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企业,还有公司一些演讲,这个活动还是很有意义的。产品创新是新世纪以来,纺织工业连续每年进行的,大会的题目是创新年会,但是创新年会重点还是讲的产品开发,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对于我们整个行业的创新,它的意义在于产品是技术、文化、组织、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结合点。产品作为行业整体概念来讲,它是行业所有要素综合结果,反映产业时代性,也反映产业竞争力。从产品创新解剖,会促进技术进步、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本的提升,也促进我们行业尽快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产品是集中表现。
我们看各国的发展,对各国生产力先进与落后的评价,都是通过产品来体验的。纺织产品最终是用于服装、家纺和产业用。产业用是制造业体系中的一个中间产品,也是纺织行业本身的中间产品。整个制造业为人们的吃喝住穿、健康、安全服务,也就是说,是实体经济、传统制造业。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实体经济,而且特别提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是我们十六大以来确立科学发展观以来特别强调的。实际我们党在十四大、十五大也是强调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新兴技术产业同时发展,这样一个结构,始终重视传统产业的提升。
这次开会正好是今年十八大闭幕,大家知道十八大报告的主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一段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艰克难,这十六个字作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思想,是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这次两个产品创新推动奖,邀请了有关国际组织,棉花公司、咨询公司、国际企业、营销公司也到大会参与我们这个论坛,在这样一个思想非常丰富,经验非常丰富的论坛中,我想集中谈自己的看法,不是总结。这个大会王会长已经做了重要的发言,他是代表了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落实十八大一个重要的思想,要抓落实,他提出了四点要求。孙副会长做了一个主题发言,分析了我们行业发展形势,对产品创新的要求,对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在这里,我就想谈两点认识跟大家交流。
第一,我们创新会议要建立一个创新的产业,适应建立创新国家的需要。我们的产业地位很重要,但是必须是创新的,才能跟上时代,才能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这样一个创新任务,首先是解决思想,这是我考虑比较多的。我觉得我们创新思想还有很多没有超越的地方,要有一种超越的思想,创新的思维,这样才有创新的行动,创新的实践,当然创新实践也不断的丰富创新思维和激发创新的灵感。我想大家听了这些好企业的经验以后,一定有很好的灵感,产生很多突发奇想,会带来很多出其不意的成果。
第二,创新就是脚踏实地,我们怎么脚踏实地的落实这个创新,能够一步一步推动我们的创新。创新不是想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怎么干?这两点我考虑的比较多。
所谓解决思想就是要有一系列的突破,突破我们内部封闭的壁垒,也要突破我们对外部的盲目。十八大报告讲让我们全球视野,这是解决思想。第二句话“改革开放”也是解决思想,改革开放本身必然带来我们这些产业思想解放,因为我们可以面向全球了。
所谓脚踏实地,我认为就是怎么样凝聚力量,攻艰克难,我们的艰难在什么地方,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有多少难关需要攻?其中影响我们大量的,每天在生产的,甚至还有很多库存积压的,这种状况的转变,就需要我们攻艰克难。
每个企业都存在一系列的挑战,也存在一定的机遇,我们解决思想从哪几个角度思考,能产生新的认识,突破传统的观念,能够超越纺织工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方式?
有三个方面是我们解决思想的途径。
第一,面对扩大内需,国内消费需求的新期待,十八大报告讲了发掘内需的潜力,内需的潜力我们发掘到了,必然创新了。这个内需是什么?不是我们想象的今天买一件,明天买两件,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买几件,只是这么做我们是发展数量,那是实现不了的,必然是大量积压浪费。生活水平提高,不仅带来了物质消费的增长,而且带来了大众审美文化的需求,日常生活审美的需求。衣着产生于人类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人类文明的过程,一个是技术进步的过程,一个是文化发展的过程。服装就是时代的表现,我想这里边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们如何对待消费者。
生产和消费,传统的想法,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这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生产为了消费,但是消费也是生产,消费不仅消费了物质产品,而且消费了消费者的能力,它带来了生产的动力。消费生产了消费者所需要的生产的观念,我们说研究流行趋势,什么叫流行趋势呢?流行趋势是产生于消费者中的一个消费趋势。显然它是你的老师,在捕捉各种消费趋势的时候,带来了我们生产的目标,生产的定位,要不然大家生产一样的东西。消费有差异的,消费市场是细分的,生产创新也是细分的,不能大家做一样的东西,张三赚钱了,大家都做张三的,改革开放30年来常有的事。前一段说现在建设关键是渠道建设,大家通俗的理解是专卖店,一千不够,两千、四千个,结果都积压在店里了,造成了浪费。因此我们要意识到消费也是生产,消费为生产创造了生产的观念,生产创造了消费新的消费方式、消费规定。很多新产品规定你怎么用,有些东西不能水洗,有些东西怎么要求,都有标签,这是规定你的消费方式。
当然,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我们衣着的需求要求更多了,过去的春夏秋冬,现在还有一个,你是礼仪、工作、休闲、家居,还是娱乐,一天有不同的要求,都要满足,这是消费对生产的要求。
创新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消费者参与创新,我认为我们做的好的企业已经做到这一点了,总是不断出新东西,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来自于对生活的考察。我们有些企业关注的是哪个品牌企业做什么了?有些老板出去买衣服,然后让自己的设计师解剖,跟随,没有创造。我们创新要为消费者改善生活。
第二,关注相关产业的进步,关心技术的进步,它会带来新的生产力,带来我们解决人们消费需求和客观规律的对峙,找到自由,消解需求与规律之间的对视,这就是技术。技术通过相关产业表现出来的,我们要关注现代制造业数字化、制度化生产装备,关注新的工艺,关注生物工程、电子工程、激光工程等等在我们行业的应用,带来新的生产力、新的效率、新的节约。刚才讲多原液染色,我们3340万吨的化纤产量,国际上的化纤用量是三分之二,我们的化纤用量是四分之三,棉花不过用一千万吨左右,我们一年用四千多万吨的纤维材料,主要是化纤,化纤的大宗产品没有攻破,就制约了我们。我们就要关注化纤行业,如果从纤维开始,纺织流程缩短,可以大大的节约,行业要视野开阔。创新在一个范围内很难突破,因此出现了美国棉花公司所介绍的消费者对化纤的种种消费体验,这是可以突破的,这是我们行业产品创新,从纤维原料开始的一个重点,所谓的超仿棉工程。吸湿排汗、染色、手感,要达到棉质品消费的感受,不是全部取代棉花,但是棉花的生产,全世界受到粮食问题的制约,肯定是越来越不够。
技术层面还要解决我们消费所面临的困境。还有什么困境呢?除了物质需求、文化需求,还有一个生态的需求,这是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消费者要生态环境,我穿的很好,但是我喝的水让我生病,我呼吸的空气让我生病,吃喝住穿都很好,但是生病,还是大家不幸福,因此生态需求就成为我们创新的一个点,你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提出了绿色纺织、低碳纺织、循环经济纺织,这三个领域显然是我们创新要解决的问题,思想要解放。由于这三方面需要多花成本,又进一步促进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才是解决我们成本降低最根本的因素。一项技术可以节约很多传统的流程,我们涤纶纤维,原来最早是一百多米流程,后来是40米长的流程,几步工艺一个机器解决。
还有一个需求是现实,消费者要增加收入,靠什么?中国现在的国情,消费者增加收入靠就业,城镇化,农村进入城市,要享受市民的待遇,他必须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提高生活水平的最主要来源,资本虽然参与分配,但是那是少数人的,资本所有者参与分配,这是现行的制度,大多数人靠就业。大量的中小企业,纺织行业99.5%是中小企业,我们就要研究,你要解决消费者有钱消费,要就业,就改变我们组织方式,因此我们组织产业集群,王会长提出要注意创新平台,为中小企业服务,这都是创新的政策。
第三,创新的思想要来自于全球的视野。高新技术广泛的渗透,带来传统产业的革命性变化,也许很多企业感受不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面临这样的挑战,技术进步的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提高生产力,一个是破坏性,使原有的生产力不具备生存条件,你就得衰落,因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在全球化深入的情况下,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启发我们必须改变,我们自己发展了,劳动力成本必然提高,还有发展中国家比我们劳动力成本低的,于是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转向它们生产,这是自然的规律。是不是因为这样?中国纺织工业就失去竞争力了?中国特色新型特色道路把比较优势放在第一条,我们就研究我们行业的比较优势怎么升级?就是生产低附加值产品比较优势逐步削弱了,但是生产高附加值的比较优势要建立起来,也就是复杂劳动的比较优势。
我今天听服装协会说,有些意大利企业进了中国,现在又搬回去了,我分析有两个原因,一个原来它们是超前消费,很舒服,所有生产都发展中国家做,现在没钱花了,那些产业还得干。美国针织行业用墨西哥劳动力,算的结果和我们企业差不多,所以我们要在新的层次上增强我们的比较优势。欧盟共同体27个国家,2007年将近四万美金的人均GDP,那一年它内部的贸易额大于从外部进口的数额,从外部进口一千多亿,内部国家之间纺织品服装贸易超过一千亿,因为他就需求时尚产品,小规模的生产很实用,创造力很强。我们现在远远不到,东部沿海虽然发展快,东部消费也不是那么高。
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它的比较优势在我们这个创新政策的指引下,应该一直是发挥的,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我们改革的红利结合,我们人力资本会发挥。我算了一下,我们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工资占销售成本的比重是8%多,比2000年提高了一点,但是2011年跟2010年比,也就是金融危机以后,也是我们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这个比例下降了,变成了7%多,而我们的新产品多了,应该远远比2000年好多了,但是劳动力成本并没有在成本里增长,就是服装也是这样。2000年是12.7%,去年是12.1%,也是下来了,这和我们听到的社会反映不一样,说工资高,中国纺织不行了,我们千万不要按社会人云亦云的方式作为我们的决策,是存在招工难的问题,但是那是结构调整,是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工不愿意远离家乡,不管老人、孩子和爱人,他宁肯工资低一点,也在家乡工厂生产,所以制造环节到中部了,这是结构的调整,并不是劳动力现在已经不得了。现在初中文化以下的还是多数,让这些农民都干高知识的复杂劳动,可能吗?这是现实,但是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产品创新,让劳动力得到更多的收入。
全球化的地位,对我们提出什么要求呢?要有新的竞争优势,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廉价劳动力,逐步的转向技术、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文化含量,还有一个是品牌价值,因此我们在强国纲要中就把新的竞争优势,从本原上拿出来,营销的优势、管理优势都要创新,但是最本质的四条:
第一,科技的优势。现在我们科技优势有很大的问题,更多的依赖资本密集,就是投资设备,通过买新的设备,解决我们科技创新,这是引用新的技术,还不等于你的创新。我们用于人力资本的创新投入太少了,高创造力的人才太缺了。我们现在好的企业就是引进人才,引进了德国的、意大利的、法国的、台湾地区的,日本的都有,靠人传递技术,所以你发明了差别化纤维,我把人聘过来,马上出来了,不需要研发中心。这种创新是不可持久的,因为技术不会停滞,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机制,还是要培养自己的人才。尽管工资提高,我们人力资本占消费成本比重并没有提高,2011年比2010年下降了,我相信2012年继续下降,因为原料涨价,用人减少,创造的价值并没有到位。我们许多难的问题,化纤产品的差异化远远不够。
第二,品牌优势。过去是制造优势,现在变成品牌优势,这是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就是要创建自主品牌,成为一个当前时代纺织行业第二个主攻方向。围绕品牌,根据现实总结提出来,我们追求的品牌价值,不是社会上出的主意,做渠道建设、广告、橱窗,无非是叫卖品牌,我们发展的不是叫卖,而是货真价实,叫做物超所值的品牌。结构第一是品质,这是品牌的生命,品质不好,品牌可以否决,市场就把它否决,消费者也把它否决了,而品质的进步,品质不是一成不变的,依赖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品质的源泉。第二,创新,创新是品牌的灵魂,生活不断在发展,生活越来越丰富,品牌应该适应,快时尚都在适应需要的创新里面。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文化创意,消费者认同你的创新精神,而不是你的一次创新结果,我跟你总是新潮,我跟你总是符合我的,我就跟随你,所谓品牌的粉丝,议价销售,重复购买,信任你,多花钱也购买。第三是快速反应,我们自主创造的品牌,有快速反应能力,适应市场的变化,低成本的变化,这个和我们信息化水平、管理水平有关,也和技术有关,现代管理技术进入到管理体系、管理结构带来的。比如现代积压显然是传统生产方式,积压的产品够一年生产的,还什么快速反应?就死掉了,赶快处理掉,用网络处理,用尾货处理,投资拿回来。快速反应是活力。第四是价值、社会责任,这个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外消费者认同的一个价值观。你污染消费者,肯定否决了,你污染环境,消费者也不满意,因为你污染的是公共资源。社会责任对于劳动力,对于消费者,对于环境,对于公共的责任,比如你不交税,你欠税,你逃税,违法了,品牌肯定死掉了,因此社会责任就是品牌的公众道德,大家看得起的是有价的,质量是有价的,创新和快速反应都是有价的,它的价值还在于节约。流通成本是产业落后的一环所以流通要创新,社会责任是有价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就是我们追求的品牌自内而外的创新。
围绕这个,我们反思反省我们的经营,我们的生产过程,我们的创新过程,我们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我们会找到差距,这些差距就是我们创新的依据、根源。创新就是要解决我们现实存在的难题,克难攻坚。
这三方面,从国内需求的新要求,国内制造体系对传统产业的新要求,我们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地位、新优势,我们必须找它,脚踏实地的找,不是说说的,这是解决思想,本身就是面对现实的,不是空想,不是空谈,空谈误国,也误产业。
第二个就是怎么样脚踏实地,我认为我们产业变成一个创新的产业,紧紧抓住产品这个焦点来研究围绕产品创新,反映着我们行业各个层面存在的问题都要脚踏实地的解决。从生活层面,现实生活包括国际、国内生活,全球化是多元文化的,多元文化带来多变化,生活层面研究我们产品创新的方向,预测创新的未来目标。竞争的制高点是什么?大家都瞄准现实生活未来的发展要求,所有的世界名牌也好,中国的名牌都在瞄准这个,我们行业天天做预测,都是为了这个。预测如果不从根上解决,就看别人怎么预测,汇总起来变成我的预测,没有前途,没有自己的特色。
生活中对行业的需求进行解剖,一个是生产力环节,就是技术、人力、工具,这方面要研究,通过生产力层面解决。
通过文化生产力解决,我们研究产品所承载的文化,人们生活不仅是物质,还有文化,对我们产品怎么体现,民族的、世界的、个性化的、时代化的,不同目标有不同的要求,这个是我们行业需要关注的。
现在我感觉产品创新中生产力部分,我们企业比较熟悉,咨询部门给我们提意见也比较多,文化方面的创新比较弱,尤其体现在我们设计水平。前不久开了流行色30年纪念会,什么叫流行色?今年几个颜色流行色?把流行色固化了,这是不对的。实际上流行本身是一种生活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必然要求这种色彩的组合,从文化层面,从色彩,织物机理、织物的手感和视觉都要研究它。时装周期间,我们最有吸引力的时装,表演的面料全部进口,而我们是世界出口面料最多的国家,我们出口的面料比国内内销的面料要好,因为要满足国外的要求,甚至是人家的设计。中国人自己需要的自己设计,我们设计不好,颜色配不好,也选不好,所以技术达到了,工具很好、装备很好,但是人缺少这个创造力。文化创造力对于我们行业来讲非常重要。
我们要从物质生产力,文化生产力,还要研究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的创新,这个体系都来自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人们消费对我们的要求。这样使我们有可能从技术层面来落实我们的创新问题,设备、工艺,还是产品的花样创新,还是劳动者操作技能,这是一个体系。
从文化层面,我们要研究传统与现代,国际化与民族化,不同的消费者,地域的、信仰的、民俗的,都是我们的资源,都是创新的资源。
从组织层面,我们产学研已经深入人心,我们都在这么做,我们刚才有的企业在研究产业同盟,现在的品牌企业,我们最好的品牌企业,这一批差不多四分之三的产品是广大的中小企业加工的,也有很出名的加工企业,给国内品牌加工的,我们一个企业两万多人,350亿的销售产值,实际上是十万人加工的,不在本厂,都是外加工的,因此供应链、社会责任都体现在这里。
价值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是分配的问题,怎么样让每个行业的创造,都能得到它赢得的发展。我们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产业集群的、网络节点都承担这样的责任,不能利润都是你的。
产学研是一个,中央十八大创新体系讲了两个体系,一个是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为主体,第二是知识创新体系,从基础研究、公共技术的研究,以及产业化的研究,知识创新体系,以大学研究所为骨干的,为我们技术创新创造技术,解决疑难,开拓思路。我们要把技术,我们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为什么再创造这么困难?就是模仿的差不多,就是我们没有能力把引进的技术解剖成知识,而知识是科学,我们有技术,少科学,科学是思想。
生产方式里面,我们就要重视各个领域了,研发、生产、教育、实践。这个层面有行业特点,提出审美,美的创造,文化创造力要创造美感,怎么样体现纺织服装所反映的大众生活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时代美感的需要,我们才能走在前面。
这些就是上午孙会长讲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要求我们制造业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它反映在产品创新,反映在如何解决思想,脚踏实地把行业转变成创新的产业。改变过去制造加工企业,转变成技术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以及流通方式、生产方式的创新,这需要我们凝聚力量,攻艰克难,只要我们认真的脚踏实地去做,我们认真的去探索,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谢谢各位!