高、财务成本上升、库房和配送成本增加以及货品积压等诸多风险,因此,企业在转变经营模式时一定要考虑风险问题。

  金玉华认为,在百货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其实还是人才问题,尤其是培养买手方面,还存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增添了企业转型的难度。

  这些属于有了明确的方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或者说需要付出时间或者代价去做的事。而还有一些方向都还不明确的事,更是让企业彷徨、迷惑。

  早在几年前,业界就都在探讨零售业“做大与做强”的关系,尤其是针对区域性企业而言。而其中多元化发展和多业态组合的发展,似乎也成了区域性企业发展的模版。像武汉中百、湖南步步高、辽宁兴隆大家庭等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也曾专门论述零售业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并且多次强调多元化一定要立足本业。但事实上,从目前的多元化现象来看,进军商业地产面临困境,开发自有品牌也遭遇瓶颈,到底是走同业多元化还是异业多元化之路,是个问题。

  另外,几年前,全球跨国巨头和全国性企业主要还是在一二线布局,三四线城市只是象征性的战略落子。而现在,一二线布局基本完毕,三四线则成了它们重点布局的区域。在总盘子有限的情况下,区域性企业,尤其是区域性龙头企业,除了还在考虑到底是同业还是异业多元化的同时,还得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坚守还是异地扩张。

  坚守,意味着有限的地盘和赤裸的竞争;异地扩张,可直到现在还鲜有成功的个案。相反武汉中百的重庆落子却成了一个尴尬的反面教材。尽管不能说失败,只是让好多原本想异地扩张的区域龙头心有余悸。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们一直希望的零售企业国际化问题在短时间内恐怕也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已。截至目前,中国年销售额过千亿的零售企业也只有4家。而真正尝试国际化发展的好像也只有苏宁和国美。

  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只有培育大型流通企业才能真正的“走出去”。这也刚好暗合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发展思路。自2004年打造“流通国家队”以来,一直都没有放弃过。直到“国内贸易十二五规划”,也仍然延续了这一思路。但却遭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反对。政府的重心应在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上,而不是具体的企业的发展;国家的资源应该侧重在扶持中小企业以增加其活力,而不是强行捏合大型商业航母。

  争论仍在继续,但零售行业及其企业却在饱受煎熬。原本就备受冷落、任其自生自灭的零售行业真的需要一个正确的指引、合理的环境和公平的政策。期待中!

稿件来源:中国商界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作者  
·左小蕾:准备金率调整时点未料到[2010-01-13] 


相关资讯  
·破解囚徒困境 线下零售:还有多大降本空间[2024-04-11] 
·打造消费“引力场” 新零售成消费复苏引擎[2023-12-24] 
·直面消费新势力,线下球鞋零售业更需走出舒适圈[2023-04-22] 
·扫码开门、自助选购、一键结算 无人零售越来越多[2023-02-27] 
·“首店经济”正红火:创新业态激发商圈活力 解锁聚客“流量密码”[2023-02-27] 
·2023年零售、消费行业年度十大趋势预测[2023-02-03] 
相关出处  
·零售业态经营创新之本[2012-08-07] 
·中国零售企业在行动[2012-08-07] 
·零售商打造全球供应链[2012-08-07] 
·传统零售商涉网不乐观[2012-08-07] 
·传统零售商虚实结合[2012-08-07] 
·零售营销:从传统走向现代[2012-08-07]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