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一直把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与70年代的日本相比较,认为中国很有可能步入日本模式的衰退。持这种观点的就包括高盛经济学家李智雄(Chiwoong Lee)。做出这一判断的基本依据是中国GDP增速不断下降,到2030年后甚至可能跌到5%左右。
但这种假设是基于未来中国的发展模式没有实质性改变的基础之上的。由于目前中国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并且必然会改革;那么这种分析就毫无价值。
中国与日本的相似之处:
(1)实际工资和劳动收入比重在一些地区持续提高;
(2)高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创新高;
(3)尽管耐用消费品已经普及,但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4)规模经济带来出口比例很高;
(5)尽管原材料和石油价格上涨,但经济仍保持增长。
虽然中国经济的潜在和实际产出将有望继续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但增速会从04-07年的两位数增速缓慢下降。我们的中国经济研究团队预计中国潜在经济增速为7.5%-8.5%。
正如以上列出的几点,李智雄特别关注于6个生产因素:劳动力——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紧缺、科技发展速度、耐用消费品的普及、规模经济和出口结构、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和政治稳定性。他对比了在每一项因素在日本经济中的变化,以此作为日本衰落的线索;然后预计它们会对中国经济有相似的影响,最后做出中国经济放缓的预期。
这种观点很有意思,但依作者愚见,这种论调与其他类似的分析一样,都有个基本错误:将中国经济与20世纪日本60-70年代相比,而不是与80年代末期相比。
为什么是错的?
因为中日经济对比,显然不是发展程度上的对比。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国内经济失衡的程度。李智雄专注于对比两个国家的这些名义变量,然后找出它们在发展和收入层面上的相似之处,但并没有在经济失衡层面上进行对比。
只有假定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同目前一样,对比发展水平才有意义。我们假定中国的发展模式讲究基本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投入的变动会造成相应的可预估的产出变动。
当这种发展模式造成国内失衡,变得不可持续之时,这种方法就失去了作用。一旦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失衡到达一定程度,就必然面临转型。大转型总是非常困难,但他可以通过一种迅疾且“灾难性”的方式来完成,比如突然的经济事件导致金融危机和负增长。
所以我认为选择1980年代末期的日本同现在的中国进行对比更合适。1960-1970年代的日本经济的确和目前中国的发展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那时的日本经济失衡状况绝没有80年代末期那么糟糕。因此并不适合用来对比目前经济严重失衡的中国。
日本1980年代末期的重要的经济特征:
- 1980年代末,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靠人为的低利率信贷资金支持。
- 投资配置不当导致产能过剩,同时助长了房地产市场泡沫和基础设施建设过度投资。
- 人为压低利率。名义上利率是由日本央行制定,但实际上是由财政部制定。储蓄低利率也助长了日本资产泡沫。
- 人为压低汇率促进出口的同时,也限制了家庭收入增长。
- 由于这种增长模式限制了家庭收入增长和消费,从而迫使国内储蓄率上升到很高的水平。
- 国内消费低迷和产能过剩,就需要有大量出口来平衡产能。
- 最后,也是最令人担忧的是,债务水平开始上升,并且增速超过债务偿还能力。
以上这些在今日中国也能看到,所不同的是中国的债务、投资和消费失衡要比日本严重。这也就是为何如果想要理解今天中国所面临的挑战,那了解日本1990年之后日本如何重新调整经济是很重要的。
日本经验至少提供了一种恢复经济平衡的模式,而且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告诉中国在经济平衡过程中所要面临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